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莆田春节习俗的文章(这些年写过的莆田节日习俗)

莆田传统节日习俗小汇

吴开荣

家乡民谣里的端午习俗

少年不知愁滋味,最喜冬至与端午:冬至吃汤圆,寒假将来临;端午吃粽子,暑假快来到。在家乡,端午节庆祝活动要更丰富更隆重些,初一到初五,天天有精彩。民谣云:初一糕,初二桃,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龙船。民谣生动地浓缩了家乡过端午的习俗,押韵俚语,朗朗上口,俚语的流传就是千年端午习俗的传承。

万千点心,为何初一要“吃糕”?原来,“糕”与“高”谐音,“高”有美好向上飞黄腾达之义。人往高处走,民以食糕为祝愿,期盼自己步步高升,做个高人,年年高寿。“糕”与端午节的“粽”连一起又有“高中”的寓意,对于准备赶考的学子来说又是一个的美好祝愿。因此在“初一糕”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

万千水果,为何初二要“吃桃”?桃子粉面,有“桃腮”之谓,颇有养生功效,故有“寿桃”美誉,代表长寿,是健康幸福的象征,王母娘娘“蟠桃盛会”各路神仙大驾光临,热闹非凡。民间认为“桃”亦有避邪驱鬼功能,“桃,鬼所畏也”;“桃者,邪所恶”;“桃,所以逃凶也”。古人把门神画在桃木板上挂在门两旁避邪,是为“桃符”。桃子的外形似心形,《诗经》里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男欢女爱描写,“桃”是心的表白,爱的传递。总之,“初二桃”是福寿、避邪、爱情的期许,老百姓朴素的愿望被融进了普通的桃子里。

万千水产品,为何初三要“吃螺”?五月的螺,最为鲜美。炒熟的麦螺颜色层次分明,外形小巧,螺口白色圆润,较易吸吮,吃起来肉质嫩滑,略带筋道,丝丝鲜香,回味无穷,越吃越上瘾,是夏季一道很好的下酒菜。螺便宜,有滋有味,物美价廉,“骗骗嘴”,这是贫穷先民心酸无奈之选,但也是勤俭节约的体现。当然“初三吃螺”寓意着人们的生活苦尽甘来,日子越来越好。尽管现在富了,吃得起龙虾了,“吃螺”的习俗亘古不变。

万千植物,为何初四要“挂艾”。艾草是田间地头常见的一种植物,四季常青,气味芬香,而这种特殊性的香味能起到很好的消毒杀菌作用。五月暑气升腾,又湿又热,容易生病。每到端午,人们会将艾草插在门楣上或插在门框两旁,起到驱虫、避瘟和防病的功能。其实,我们的民族从来就有防疫意识,微苦的艾草幽香,不仅送来平安与健康,也传递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情与期盼。

万千运动,为何初五要“扒龙船”。夏季酷热,玩水戏水正当时,“扒龙船”与“泼水节”都是与水亲近的最佳境界。家乡历来有龙舟竞渡的传统,各宫庙组织的龙舟队各具特色。吼一声,锣鼓喧天;划一浆,欢呼雷动;彩旗飘飘彩球腾空,万人空巷喜庆热烈。划龙舟“激情与速度齐飞,夏水共汗液一色”,拼的是体力耐力团队精神,彰显健康与团结,“力争上游不言弃,乘风破浪逆行舟”。

家乡端午民谣“初始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曲中人已是中年大叔,端午过多了,自然就能涂鸦了。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后,时光的背影如此悠悠,往日的岁月又上心头。惟愿端午安康,度夏如春。

有关莆田春节习俗的文章(这些年写过的莆田节日习俗)(1)

家乡的味道:七月七,吃糖豆

古人很有趣,每个奇数月都会挑出与月份相同的日子来设置一个节日,赋予不同的节日内涵,后来就成了传统节日。正月正,大年初一拜年;三月三,野外踏青郊游;五月五,端午赛龙舟;七月七,牛郎织女乞巧节;九月九,重阳登高望远。十一月份,古代没节日,不过,现代人弥补了,有个著名的“双十一”。古人是懂得阴阳的,日月成双,双阴成阳,那是吉祥的。

