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创作挑战赛#抄书打卡第一百三十八天

小儿垂钓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

今天是2022年10月4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今天我抄写了一首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我们一起走进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聆听古人的咏叹,感受他们的情怀。

小儿垂钓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1)异乡:他乡,外乡。这里指长安。

(2)为异客:成为他乡的客人。

(3)佳节:美好的日子。这里指重阳节。

(4)登高:在古代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5)茱萸:一种香草植物。在古代人们认为在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 辟邪避灾。

【译文】

我独自一人在异乡,就是他乡的客人,难免会感到孤独凄凉,特别是在这重阳节日期间,使人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远远想到家乡的兄弟们今天身佩茱萸登上高山,也会因为少了我一人而感到

有些遗憾啊。

【赏析】

这首诗,是当年十七岁的王维在长安游学时所作的七言绝句。诗的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用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描写诗人在他乡的孤独凄凉。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描写了诗人因在他乡而感到孤独凄凉,难免会思乡,这种思乡怀乡之情在节日期间更为强烈。在古代,由于交通不是很便利,所以对游子来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感情尤为强烈。第三四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场景从他乡转换成了家乡,诗人想到重阳节这天,家乡的兄弟们今天身佩茱萸欢聚一起,登高过重阳节,他们也会因为我在他乡而想念我,思念我。全诗语言朴素、表达情感真挚。表达了游子思乡怀乡之情。也给我们展示了重阳节这天古代的习俗。作者王维,是我国盛唐时期的著名的诗人,这首诗是他早期的作品,语言朴实无华,其诗的风格不同于他后期的其他作品,但也绝不逊色。其中这首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成为千古名句。

小儿垂钓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

亲爱的朋友,您觉得今天分享的内容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评论关注点赞。

小儿垂钓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