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

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1)

李四光

前言

1971年4月末,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因为发高烧被送进医院,此时的他,似乎预感到了什么,虚弱而又焦急地拉住一位医生的手说道:“请你告诉我,究竟我还有多长时间,我好安排一下工作,只要再给我半年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

遗憾的是,李四光先生的愿望没能实现。在说完这句话的第二天,他就不幸去世了。

得知这一消息后,对李四光无比关心、信任的周总理,万分悲痛。在那一瞬间,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这位坚定的爱国科学家,为国家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与牺牲。

拒绝国外优厚待遇:我来这里求学,是为服务自己国家

1903年,14岁的贫家孩子李四光,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由于成绩优异,李四光次年官费赴日留学。

在这里,李四光接受了更多民主革命的思想,因此走上革命道路。虽然学业繁重,但李四光经常参加集会、听演讲,并加入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是同盟会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的人。

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2)

孙中山

因为甲午战争的惨败,国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痛楚。为了救国,李四光于1907年,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船用机关科,学习造船机械。毕业后,年仅22岁的李四光,就被任命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

但是,由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李四光气愤至极,愤然辞职,再次离开祖国,踏上求学之路。

初到英国的伯明翰大学,李四光选择了采矿专业。学习一年后,李四光觉得,中国没有铁矿,无法制造出造船用的钢。

所以,想要造船,还得先知道矿产在哪里,这就需要先学习地质知识。因此,李四光又转到了地质专业。

可以看出,李四光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出于国家需要。

经过几年的学习,李四光顺利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他的英国导师非常欣赏这位来自东方,聪明又勤奋的学生,因此给他推荐了一个待遇优厚的工作。

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3)

李四光年轻时期

但李四光却果断拒绝,他说:“我来这里求学的原因,是要更好的为我们国家服务!”就这样,李四光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再次回到战火纷飞的中国。

1920年,李四光被聘为北大地质系教授。当时中国地质学科的建设,处于从零开始的状态。李四光一边尽可能多地进行野外考察,一边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同时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地质学人才。

1928年以后,李四光一直担任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政府从南京迁到武汉,后又迁到重庆。

与此同时,国民党政府中央研究院代院长,要求其所辖的各个研究所,全部迁往重庆,否则就要停发经费,后续搬迁也不会再负责。

得知这一消息后,李四光及时阻止了搬迁。因为他觉得,想要为抗日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就要离蒋介石远一些。因此,李四光以重庆机关太多,广西比较落后,迁几个学术机关过去,对广西发展有好处为由,提出前往桂林。

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4)

李四光

对于李四光的这一提议,国民党政府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并没有直接反对。

就这样,李四光在兵荒马乱的情况下,带着全体职工以及家属,前往广西桂林。途中,由于条件艰辛,李四光过于劳累,导致心脏病复发。

但是,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医院可以救治。李四光凭借顽强的毅力,借用一家旅店的躺椅躺下休息,才有所恢复。很快,他又带着大家,继续赶往桂林。

来到桂林后,李四光根据抗战需要,火速开展考察工作,解决了我国的部分急需。另外,李四光还对铁、铜等矿产进行了考察。

1940年,李四光前往重庆参加一个会议。为了拉拢知识分子,蒋介石提出要宴请他们。李四光借口身体不适,没有出席宴会。

之后,李四光又接连两次拒绝了蒋介石的示好。恼羞成怒的蒋介石,准备秘密逮捕李四光。

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5)

蒋介石

好在,钱昌照提前得知了这一消息,并及时打电话告知李四光,让他赶紧躲一躲。李四光与家人和学生们商议过后,赶紧搬到一个清贫的小村子里暂住。

在这里,虽然生活越发困难,但李四光依旧没有停下手里的工作。没多久,日军直扑桂林。形势危急之下,李四光又带着家人,辗转来到贵阳。

不久,贵州省独山县失守,贵阳形势吃紧,李四光又举家来到重庆,躲避战火。此时,李四光由于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心脏病再次复发,只能暂时休养。

得知李四光生活陷入困境后,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行政院长宋子文,先后亲自前来看望,并询问李四光一家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李四光全部婉言谢绝。

随着国民党反动派越发疯狂残害共产党员,以及爱国知识分子,李四光决定暂时出国避一避。

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6)