七月七,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也是“乞巧节”,是古代女子向织女默念赐教女工的节日,还是“情人节”,古代的单身女子可以着盛装,大大方方地走出去与姐妹们聚会、玩耍,期冀觅得佳婿。但在莆仙乡下,这一天是原汁原味的“七月七”,仍然保留着古色古香的炒糖豆民俗,沿袭着东晋“衣冠南渡”时的习俗。

七月初七,家家户户炒糖豆,唯独今年家中有丧事的除外。亲戚们就要将炒好的糖豆送到哀家,以示哀悼慰问,联系到数字,“七月七”颇有点“做双七”的味道。记得小时候大人叫我去送,心中有点惴惴的,哪里懂得“送糖豆”传播的是中国的孝道,颇有“慎终追远”的意思。

七月七这天,母亲要早早将黄豆淘洗、浸泡,黄豆膨胀到恰到好处后,才能入锅炒。中午照例要吃一顿炒面,洗净铁锅后,准备炒糖豆了。当时大都用的是柴火灶,炒前要刮净鼎底的草木灰,大鼎反扣,用锄头尖用力刮掉黑色的“烟火层”,摩擦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刺耳的聒噪声在村庄此起彼伏,这乡音至今还在耳边回荡。

刮净鼎底的铁鼎易受热且均匀,黄豆入锅,挥铲爆炒,“豆在釜中泣”,哪里管得那么多。随后加入花生,花生易熟,切记在黄豆三分熟时放入,此时柴火正旺,自家种纯天然的黄豆、花生熬不住,发出“噼噼啪啪”的喊痛声,也终于释放出缕缕诱人的清香。放入爆米花,放入白糖、麦芽糖,两糖融化后,把黄豆、花生、爆米花裹挟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冷却后自然凝结,盛盘出锅,色香味俱全的炒糖豆隆重登场了。大快朵颐的同时,也不忘来一句:“吃炒豆,活老老”。

七月七这天,孩子们最关注的是炒糖豆这一环节。那时的小孩都会用信封装炒豆,没信封的会用纸张折叠一个粗糙的纸袋子。“出门见伙伴”,互相炫耀自家的炒豆,与伙伴们分享,看看谁家的炒豆最好吃。有时,糖豆掉落地上,会迎来一队队蚂蚁,竟然又玩起了蚂蚁,又是一种乐趣。

如今,“炒糖豆”渐渐式微,有些家庭不炒了,因为孩子们的零食丰富多彩,对“炒糖豆”激情不再。有些家庭直接从街上买炒好的糖豆,体验一下节日的味道。为迎合顾客口味,商家对炒豆做了创新改良。他们的糖豆保留了花生,用亮眼的红豆替代黄豆,掺入各色小米,用糖浆铸形,模具定形,做成方方正正、整整齐齐的新式糖豆。金黄的、米白的、紫粉的……又香又脆,甜而不腻,酷似新疆“切糕”的外形引来不少人驻足。

七月七,炒糖豆。这是莆田独特的节日文化,甜甜的家乡味道齿颊留香,浓浓的儿时情趣恍如昨日,泛起一阵阵乡愁在心头。

有关莆田春节习俗的文章(这些年写过的莆田节日习俗)(2)

莆田“交冬”食俗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时间一般都在11月份的7日到8日之间。立,建始也,从这一天开始,预示着冬季的开始。立冬之后,天气渐渐转冷,万物都进入了休养生息的阶段,很多动物冬眠,在野外销声匿迹,北方植物落叶,河水结冰。

民间有“立冬日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立冬后气温转寒冷,人体会散失较多的热量,要补充身体营养,应多吃些温热补益的食物,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地御寒作用,以便顺利度过漫漫寒冬。我国南北方立冬食俗不一样,北方典型食俗是吃饺子,而南方大都以肉类为补,如福建各地的立冬食俗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纷纷登场:福州吃鱼丸,厦门吃姜母鸭,宁德吃海鲜,泉州吃牛肉,漳州炖鸽子汤,龙岩喝鸡汤,三明煲老鸭汤。“立冬补冬”的食俗,没有繁琐的拜冬祭祖习俗,纯粹是人们自我犒劳打牙祭的节日,是通过热量高的食物增强体内阳气的节日,也是“吃货”们大快朵颐的节日。

