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真实身份(赤子之心李白其人)

李白,其人

说起李白,大家知道他是著名诗人,然后便说起他爱喝酒、会武功、潇洒恣意,就像他的诗句一样。

如果说李白这人,天生就是写诗之人,那他也同样,天生不是做官的料。

不过李白心中,仍然有个仕途之梦。

他所写的诗中之人,是他期望成为之人。

李白其人,人生追求就是两件事:写诗和当官。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真实身份(赤子之心李白其人)(1)

最为历史的纵观者,我们自然是知道,李白当时的想法就如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但现实的残酷,并不妨碍李白表达自己的情感,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人也喜欢用李白的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也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乐观豪迈。

好像,各种情绪,都能在李白的诗中找到影子。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真实身份(赤子之心李白其人)(2)

著名文学批评家李长之先生,就根据李白的生平写了《李白传》这本书,这本书完整的呈现了李白的一生。本书分为了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主要讲述了李白的生平,后半部分讲述了李白归隐后学道的经历和心理。

这里,我将简单说一下,李白性格给他人生带来的影响。

李白的桀骜

说起来,李白的出身无从考证,因为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姓什么。

“李”这个姓,是李白的父亲一天在路边看到了一棵树,然后想出了“李”这个姓。

但在作者查阅资料后,可以大致拼凑出,李白祖上曾犯错被贬到偏远地区,后来李白小时候,也就是唐中时期,一家人偷偷跑了回来。所以李白一向不愿意提起小时候的事情。

但能够知道,李白自五岁开始一直到二十多岁一直是居住在四川地区的,但之后离开四川便一生都未曾回来,而他也一直在怀念这个地方。

这些情绪,我们可以从《静夜思》中看到:“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诗中的“山月”就是指有很多山的四川。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真实身份(赤子之心李白其人)(3)

后来李白离开了四川,希望可以在仕途上一鸣惊人。

不过李白这人,狂得很。

虽然他四处参见名流学士,但态度却依然狂傲。他甚至在给韩朝宗的文章里说到,自己很梨哈,但别人知道不知道他的厉害,就是要看那人的本事了。

说实话,李白虽说是在古代,可若是在现在,这么狂的人,再有才怕是也只能“怀才不遇”了。

于是李白在屡屡受挫之后,便调整了战略方向,转身隐居修道起来。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真实身份(赤子之心李白其人)(4)

其实,隐居就是我们古人在仕途不顺的时候,一条退路。于是李白就和一群仕途不顺的隐士,每日交往,谈天说道。

但李白的狂,在这里也依然存在,不管他面对的是多有资历的老前辈,老道士,李白也能和人家称兄道弟。

李白这人,对身外之物一向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如何让自己的才华得以绽放,他的想法很是美好,他理想中的仕途是,一个高位等着他去坐,最后在功成名就归隐田间,给后人留下一个救世主的美名。

这就是桀骜的李白,和我们历史上绝大多数文人都不一样。

李白知道自己有才华,所以处处第一,他的人生价值观就是,要做就做到最好。

所以他写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海水。”

他对自己的傲气不加掩饰,对自己的野心也是明明白白。

这样的才华,撞上了这样的性格,反而会在芸芸众生里,勃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

不会结束的李白

说起来,我们都知道李白的性格不适合做官,但李白还是到达了权力的中心,但现实的真相一点点展现了出来,让理想派的李白,形容自己是精卫填海,“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

很难想象这是一向狂妄李白写下的自我评语。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真实身份(赤子之心李白其人)(5)

最后,李白的长安之行落寞拉下帷幕。但作者却认为,李白这一次并不是失败的,他的造诣原本就是在写诗上。

从长安回来之后,李白写下了名篇《将进酒》和《梦游天姥吟留别》。据说,这个两首诗里的韵律就是运用了长安的音乐感。

虽然李白自己觉得仕途灰暗,但李白这人在现实中越受打击,反而诗意越仙。这大概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收到了打击后,会经常天马行空幻想来逃避现实的一种做法吧。

所以,后来李白的诗开始往更深的意境中前进。

当然,李白这人也是一个心怀天下百姓的诗人,之后的战事掀起,皇上荒诞,李白写下《蜀道难》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你看,已经五十五岁的李白,依旧是我想骂就骂,管你是不是皇帝老儿。

这份潇洒,这份不羁,这份心怀苍生的大志,如何让后人不爱?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真实身份(赤子之心李白其人)(6)

虽说李白最后选错了阵营,落了个悲惨晚年。

但这对于李白来说,又是没有错的选择。

当初李白加入永王的阵营,就是因为永王打算反击救出百姓,而相反,太子一方势力则不管百姓,想要保存实力。

以李白的性格,他自然是选择拯救百姓的那一方。

所以,这个选择对李白来说不是错误的,就算因此付出了生命,不过能够想象,这个狂人就算暗自觉得自己选错了,也不会承认。

而李白的死,和他的生一样。没人知道他的怎么死的,有人说病死,有人说淹死……无论如何,李白没了。

那年,他六十二岁。

李白的一生虽然是坎坷不平的,但我到觉得,李白这人,不忘初心,从未因为环境而改变过自己,无论境遇,无论年龄,一颗赤子之心,一腔热血之情。所以他,才能一直以来都是那个桀骜不驯的诗仙,李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