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工业结构的调整(工业结构十年来的转与升)

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工业结构的调整(工业结构十年来的转与升)(1)

工业结构十年来的转变与升

郭秦川

近十年来,陕西以工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加快规模以上工业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和转型升级,有效推进了陕西工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工业基础和动能。

近十年以来,陕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总量加快提高,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趋势持续未变。陕西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2011年实现过万亿(1.2万亿),2017年实现2.14万亿,截至2021年实现2.98万亿,2021年GDP较2012年(1.41万亿)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7.3%。经济总量从全国第15位,晋升到第14位。进入新时代,陕西经济发展基础更加厚实,发展底气更加有力。

同时,我们看到2012年至2021年,陕西工业随势而遇,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和高质量发展转换推进,在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中有效应对“三期叠加”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稳增长固大盘和“六稳六保”、疫情应对与恢复生产做出积极贡献。2021年陕西工业增加值实现11256.03亿元,比上年增长8.3%。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到2021年这十年间,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7%。其中,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中,能源工业年均增长5.4%,非能源工业年均增长9.9%。分门类看,采矿业年均增长5.6%,制造业年均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均增长7.2%。工业产能结构有了较大的转换。

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到2021年能源工业增加值和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4.3%和45.7%,与2012年相比,能源工业占比下降2.4个百分点,非能源工业提高2.4个百分点。同时,经过十年来的发展,培育和实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012年6.1%提高到2021年9.6%,增加值年均增长18.4%,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7个百分点,反映了陕西布局高技术产业发展格局成效正在彰显,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深入推进。

转型升级不断推进,2013年至2021年,陕西能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5.4%,到2021年,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速27.2%,较能源工业年均增速高21.8个百分点。同时,附加值相对较低的焦炭、电石、合成氨等传统煤化工产品份额减少,焦炭产量年均增长4.4%,电石年均增长7.6%,合成氨年均增长3.8%。充分说明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优化提升不断加速,主要支柱工业主体动能转换带动性增强。

同时,近十年陕西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2%,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和制造业6.5、5.1个百分点,成为陕西工业新动能。陕汽、法士特、比亚迪、隆基等有品牌、有特色、有实力、有优势、有动能、有底气的工业企业成为陕西工业强省的标杆。

工业发展驶入“新赛道”。陕西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陕西2025”总目标的实施,经过近十年的奋斗和努力,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年均18.4%的增长,高于规上工业10.2个百分点。同时,有效推进和带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1%,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6.1个百分点。以三星公司、中兴通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截至2021年,陕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926.20亿元,是2013年的3.8倍。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3.6倍,工业机器人增长2.9倍,智能手机增长37.6%,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增长1.8倍,电子元件增长4.4倍,3D打印设备增长44.4%..,智能制造、高端电子信息等工业行业,释放新潜能成为新引擎。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需从宏观层面予以关注和思考陕西工业的长远发展。陕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2年45%下降到2021年38%,占比回落7个百分点。但工业对GDP贡献依然占举足轻重的比重。

“十二五时期”以来,陕西着眼八大支柱工业(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2、能源化工工业;3、装备制造工业;4、医药制造业;5、食品工业;6、纺织服装工业;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有色金属工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节能环保产业;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3、生物产业;4、高端装备制造业;5、新能源产业;6、新材料产业;7、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与发展,完善和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工业竞争力。

同时,面向陕西工业发展方向,思考陕西工业未来发展,明确提出“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锻造优势长板,补齐弱项短板,做强做大’链主’企业,提升配套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夯实产业链基础,优化产业生态”的基本思路,突出绿色和低碳发展战略,明确“十四五”时期围绕“六大支柱十四个重点产业领域”,即数控机床、光子、航空、重卡、生物医药、钛及钛合金、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输变电装备、乳制品、民用无人机、氢能、增材制造、钢铁深加工、乘用车(新能源)、物联网、富硒食品、煤制烯烃(芳烃)深加工、铝镁深加工、陶瓷基复合材料、智能终端、传感器等23条重点产业链,引领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陕西将以更优的工业结构,反哺第一产业,助推第三产业,努力谱写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注:数据资料来源陕西省统计局官网。

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工业结构的调整(工业结构十年来的转与升)(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