立冬,在莆田又叫“交冬”,时序交替,由秋入冬。在莆阳大地,“交冬”吃羊肉俨然成为了一道雷打不动的过冬食俗。羊肉鲜美,富含蛋白质,能提供人体较多的热量,是御寒佳品,成了北方高寒地区群众的最爱,莆田立冬吃羊肉御寒与游牧民族一样直接、豪爽。当然,羊肉价格不菲,在困难年代并非家家户户都吃得起。

我小时候几乎没过上“吃羊肉”的“交冬”。后来经济好转,能吃上“交冬里的羊肉”但父母交代,三天之内不得吃萝卜、大白菜等蔬菜,他们认为蔬菜会稀释冲淡羊肉的补冬效果。现在有时在宴会吃上“羊肉炖白萝卜”这道菜,常常会想起父母的交代,不禁哑然失笑。

“交冬”炖煮羊肉是莆阳大地的食俗,羊肉入锅,大块老姜同入,炖煮慢熬几小时即可,若再加上特产蛏干、乌贼干,简直是人间至味。锅中翻滚的羊肉,溢出的浓香,飘出的热气,吊人胃口。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在热气腾腾的餐桌旁,品美味,道亲情,羊肉穿肠过,亲情心中留。滚烫的羊肉汤,酌上几杯白酒,浑身燥热,寒气遁形,为来春生机勃发做足准备,不知窗外寒夜之凛冽。干焖羊肉则是莆田仙游的传统名肴。干焖羊肉用的必须是仙游当地高山原野上放牧的上好的当地山羊为原料。与其他煮法的羊肉不同点在于干焖羊肉皮肉更完好、晶莹透亮、肥而不腻、熟而不烂、软而不韧、无腥不膻、脆嫩香醇。 入嘴虽不烫口,但羊肉滋阴壮阳的本性犹存,来上几口老酒,旋即脸通红,汗冒出,寒祛除。不过,这并非主食,炖煮羊肉汤才是莆田“过交冬”的招牌菜。

“交冬补冬,补嘴空”确实如此,借立冬名义,咱莆田人吃上一顿羊肉汤,这与平素的羊肉是不一样的,它融入了一些期许,一缕慰藉,蕴含着人们平安度冬的愿望,希冀着一家老少的暖意与安康。

有关莆田春节习俗的文章(这些年写过的莆田节日习俗)(3)

莆 田 冬 至

行走在山间石径,夹杂在青松翠柏中的枫树红得似火,片片枫叶流丹溢朱,在秋阳里灿烂夺目,格外抢眼。我不禁随口而出:“枫叶昂(红),圆子盘(端)”。这是家乡俚语,意思是说:枫叶红了,汤圆要端上了。在老家,冬至节是要吃汤圆的,汤圆端上了,吃上了,意味着冬至节就快到了。冬至节到了,春节还远吗?  

记得村后有一株枫树,亭亭如盖,叶子在不经意间由青到黄,由黄到红。一日放学经过树下,两位晒太阳的老人闲聊感叹道:“枫叶昂(红),圆子盘(端),冬至节马上就到了”。老人的这个物候知识是经验的积累,老人大概是感叹时光飞逝,转眼又是一年,年关难过啊。少年不知愁滋味,过节食物的诱惑,年节的盼望,寒假的向往,让我记住了这句方言押韵的俚语。儿时的枫树早已不在,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钢筋树林,但乡愁还有……  

在莆田,冬至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历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暝”是冬至节前一夜,犹如春节前一夜之“除夕夜”,又如圣诞节前一夜之“平安夜”。家乡的“冬至暝”是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搓丸子(汤圆)”的,这是过节雷打不动的习俗。“冬至暝”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不管小孩子们多么盼望吃圆子,天总是迟迟不亮,因此莆田方言有“爱吃圆子天不亮”的俗语。  

