民间丧葬习俗讲究(丧葬习俗的烧七)

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然丧葬程序不断减化,但一些丧葬礼仪还是依然流传。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葬后的“烧七”和“犯七”。

民间丧葬习俗讲究(丧葬习俗的烧七)(1)

通常情况,死者下葬后的第三天要去坟前烧纸,这叫“服三”。其目的就是死者已经入土为安了,由于埋葬后还要回去照顾所有参加葬礼的宾客,二天的时间也打理的差不多了,于是第三天也称“服三”,去到坟墓旁再培土圆坟,这也是对过世之人的敬重。

“烧七”却不同“服三”,所算的时间也不同。“服三”是下葬之日算起,也就是中间隔一天的时间就是“服三”;而“烧七”是死者死亡之日算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

按丧事习俗,“一七,二七”以女儿、儿子为主。“三七”则不然,俗话说“女儿不管三七二十一”,因此,“三七”时出嫁的女儿就不来“烧七”,要由死者的儿子、儿媳为主;“五七”最大,不但儿子、女儿去上坟,而且堂兄弟姐妹也要到场,这也是亡者下葬后的又一次象征性的礼仪活动了。丧主家等客人祭祀回来要做饭菜款待客人,以示尊重,以后的六七,七七客人就不用来了。

民间丧葬习俗讲究(丧葬习俗的烧七)(2)

所谓的“犯七”就是以农历推算,在“烧七”进行时,正遇到初七、十七、二十七这些日子重合,就叫“犯七”。常言道:“犯七受罚,阎王打他,无处藏身,躲在莲花盆下”,因此,在河南很多地区有了坟头上放莲花盆的习俗。

当然,这也只是象征性的,莲花盆就是用纸做的盆和莲花,在“烧七”遇到“犯七”的日子,把莲花盆放在坟头。人们认为,这样亡者就能躲过一劫,免去灾难而不至于受罚。这“犯七”的做法虽然有点迷信,但也是人们对过世老人的一种孝道心理,免得过世的老人在阴间受罪。

民间丧葬习俗讲究(丧葬习俗的烧七)(3)

“七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尽七”,七七已过,后面的祭祀活动就是“百日”,一周年了,过了三周年亡者的丧葬礼仪才算正式结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