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据说是最好的一本书(一生必读的书:百年孤独)

一生必读的书:《百年孤独》,书中第一句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开场白

有人说,《百年孤独》这本书一听书名就压抑的喘不过来气。

还有人说,书里面动辄十几个字的人名实在是傻傻分不清楚啊。

我要说,要是因为这些就放下这本书,你们——真,的,错,过,了,一,本,好,书!

百年孤独据说是最好的一本书(一生必读的书:百年孤独)(1)

虽然我也只是刚翻了几页,但是,开头第一句话,就是一个绝对不容错过的闪闪亮瞎眼的金句!

开头几乎是人人皆知: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是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场白,其伟大之处在于他创造了一种近乎前所未有的叙述方式——站在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在叙事开始把想要描述的故事放到了多年以后。

这样的句式,受到了后世许许多多作家的模仿。这个开头被文学评论家认为在小说写作中极富挑战性,好比一场足球赛,解说员一上来就告诉了观众本场比赛的结果。

百年孤独据说是最好的一本书(一生必读的书:百年孤独)(2)

这个开篇之所以精彩绝伦,是因为作者选择了一个不确定的现在,既能指向未来,又能回溯过去,一下子就把时间的三个维度都包容在小说的第一句话中了。这并不是玩弄叙事技巧,而是服务于《百年孤独》的主题。只有这样一个开头,才能显示出小说中写的马孔多小镇以及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沧桑感,甚至写出整个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纵深感和连绵感。有研究者专门指出这是一种“既可以顾后,又能瞻前的循环往返的叙事形式。”

百年孤独据说是最好的一本书(一生必读的书:百年孤独)(3)

《百年孤独》引进中国后,马尔克斯的这种叙事技巧震撼了无数作家,也引起无数作家的模仿,在中国,莫言、余华、苏童、格非、陈忠实、韩少功等作家,或多或少都受到马尔克斯的影响。

举2个例子,大家看一下,能不能读出一些马尔克斯的影子。

余华《难逃劫数》:直到很久以后,沙子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那天上午东山敲开他房门时的情景。东山当初的形象使躺在被窝里的沙子大吃一惊。那是因为沙子透过东山红彤彤的神采看到了一种灰暗的灾难。他隐约看到东山的形象被摧毁后的凄惨。

百年孤独据说是最好的一本书(一生必读的书:百年孤独)(4)

莫言《红高粱》: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找找。马尔克斯的这一经典开头不仅影响了中国的作家,也影响了世界上无数的作家,他的魔幻现实主义让无数作者不断提起,重复模仿还乐此不疲。

百年孤独据说是最好的一本书(一生必读的书:百年孤独)(5)

这本书讲述了什么?

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实际上代表了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他们试图融入外部世界的先进文明,渴望抛下保守落后的本土传统,但是最终所有的努力和挣扎,都像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的三十二场战争一样成为徒劳。

百年孤独据说是最好的一本书(一生必读的书:百年孤独)(6)

小说一开始,马尔克斯写了马孔多人患上失眠症和遗忘症后的种种荒诞,喻示人们不可忘记历史。小说最后,马尔克斯写道:“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既表达了马尔克斯对西方文明入侵拉美本土文明的愤懑和抗议,又表达了他与浴火重生的拉美人民重建家园的期待。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无疑是个悲剧,这样的悲剧在文明世界不应该被重演。

百年孤独据说是最好的一本书(一生必读的书:百年孤独)(7)

书中每一个家族成员都渗透着孤独感,只是各自孤独的方式不同,这种孤独感并不是来源于无人陪伴,而是来源于家族命运使然而导致的根深蒂固的孤独。作者马尔克斯曾说: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感源于他们不懂得爱,那个长猪尾巴的孩子是家族整整一个世纪唯一由爱情孕育而生的后代。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唯孤独永恒。

百年孤独据说是最好的一本书(一生必读的书:百年孤独)(8)

《百年孤独》是我们不应该错过的一本书,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和功夫去认真品味。同时今天的文章也只是一点点感悟,对于阅读理解这本书,也只能起一个导读的作用,大家如果对这本书感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去认真读一读。

给大家推荐这本书《百年孤独》,只要49.9就能感受到人生,感兴趣的朋友们,点击下方商品卡,进行购买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