圆子制作倒是简单,但寓意不可小觑。浸泡的糯米碾成粉,加水并加一点油揉成面团,搓成条绳,掐一小截,搓成丸状,一截一丸,放入圆竹匾内,丸丸雪白剔透,环环整齐摆列,甚是好看。老少齐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粒粒圆润,幸福团圆。除普通汤圆外,当家女人会捏出金元宝象征财源广进,小孩捏出小狗寓意看家护宅保平安,通过一些特殊形状的“汤圆”来祈福。  

冬至一早,汤圆下入沸水,俄而浮起,遂捞起装碗,再洒上花生碎末白糖,坎糯甜香的圆子吊人口胃。但煮好的汤圆先是用来祭祖的,祈祷祖先保佑家族团圆、美满、兴旺。吃汤圆也有讲究,人们常用红糖和生姜熬制汤水,寒冷的冬至早,吃上热腾腾的美食,一家人喜乐融融,满屋暖暖,不知外面之天寒地冻,只觉年味渐行渐近……吃完汤圆,一家人就要出发扫墓祭祖了,在灵魂上与祖先“团圆”了,在“团圆”里缅怀先人。  

今又冬至,再也不是儿时口腹之欲的渴盼,也没有一家人“搓圆子”的温馨,想吃的话超市里满柜皆是。望着红遍的枫树,感叹“逝者如斯夫”,冬至节一过,新年元旦紧跟而来,农历春节接踵而至,年复一年,绿了芭蕉,红了枫叶,白了双鬓。时光易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红色的枫叶随风飘舞,像彩蝶翩翩,这是冬日里的一抹亮色。年终岁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撸起袖子,收获春天。

有关莆田春节习俗的文章(这些年写过的莆田节日习俗)(4)

年暝岁尾,莆田尾牙习俗又来了

牛年还剩下一点牛尾巴,虎年虎视眈眈即将登场。似箭如梭,白驹过隙,又到腊月十六,莆仙人一年一度独特的“尾牙”祭拜习俗来了。

“牙”的本义是军中帐前的大旗,大军在出征之前,照例要祭拜大旗,确保旗开得胜、一路平安,称之为“禡牙”。这个典礼后来被商号援用,于每年过完年后第一次开市时,同样来个祭典,希望财源广进,生意兴旺。

在莆仙,每逢农历初二、十六都要“做牙”,一年雷打不动做二十二“牙”,“二十二牙仍在,波心荡”。因为正月初二、十六正逢春节、元宵,祭拜活动较多,这两次做牙免了。二月初二的“头牙”与腊月十六的“尾牙”是乡人格外重视的牙,普通人家必须做,商家除了做,更会邀请伙计员工参加“头牙宴”和“尾牙宴”,是谓“打牙祭”。本邑流传着这样一俗语:头牙吃剥死,尾牙吃欢喜。意思是,头牙吃完后,要干一整年的累活了,尾牙吃完后就回家过年了,两种心绪确实不同。

《莆仙风俗竹枝词》有记“初二十六月月祭,头牙尾牙倍不同,为谢后土恩泽厚,年丰贡足香火红”。“后土”即是“土地神”,“做牙”祭拜的对象就是“福德正神土地公”。这一天,莆仙本地的妇女们都会准备各式供品去供奉土地公。一般多见的是用猪肉、白粿、油豆腐和水果、糕饼、米酒等,并点上香烛,燃送金纸、贡银,祈求土地保佑。商家更为隆重,在大门口或私家土地庙摆上牲礼,焚香祭拜,鞭炮齐鸣,口中念念有词,答谢土地神,期冀来年更赚钱更平安。

“做牙”的习俗与一位良商有关。在明代,多数的商人唯利是图、一味赚钱,而有个叫陈米牙的米商,他经营方式与众不同。他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信奉“得财有道”的道理,他卖给百姓的米不收一分利钱,仅用小指头上的长指甲在已售大米中,留下一指甲的米作为营利。他这种独特的经营方式一下子,在当地传开来,大家都知晓了他的做法。此后,来找他买米的人络绎不绝,陈米牙这种“用指甲装米”的营利方式,为他今后做米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举动在当地传为佳话,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善举与诚信,举行祭祀陈米牙仪式,简称为“做牙”。