钱昌照

于是,当李四光被选为,1948年在伦敦举办的,国际地质学会代表后,他趁机带着家人来到英国。在这里,身患肺病与心脏病的李四光,一边休养,一边写作科学论文。

也是在这一年,他在英国发表了一篇轰动欧洲的论文——《新华夏海之起源》。

曲折回国路

1949年的一个深夜,暂居在英国的李四光,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打电话的人是李四光的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告诉李四光,国民党外交部,已经密电其驻英大使,要求李四光公开发表声明,不会接受共产党给他的全国政协委员职务。否则,他们将通过英国,扣留李四光,并将他送往台湾。

原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周恩来就让前往布拉格出席世界和平大会的郭沫若,捎信给李四光,请他尽早回国,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7)

周恩来

另外,在李四光还在英国的时候,周恩来就提名李四光为政法办委员,并任命李四光为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

周恩来之所以如此信任李四光,是因为早在抗日战争的时候,他就与李四光相识。他了解李四光,并坚信他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一定会回来为祖国作贡献。

当年的白色恐怖下,周恩来得知李四光陷入困境后,曾两次密探李四光。

第一次是在听说李四光夫妇患病后。当时,为了甩掉特务,周恩来专门选择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绕道来到李四光的住处。

周恩来到来后,发现李四光虽然身体不适,依旧坐在堆满书籍的书桌前静静写作,这让周恩来非常触动。

他对李四光说:“日本侵略者就快被赶出中国了,我们的胜利不远了。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就要搞建设了……”

随后,周恩来又向李四光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并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此次会面,周恩来给李四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8)

李四光

多年以后,李四光对家人说,他从周恩来的身上,感觉到了,中国有了共产党,就有了希望!此次会面,也让对中国未来充满迷茫的李四光,重新燃起希望。

没多久,周恩来再次前来看望李四光。这一次,周恩来向李四光提议,让他联合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建立自己的组织。周恩来的这一想法,与李四光不谋而合。

很快,李四光在周恩来的指导下,联合中国其他科学工作者,创立了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后来,李四光前往英国,也是听从周恩来的建议。

因此,李四光收到周恩来要求回国的信件后,异常激动,立即准备回国事宜。

但是,朋友的这个电话,让李四光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本,李四光准备从英国乘船前往香港。但是,当时英国去远东的船很少,半年之后才能启程。他明白,之前的回国方案已经不适用了。

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9)

李四光与家人

放下电话后,李四光立即将重要的手稿、护照以及几件换洗的衣服,塞进一个小公文包里,并嘱咐妻子,将已经买好的船票退掉。

随后,李四光只身一人乘坐货轮来到法国。出发前,李四光寄出一封信,他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多年来日思夜想的理想国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我竭诚拥护的政府……我已经启程回国……”

李四光离开后,国民党方面派人前来他的住处找他。李四光的妻子许淑彬谎称,李四光外出考察了。国民党方面信以为真,还拿出5000美元给许淑彬,但被许淑彬拒绝。

李四光到达法国后,又乘坐火车来到瑞士,几经辗转,他又来到巴塞尔,并通知妻子与女儿前来汇合。

接到李四光的消息后,许淑彬将李四光之前写给国民党驻英大使郑天赐的那封信发了出去。信上,李四光表示自己坚决不会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同时,他还劝郑天赐看清形势,不要再帮国民党做坏事。

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10)

李四光与家人合照

值得注意的是,离开英国时,李四光的女儿李林,正在英国剑桥大学进行博士论文答辩。因为形势紧迫,李林连学位证书都没来得及拿,就跟随母亲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周恩来得知李四光已经离开英国后,也在时刻关注他的安全。周恩来致电时任新华通讯社,驻布拉格分社社长吴文焘,要求其安排人员保护李四光回国。

但是,由于李四光绕道好几个国家,他们失去了联系。这个时候,外界有传言称,李四光不会回来了,已经去台湾了。

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11)

李四光夫妇与女儿

周恩来却坚信,李四光绝不会去台湾,他之所以还没回来,肯定是因为路上遇到了困难。因此,周恩来坚持等待李四光回来,再召开第一次全国地质会议。

还没有挂帅的人,就等你了

与此同时,郑天赐向蒋介石方面汇报:“李四光不辞而别,去向不明。”随即,国民党散布在各地的特务,接到命令,一经发现返回大陆“投共”的知名人物,立即采取必要措施。

为了保护李四光,周恩来委托叶剑英,前往香港进行接应。就这样,李四光一家在相关人员的安排下,从香港乘坐火车到九龙,平安回到祖国。那一刻,李四光虽然很是疲倦,但内心却非常激动。

住进北京饭店的第二天,周恩来就亲自前来看望李四光。两人刚见面,周恩来就紧紧握住李四光的手说:“李老,欢迎啊,欢迎……祖国需要你啊!”

