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好的青铜剑从哪来(秦王的佩剑竟有成年人的身高那么长)

作者:王文革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秦王好的青铜剑从哪来(秦王的佩剑竟有成年人的身高那么长)(1)

“负剑”是什么意思呢?在《荆轲刺秦王》(人教第一册)的注释16中,“负剑”即“负剑于背”之意。

在今天的人看来,这种负剑于背的拔剑方式当真是匪夷所思,作者给出的理由是“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这同样令人费解:一把佩剑能有多长,长到不能正常拔出鞘?而剑坚更是可笑,堂堂大秦王的佩剑,怎么会坚固到拔不动?但是文中所写却是非常自然,一经左右高声提醒,秦王立刻就拔出剑来,废掉了荆轲。说明这种今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拔剑之法在当时是众人皆知。

秦王为何会“负剑”?

我们先来看看古人对此的解释说明:

《秦零陵令上书》:“荆轲携匕首,卒刺陛下,陛下以神武扶揄长剑以自救。”

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王劭曰:“古者带剑上长,拔之不出室,欲王推之于背,令前短易拔,故云:‘王负剑。’又《燕丹子》称琴声曰:‘鹿庐之剑,可负而拔’是也。”

《战国策笺证》戴文光云:“所带之剑,从胸前拔过肩乃出,急则势不能展,故恋其室中,坚不可拔也。”于鬯云:“谓一手拔剑,剑长则不能立拔,故必一手持其鞘,所谓操其室。”

以上说法各有侧重,但有一个共同点:剑长。

秦王的佩剑到底有多长?

桓宽《盐铁论·论勇》:“大夫曰:‘荆轲怀数年之谋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秦王惮于不意,列断贲、育者,介七尺之力也。’”

秦时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23.1厘米,七尺就是161.7厘米,几乎是当时成年人的身高。这么长的剑带在身上极不方便,实用性上令人怀疑。况且,以当时的铸剑技术,无论青铜质还是铁质,造这么长的剑,都是难于想象的。

秦王好的青铜剑从哪来(秦王的佩剑竟有成年人的身高那么长)(2)

再来看看古时有关长剑的记录。

陶弘景《古今刀剑录》:“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岁次丁巳采北祗铜,铸二剑,铭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埋在阿房宫阁下,一在观台下,长三尺六寸。”但《太平御览》引用这段文字时,却说是“长六尺”,这距离《盐铁论》的七尺已经很近了,不知是否另有所本。

《古今刀剑录》记载周昭王瑕:“铸五剑,各投五岳镇方岳,大篆书,长五尺。”如果周昭王时期能够造出五尺长的剑,那么七百年后秦始皇时期造出六七尺长的剑应该不是不可能的。

再看几则时间上相差不远的其他材料。

《战国策·齐策·田单将攻狄章》:“齐婴儿谣曰:‘大冠若箕,修剑拄颐。’”剑柄可以顶住腮,剑的长度几乎就是人的身高。

《史记索隐》:“《汉旧仪》云:‘(刘邦)斩蛇剑,长七尺。’又高祖云:‘我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二文不同者,崔豹《古今注》,当高祖为亭长,理应提三尺剑,及贵别得七尺剑,故《旧仪》因言之。《正义》按,其蛇大,理须别求是剑斩之。”几个人所言各有侧重,但都没有否认七尺剑的存在。刘邦斩蛇之事,距离荆轲刺秦王时间不长,以亭长之微可得七尺剑,堂堂大秦王身佩七尺剑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其他尚有:

屈原《离骚》:“带长铗之陆离。”

宋玉《大言赋》:“长剑倚天外。”

班固《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应劭注:櫑,磊落壮大之貌。

秦王好的青铜剑从哪来(秦王的佩剑竟有成年人的身高那么长)(3)

秦王又为何会追求长剑?

春秋末期,从车战到步战的转变,引发了兵器的变化。车战距离远,以长兵器戈、戟、铍为主,剑作为防身之器,只有在翻车落地,近身肉搏时才用得上,所以虽然周代士人均佩剑,但剑都很短。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步战日渐成为主要方式,短兵器越来越重要,剑的长度也越来越长,这自然影响了社会上人们对剑长度的追求。

《中国兵器史稿》:“战国时剑体加长,秦剑尤长。”秦国在秦昭王时,就预觉到铁剑的重要性。“王曰:‘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思虑远。以远思虑而御勇士,恐楚之图秦。’”

有这种忧虑,自然会奋起直追。战国末期,秦国的铸剑技术已经远远超过了楚国。考古发掘楚地战国墓中的铁剑,最长的可以达到1.4米,到了始皇时期,秦王身佩1.61米的铁剑,也就不一定是夸张了。这么长的铁剑,实用性未必有多高,但是,无疑代表了当时最高的铸造技术。

再看秦王本人形象。《河图》:“秦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长八尺六寸,大七围,手握兵执矢,名祖龙。”这段话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身材高大,二是喜欢兵器。八尺六寸,等于现在的198.66厘米,将近两米,放到当今也是少有的高大,在食物匮乏,人们身材普遍矮小的古代绝对是罕见的伟丈夫。

秦王好的青铜剑从哪来(秦王的佩剑竟有成年人的身高那么长)(4)

而当时普通人的身高是多少呢?《黄帝终始传》:“汉兴百有余年,有人不短不长,出自燕乡。”文中所指的是西汉昭宣名臣霍光。据《汉书·霍光传》霍光身高七尺三寸,约等于现在的168厘米。《论衡·齐世》:“人生长六七尺,大三四围。”这里说的平均身高比霍光还要矮一些。站在这样一群“侏儒”之中,秦王嬴政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鹤立鸡群,俯瞰众生了。

也许喜欢“握兵执矢”的秦王也很骄傲自己的魁伟。燕使者前来奉献樊於期人头和督亢地图时,正是嬴政志吞九州,鞭笞天下的开始。燕国的入朝觐见,带有某种指标意义,所以秦王特意选择了正殿咸阳宫,设九傧大礼来接见。魁伟傲岸的二米身高,再带上这把象征当时最高科技水平的兵器——七尺长剑,来展现亘古未有的王者风范,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想图穷匕见,变生不测,过长的剑不可立拔,危急时刻反而成了累赘,差点送了这位宏图霸主的性命。

【周师说文】栏目特约专栏作家王文革老师原创,原文获得“圣陶杯”论文比赛三等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