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8月28日上午,

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

——平陆运河建设动员大会,

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

旧州镇马道枢纽现场召开,

标志着平陆运河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广西世纪工程开工啦!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1)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

平陆运河起点为南宁市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约135公里,建成后将缩短西江中上游地区入海航程约560公里,为长江减负、珠江减荷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具备经济、社会、生态、开放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3)

★平陆运河是一条怎样的运河?

平陆运河,始于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约135公里。

平陆运河将以发展航运为主,兼顾供水、灌溉、防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4)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5)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6)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7)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8)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9)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10)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11)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12)

★建设平陆运河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平陆运河是有机衔接“一带一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工程。

●平陆运河是完善国家高等级航道布局、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基础工程。

●平陆运河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工程。

●平陆运河是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智慧工程。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13)

★平陆运河将带来什么效益?

●经济效益良好

西南地区货物经平陆运河出海,较经广州出海缩短入海航程560公里以上,预计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运输费用节约52亿元/年以上。

●社会效益全面

项目建设为沿线约65万亩灌区提供用水保障,提高沿线农田质量,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生态效益持久

将推动沿线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整合开发,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促进形成生态护岸和生态涵养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开放效益显著

将开辟我国与东盟间贸易往来的便捷水运通道,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全面发展;推动西江中上游沿岸城市向海而兴、向海图强,促进加快建成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国际枢纽海港。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14)

回顾广西历史

还修建过哪些运河?

......

广西有着一条堪称世界上

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的灵渠

而8月28日开工的平陆运河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运河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15)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16)

▲灵渠(图源《遇见兴安》文旅宣传片)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17)

灵渠

广西开建的第一条运河

灵渠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

人们把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18)

兴安县位于南岭山脉西部,西北为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东南为海阳山。地形特点是西北及东南高,中部低,形成一个北东——南西向的湘桂走廊。

兴安县城位于这个走廊之中,但地势较高,成为湘江与漓江小支流始安水的分水岭,灵渠就是利用这种地形条件,开凿了构成分水岭的太史庙山,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与珠江水系的漓江而形成的人工运河。

灵渠的渠系分为南渠、北渠主要渠道,长36.4公里。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19)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0)

▲ 黄发俊/摄

秦并6国(韩、赵、魏、楚、燕、齐)后,秦始皇为开拓岭南,统一中国,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命屠睢率兵50万分5军南征百粤,每军要占领五岭一个主要的隘道,而占领湘桂两省边境山岭隘道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军。最初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3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命监御史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灵渠凿成,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

灵渠,又名湘桂运河、兴安运河、陡河。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1)

▲“湘漓分派”石碑 图/李肖昌

灵渠自创建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

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成为中原通往岭南的主航道,成为全国南北航运干线的有机组成部分。

汉代灵渠水运发展到一个高峰期,当时西江通往中原的两条主要航线都经过灵渠。

两宋时期,经过灵渠的水陆联运线路把广西各条江河连接起来,是自秦汉以来又一个水运高潮。

至1938年湘桂铁路通车后,来往船只日渐减少,至20世纪60年度,逐步为陆运取代。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2)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3)

▲ 黄发俊/摄

自开凿灵渠始至民国时期,史籍中关于灵渠维修与改建的记载有36次之多:东汉1次,唐代2次,宋代7次,元代3次,明代6次,清代15次,民国2次。

据清宣统三年(1911年)法国拉丕克《兴安运河记》:“航行运河之船只,普通大约长12米至13米,宽1.5米至2米,载重七、八吨。”

据《广西建设汇刊》(1937年本),灵渠可通航5吨之木帆船。

《西南交通要览》(1938年本)称,过渠船舶载货吨位在中、洪期为7吨,枯水期为3吨。

据民国27年(1938)扬子江水利委员会调查,大船长20米~22米,宽2.4米~2.8米……满载吨位为100吨~17.5吨。

灵渠运输历史悠久,但货运量以及每日通船舶数目,史无详尽记载,难于稽考。

在1938年湘桂铁路通车之前航运颇为繁忙,每天通过的客货船只,有三四十只,货运量日达300吨左右。(据2010年版《灵渠志》)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4)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5)

▲图/李肖昌摄影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灵渠成为中国南北交往的重要通道,对我国的国家统一、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发挥着灌溉和供水的作用。

近年来,桂林市致力于灵渠的保护与提升,先后实施了保护、修缮、文化展示等九大工程和灵渠补水、灵渠公园等改造提升工程,还在灵渠沿线打造了“寻秦访古”历史旅游业态。

2018年8月,灵渠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6)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7)

相思埭运河

被称为桂柳运河,却很少被人所知

相思埭运河又名桂柳运河,曾名临桂陡河、南陡河、西渠、南渠等。

相思埭运河位于桂林市临桂区境内,它是联系漓江的支流良丰江和柳江支流洛清江的支流相思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唐代长寿元年(692年)。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8)

▲古桂柳运河古桥遗迹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9)

相思埭运河东自良丰江的良丰始,西至相思江上的大湾止。

据郑连第著的《灵渠工程史述略》,相思埭全长约16公里,集雨面积59.8平方公里。

该工程与灵渠不同的是,在相思埭分水塘处没有明显的分水岭地形,水源为狮子山这座矮小山岩流出的地下水,常年不竭,但水量不大。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30)

