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绪和管理情绪的方法(才能更好地管理控制情绪)

有人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作为一本大众心理自助类图书,可以让有需要的人实现自我疗愈。而从个人角度来讲,阅读完蛤蟆,我更加了解自己,更加理解之前所处阶段的状态,更加明白今后该如何调节自己的状态,与自身、他人或周围环境形成基于共鸣的和解。其实大多数人都有或有过至少一种“坐标状态”,在面对不一样的人、不同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状态。

控制情绪和管理情绪的方法(才能更好地管理控制情绪)(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封面图

01“你好,我不好” 印证悲惨剧本的儿童自我状态

处在“你好,我不好”坐标状态下的人通常会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所以他们会玩那些“无论怎样都要爱我”的受害者游戏,一有机会就进入自我设定的悲惨的人生剧本。

处在此状态下的人往往会无意识地策划一些剧本情景,好让自己的剧本不时上演。这是否意味着在他的潜意识里,关于他人生的“故事情节”早已设定好,一股未知的力量正将他推向某个结局。

有的人认为自己生活一团糟,有意无意惹上麻烦,甚至假设或伪装自己惹上麻烦,就是想看看别人宽容他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会排斥他。(PS:当恋人双方在经济或其他方面产生一定差距后,往往容易出现这种状况)其实是更想借此试探对方的反应来证明某些东西。而此试探过程中试探一方一旦察觉一些消极的倾向,接着就会说:“我就知道你会这样对我,证明我真的很差劲。”

其实仔细想想,为什么要试探别人,或者说为什么要故意制造某种情境试探别人,或许是对彼此之间感情的依赖或不信任?试探行为本身何尝不是对最坏结果中映射出自己对他人的态度或看法——贪图或利用,贪图最困难时被试探一方的帮助,而这也是在无形中为自己设定了悲惨剧本。

何尝不利用悲伤、试探、怀疑的时间去努力提升自己,防患于未然,成为更优秀的人,保持最真挚、纯洁的情感。

02“我好,你不好”好为人师的父母自我状态

在面对相对弱小者时,或出于同情或出于自信,我们会一贯将自己的理念或想法“灌输”给别人,或以此评判别人,甚至会在持续“输出”的过程中产生一种优越感,忽视他人境况的特殊性。在持续“输出”的过程中,父母自我状态特征越来越明显。

在“父母自我状态下”,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或价值观。这种确信无疑的状态,就没法给新观念、新知识留出一席之地。

不可否认,很多时候人的“儿童自我状态”是由别人的“父母自我状态”造成的。对此种情况下的“儿童自我状态”的人来说,别人或许会影响你或说服你,但最后是你自己选择什么样的感受。

或许大多数人都曾有过一段消沉的时光,我们无法忘记也不必忘记自己曾经是那么消沉。就让那段记忆留在那,提醒和告诉我们,滑落到生活边缘是什么样子。

03“我好,你也好”直面内心的成人自我状态

当逐渐去认识或理解自己的状态,并及时调节自己的当前状态逐渐向成人自我状态过渡时,会发现自己活得越来越真实,更能真诚地直面和回应自己内心的需求。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更客观地思考当下的事情,找到事情之间的联系,理解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以及产生的结果或影响。既不会在回忆时内疚或谴责自己,也不会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马上反驳。通过与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充分理解情绪产生或发展的原因。

当我们对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时,就会明白它们并非可有可无,也不可以对它们不闻不问,因为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