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12)

叶剑英

李四光高兴地握着周恩来的手,仔细端详着。他们已经有好几年没见了。随后,李四光笑呵呵地说道:“总理,你好啊,看起来你比在重庆的时候胖了,说明你的精神很好啊……”

随后,他们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谈话。谈到地质工作时,周恩来激动表示,还没有人挂帅,就等你了!”

很快,李四光被任命为地质部长。在李四光的努力下,“中国贫油论”被击碎。在这之前,美国人曾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西北、东北也不会有大油田。

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对此非常忧心,因为要建设新中国,石油是必不可少的资源。后来,在李四光的带领下,我们发现了大庆油田,以及后来的很多其他油田。

另外,李四光对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用地质学理论,通过自己带回来的伽马仪,指导相关工作人员,发现了一系列铀矿床,助力我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与氢弹。

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13)

李四光

除此以外,李四光还对中国第四纪冰川、地震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后来,李四光身体情况恶化,周恩来得知后,几次亲自前去探望,并嘱咐他一定要注意休息。

听到周恩来如此关心自己,李四光非常感动,越发不愿停下手里的工作。因此,即便他身患动脉瘤,依旧坚持奔赴地震一线,进行实地勘测。心心念念想要为国家多做点事情。

面对亲友与医护人员的劝阻,李四光说:“你们就不要再阻拦我了!我是做这个工作的,怎么可以贪生怕死?”

不幸的是,1971年4月底,李四光的动脉瘤破裂。周恩来得知后,立即另外派出两名医生前去协助手术。尽管医生们竭尽全力抢救,李四光最终还是离开了。

5月初,周恩来冒着蒙蒙细雨,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参加李四光的遗体告别仪式。

一片哀乐声中,很多人在房前的院子里,面向小屋默默肃立。

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14)

郭沫若

哀乐声停止之后,作为主持人的郭沫若刚要开口说话,周恩来立即走上前来,站在扩音器前说道:“我要念一下李四光女儿,李林同志写的一封信,作为李四光同志的悼词……”

原来,当时相关工作人员没有给李四光准备悼词,周恩来得知后当场发火。

正好,周恩来当天早上收到了李林的一封信,便向中央其他领导提出一个要求:用李林的信,当做李四光的悼词。中央几位领导一致同意。

那封信的内容如下:

敬爱的周总理:

我父亲突然离世,使他未能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也来不及留下什么话,这是极大的遗憾。我作为他的女儿,觉得有责任向总理,并通过总理向伟大的毛主席表达他对党、对毛主席的无限忠忱……

敬爱的周总理,我父亲也一直想要找您谈一谈我国科学工作的问题,但是,他想到您太忙了,不忍心打扰您。他总是想找一个机会和您谈一谈,他有很多话想说。

遗憾的是,他还没来得及讲,就去世了。在他的遗物中,我找到一个这样的纸条,上面写着:

“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中国人民有志气、有力量,克服一切科学技术的困难,去打开这个无比庞大的热库,让它为人民所用。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而是走资本主义的陈腐老路……

把地球交给我们的珍贵遗产——煤炭之类的丰富资源,一概当燃料烧掉,不到几十年,我们的后代,对我们这种愚蠢与无所作为的行径,是不会宽恕的……”

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李四光去世周恩来冒雨告别)(15)

周恩来

读到这里,周恩来停了下来。追悼会结束后,他走到门口,大声问大家:“刚才我读的内容,你们听清楚了没有?”

得知大家都听清楚后,周恩来语重心长的说道:“现在,就把任务交给大家了!李老的最后一段话,你们一定要记住。”

离开前,周恩来走到许淑彬的面前,紧紧握住她的手说道:“许姐,你要节哀,要保重身体!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李老的遗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