▲古桂柳运河示意图

相思埭工程的记载,首先见于《新唐书·地理志》。书中“桂州临桂县”下说:“有相思埭,长寿元年(692年)筑,分相思水使东西流”。长寿元年为武则天时年号,处于唐朝的兴盛年代,开发边疆,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交通,相思埭工程就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建设的水运工程之一。

它是在排水河道的基础上用人工开凿的。由分水塘起,水往两面流,分离之后再不相遇,流出控制性建筑物之后就无法挽回分离的命运,这组建筑物就成了相思的标志。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31)

▲古桂柳运河分水塘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是相思埭运河的黄金时代,工程技术与运输效益都处于全盛时期。随着清代统治的日益衰落,相思埭工程被冷落,但在民国年间仍能通航。

关于唐宋时期相思埭的主要功用,史籍鲜有记载,今人研究推测当时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军需航用。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32)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33)

▲图源/古桂柳运河宣传片

元代,湖广行省建设从静江至江口(即洛清江汇入柳江处)的水路,这项工程扩展了元代广西水路,可由桂林坐船直达江口,再溯柳江和邕江到达柳州和南宁,比经梧州的水路缩短了400多公里。其中东江水站至苏桥水站的开辟最为关键,相思埭就是联系这两个节点的唯一线路,这也是相思埭第一次明确具备了往来运输人员的功能。

《元史》记载:“(至正十一年七月)静江路大水,决南北陡渠”。相思埭第一次有了南陡渠(河)的名称,与灵渠并称“南北陡渠”。

明代相思埭具备了完整的陡门、渠道,整个运河体系初见雏形。

《永乐大典》记载:“桂林府斗门,《桂林郡志》:在临桂县廓西南;灵渠,唐宝历初观察使李勃所立。”

邝露在《赤雅》中写道:“由漓通铜鼓水,自东徂西入永福,六陡。冬月涸绝不行,予过陡时,水长月明,如层台叠壁,从天而下。”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34)

▲近20公里的相思埭运河,沿途11座石桥、24座陡门。(来源/广西卫视微信公众号)

清代,相思埭才真正兴盛起来。清朝政府组织了多次修筑,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就至少有7次。经过疏通河道、加高堤岸、新建或修复陡门、开凿与之配套的陆路、派设陡夫及渠目、加强管理等措施,相思埭得以畅通无阻。

相思埭的全线通航,贯通了广西南北,带动了沿线地区的发展。首先,相思埭沟通了云、贵航线,使黔东南之土特产水运经融江、柳江过相思埭越灵渠到达中原,这样既利惠贾通商、又利经济文化交流;其次,使西南各省至交趾,中原腹地至交趾的古水道发生了变化,从灵渠过“相思埭”越柳江,水陆并进交趾,促进了柳州、南宁的发展繁荣。

民国时期直至改革开放前,广西主要以南北沿线节点城镇为依托,逐步形成以水路交通为主到以陆路铁路公路为主、水路交通为辅的发展格局变化,进而形成由北到南点线发展的格局。此前开凿的灵渠及相思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南北贯通发展格局的形成。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35)

▲相思埭运河上的陡门宽约4.6米,这意味着,往来船只的宽度,可以达4至米左右。(广西卫视微信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相思埭运河已残破不堪,建筑物遗存不多,工程已无法发挥效益。

近年来,桂林市十分重视“桂柳运河”的保护,将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2016年,桂林市启动古桂柳运河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工程计划投入16亿元,用时6年,恢复运河沟通漓江和柳江水系的功能。一期工程完工后,还将增添滨水娱乐、民俗体验、历史教育等设施,使桂柳运河成为漓江、两江四湖之后桂林第三条旅游黄金水道。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36)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37)

▲运河穿过桂林市临桂区的会仙湿地。

潭蓬运河

是广西唯一的海上运河

潭蓬运河又称仙人坳,当地群众称为“天威遥”或“仙人垅”,位于防城港市西南的江山半岛上,是广西沿海的一条古老运河。

潭蓬运河横贯半岛中部最狭窄处,东起潭蓬,西至横松(或横嵩、沥松),全长约10公里。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38)

据五代时孙光宪的《北梦琐言》记载,这条运河是唐代咸通年间(806~874年)安南节度使高骈募工开凿的。

经实地考察运河旧址,发现在岸壁石块上有“唐咸通九年三月七日下手 敕湖南军”石刻痕迹。说明该运河可能是唐咸通九年(868年)所建。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39)

▲潭蓬运河文保石碑

潭蓬运河凿通后,往来船舶可以通过该运河直接往来航行于防城港和珍珠港之间,不但缩短了航程,而且避开了江山半岛南端白龙尾的风浪搏击,使船舶安全航行。

自10世纪起,安南独立,与宋朝交恶,多次侵犯边境,大概在此时,潭蓬运河就逐渐被废弃了。

1981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定名为潭蓬运河。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40)

历史上最大的京杭运河(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41)

通江达海 向海图强

期待平陆运河早日建成!

信息来源 |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西频道 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 广西日报 广西新闻频道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广西新闻网 南国早报《兴安县志》 《灵渠志》 《广西历史地图集》 《广西航运史》 广西新闻网 “桂林雁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防城港新闻网

综合整理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设计 | 罗琳 黄伊莹

校对 | 甘维良 凌雪丽

责编 | 雷鑫莹

总编 | 才巍 李志雄

运营 | 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文中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文旅君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