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艺考零基础入门教程(知名艺考专家张国伟老师深度讲解如何通过美术艺考圆梦大学)

美术艺考零基础入门教程(知名艺考专家张国伟老师深度讲解如何通过美术艺考圆梦大学)(1)

现在考生的可选项和发展方向越来越多。近期,在“2021陕西中考志愿填报暨中招咨询会”上,知名艺考专家、西安创艺教育创始人张国伟老师以“规划中学生好未来——走近美术高考”为主题,深度讲解了如何通过美术艺考圆梦大学,哪类学生适合艺术类高考。讲到精彩处不少家长鼓掌,会后家长纷纷向张老师提问和咨询。针对家长和考生提出的问题,张老师深入浅出、答疑解惑,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孩子圆梦大学。

考上高中不一定能考上好大学,建议提前准备

在现场,张国伟解读了考试政策、录取政策,为大家详细分析了近几年的分数线和录取情况,以及不同情况的考生案例,并提出了建议。

中考进入高中为的是三年后可以进入好大学,选择一个好专业,找到好工作。张老师结合人生规划开门见山做分享。中考结束后学生将进行分流,高分段的孩子可以走进重点高中,普通成绩进入普通高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有可能成为线下生。达不到预期值很遗憾,家长和考生都比较纠结、比较焦虑。所以,一定要根据孩子可能的考分区间,提前规划。

考上高中就能考上大学吗?未必!张老师结合案例表示,自己接触过非常多的高考生,考上一所好高中不一定三年后能考上名校,同样的起点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差距在初中阶段或许就拉开了。

很多事情看似遥远,其实转眼就到了。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另辟蹊径,提前准备,比如通过美术高考考取心仪的大学。以陕西为例,省内共计57所本科院校,其中41所高校在高考时均招收艺术类考生。从全国高校看,几乎除了军校和体院以外的大学都招收美术生。美术类专业广泛,就业率高,所以美术高考也是圆梦大学的一种途径。

相比之下,参加美术高考的门槛相对较低,对文化课的要求相对要低一些,一般低三四百分。对于文化课成绩不是那么突出的学生来说,参加美术高考还有希望上名校。

因为多种原因,有的家长和考生对艺考不了解,有的觉得艺考跟自己没关系。其实到了高二会发现有很大关系,这时候选择文科、理科,往往跟个人兴趣有关。而艺考,可以提前了解和熟悉专业方向。

艺考是一条途径但并不简单,需要努力下功夫

艺考主要是体育类、播音编导、音乐类、舞蹈类、美术类,张老师重点分享了美术类高考。招生人数多,将来就业比较好。她表示,美术高考也是一条途径,艺术领域其实是一个选择。美术高考很简单,跟普通类高考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多了一场专业课的考试。普通类有一场考试,就是6月份的文化课高考,而艺术类考生只是在文化课高考之前,参加一场专业课考试。美术高考主要是通过画画的方式参加高考,也需要参加文化课考试,录取批次是一样的,主要分为专业课考试和文化课考试。专业课考试主要是三科,就是速写、素描、色彩。

艺考是一条途径,但它不是捷径。艺考并不简单,依然需要努力和付出,需要花大量时间练习,下功夫学习。美术类高考生有一个特点,可以兼报普通类的,选择面较宽,而普通类的考生是不可以兼报艺术类的。

张老师详细介绍了学习内容和课程、分数等细节情况。她表示,如果文化课相对弱,补课以后文化课没有提升,孩子的学习态度不错,那就可以考虑通过艺术类的途径进行选择。

对于一些家长顾虑是否来得及,张国伟表示,初升高有三年时间,尤其是暑假,为什么不让孩子有一技之长呢?完全可以用假期时间,让孩子学习特长,早起步、早动手,不要等到高三才起步。提前有了专业所学方向,到时候不需要天赋,只需要努力就够了。就跟学习语文数学一样,艺术学习是有方法的,只要按照一定的学习方法持久坚持,完全可以达到高考要求。很多同学都可以达标,一样能走进名校。

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美术高考就业前景广阔

美术类专业分为美术学类(主要涉及雕塑、绘画、摄影等)、设计学类(主要涉及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艺术学理论类(主要涉及文物鉴定与修复、美术馆管理、文化艺术管理等)、传媒类(主要涉及戏剧与影视学、动画、游戏设计等),美术学类是未来20年最具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所有的艺考生,尤其是美术类考生,在目前非常普及,从南方到北方都招收艺考生。如果文化课在初中阶段已经形成短板,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早起步、早决定更有优势。

美术零基础怎么办?对于家长的疑问,张老师表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高考评分有标准,美术学习有教学方法。学习美术犹如从小学习文化课一样,下功夫重复练习以及自身努力以后,人人都可以画画,家长甚至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很有天赋。

张老师详细介绍了就业情况。生活当中与美相关的都离不开美术人才,比如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手机等产品设计,生活中有很多美术生可以做的事情。最近几年传媒、短视频非常火,这就跟美术相关。

“学画画,准备艺考,可以让人生多一项选择。当然,它不是所谓的捷径,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张老师再次强调,希望通过分享,能帮助一些比较迷茫的家长,能够给孩子更好地规划未来。 华商报记者 黄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