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朝鲜族米糕(光州记忆光州碗儿糕)

非遗朝鲜族米糕(光州记忆光州碗儿糕)(1)

碗儿糕,是一种古老的潢川地方特色小吃,因其形状像个小碗,松松软软而得名,潢川人也习惯叫它“瓦儿糕”。它不如光州贡面那样声名远播,但它却是一种极具潢川特色的地方小吃,承载了大多数潢川人儿时的记忆——那时,路边会有卖碗儿糕的小贩,顺着香味、顺着那冉冉升起的热蒸汽就可以轻易地找到。那时候,五毛钱可以买两块,一元钱就可以吃地饱饱的,却是怎么吃也吃不够,若是每天都能吃上几块碗儿糕就会很满足很满足的。

碗儿糕的制法很特别,要用一种高4寸,直径2寸,木制的炊具——甑。甑是中国陶器时代发明的一种炊具,圆形,其底部有许多透气的小孔,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路边小摊会将甑担在高凳的一端,另一端是木柜,放米粉及糖等原料。有人买时,将研磨好的米粉放入木甑中,上面撒上适量的红糖,四五分钟即可蒸熟。伴着纯纯的米香,轻轻地咬上一小口,软绵香甜的感觉油然而来,所以儿童喜食。这些小贩挑着甑,走街穿巷,随蒸随卖。

非遗朝鲜族米糕(光州记忆光州碗儿糕)(2)

有一首小诗,碗儿糕可以完全借用:

担凳炊糕亦怪哉,手和糖面口吹灰。

一声吆喝沿街过,博得儿童叫买来。

诗注曰:“售者担高凳,一端置小火炉,一端置木柜,中实米制面及糖等,木甑中空,活底,以面及糖置甑中蒸之,顷刻即得,推其底,则糕自甑上出,儿童颇喜之,盖以其现做现炊,甚有趣也。”

从诗中可以看出碗儿糕是儿童们喜爱的小吃。其实,对碗儿糕的喜爱是没有年龄之分的,成年人会因为吃碗儿糕而勾起童年难忘的记忆。潢川在线记者曾采访一位做碗儿糕的老师傅黄诚友,黄师傅介绍说:“碗儿糕选用籼米,洗净后放入温水中浸泡,旧时使用石磨研磨,现在则使用机器研磨成粉。红糖则需要兑上麦面,先擀碎,搓一搓筛一筛,麦面拌塘的话放在碗儿糕上面很松软,经过蒸制,有热气,麦面和糖融合在一起,显糖色很好看。如果只放红糖,蒸制后糖会渗下去,糕面也会塌陷下去,就不好看了。”黄师傅还介绍说:“碗儿糕有一定的季节性。天热时就很少见,因为天热时米面很容易馊,做出来的不好吃。同时使用余下的米面也不容易保管,再使用时也会发黄,吃着就变味了。做碗儿糕最好的季节就是冬季,从冬天一直卖到第二年的春天。做好的两个碗儿糕会翻过来,叠在一起放在保温箱中保温,免得冷掉。”

与我们光州的碗儿糕类似的,有江苏南京的蒸儿糕,也是米粉、小火炉,现加工、蒸熟,热腾腾的吃。不同的是蒸儿糕是把糖夹在糕中食用;还有老北京的甑儿糕、天津的熟梨糕,都与我们的碗儿糕极其类似,甑儿糕制作是米粉加适量白糖、芝麻,蒸时稍加清水,四五分钟即熟。取出后,上面再放些瓜仁、金糕条、青红丝等食用。百度之则明确显示:“(甑儿糕是)通过古老的运河文化落户北京,历经千年的演变成为北京代表性人文小吃。”

碗儿糕虽然曾经是潢川街头随处可见的一种小吃,可惜现在也很少见到了,孩童时的那些回忆,却依然伴着记忆与香味,深深地埋在心底而挥之不去。我们爱美食,不仅仅爱它的美味、可口,更爱它带给我们的故事和情怀。许多民间美味小食都在慢慢消失,可我们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记忆犹新。

非遗朝鲜族米糕(光州记忆光州碗儿糕)(3)

非遗朝鲜族米糕(光州记忆光州碗儿糕)(4)

非遗朝鲜族米糕(光州记忆光州碗儿糕)(5)

非遗朝鲜族米糕(光州记忆光州碗儿糕)(6)

街头小吃碗儿糕(图:青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