“做牙”的目的很简单,一求生意兴隆、发家致富;二求在外工作的亲人身体健康,孩子能够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三求子女能够有好姻缘,能够幸福一辈子;四求“六畜兴旺”(猪、羊、鸡、鸭、猫、狗等)。隔三差五拜正神,时时刻刻祈保佑,虔心所至,神仙难挡。做一次牙,就打一次牙祭,小孩子是很喜欢这种仪式,顺便饱饱口福。

尾牙其实是春节的前奏,这天起,在外的莆仙人陆续回乡,年味渐浓,扫尘、备年货,到腊月二十五又是一个小高潮,除夕夜达到过年高潮。尾牙来了,莆田独特的仪式感将在家家户户如期开演,忙碌一年的人们不管是否赚到钱,心中的信仰不弃,心中的期望不减。

仙游人初三“做十”习俗

在仙游,正月初三大家都很忙,或忙于准备酒宴招待客人,或忙于登门祝寿应酬酒席,大街小巷、乡路阡陌车来车往、人来人往,一派喜庆祥和气氛。原来,初三是仙游人约定俗成的节日——做十。虚龄年满五十岁以上的男女,过年“逢十”都要祝寿。故祝寿在仙游的方言中,又被称为“做十”,初三做十已成为仙游人的一个年俗。在我老家郊尾,更为细致,虚龄逢九如49、59、69、79等也要在此天祝寿,俗称“做假十”,明年逢十就是“做正十”。不过,“假十”与“正十”的隆重程度是有所差别的。

《礼记》云: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子。莆田民间做十,是沿袭古代风俗的。正月初三,做十的寿翁在子孙们的操办下,要大摆宴席,现场喜庆程度仅次于婚礼,宴席丰盛程度不亚于婚庆。内外亲戚们会早早拿着12结索面、2双鸡蛋、1对红蜡烛、1串鞭炮用四方红布包裹,然后手提送往做十人家。做十人家因为长寿喜庆,吃热闹,吃欢喜,一般只收两结索面,一双鸡蛋,余下都返还。不仅返还,而且会以香烟一包、桔子两个、饼干糖果等若干作为回礼,以示吉利。亲戚们还要留下吃寿宴,寿宴不少于12道菜,面食海鲜肉类很丰盛,面寿桃甜花生汤必不可少。备办寿宴的时间并不拘泥于正月初三,从大年初三到整个正月期间,均可见一些人家选择吉日置办寿宴,但90%会选择初三正日来举行。

父母做十,嫁出的女儿需挑“一担盘”回家,一根扁担,双头各系一条红布袋,10大礼盘要叠装在大红布袋里,每袋5盘。盘内分别盛着猪脚、寿面、红团、寿龟,寿桃,还有花生、桂圆、莲子、红菇、豆腐皮、黄花菜,以及衣服帽、鞋袜等物品。出嫁女儿在给父母做十的寿礼中,一定要有一对带腿猪脚。仙游人若生女儿,都会说生女儿有猪脚吃。出嫁女儿送猪脚,表示父母有福气。收礼时,衣帽、红包全收,食物,尤其猪脚不能全收,要留部分给女儿带回家,意在长年来往。女儿越多,氛围越热闹。“五女拜寿”在仙游就是五担盘,红彤彤,艳灿灿,绝豆热。

每年农历正月初三为祝寿日,这个风俗源于明代嘉靖年间倭寇之乱时,仙游人为避乱离家,正月初二回家掩埋受害的亲人,初三为幸存的老者祝贺,后演变为俗定的祝寿日,这可能是全国独有的祝寿方式。做十者与祝寿者均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沾亲带故就得参与。由于同一天七大姑八大姨逢十做寿者甚多,祝寿者往往全家出动还忙不过来,只能分派做十人家,人手确实不够,只能奉上索面、鸡蛋,说“添福添寿”之类的话,随后赶往别人家。

“乡邦耄宿启高筵,处处庭院聚八仙。座有晚香徵寿算,银髯对酌舞翩跹。”天命之年、耳顺之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期颐之年……逢十之年,寿星有福气,这福气来自平时积累的善心善行,这高寿得益于子孙的孝心孝行。通过做十,希望寿星更高寿,晚年更幸福,期盼十年之后再相聚;通过做十,弘扬感恩与孝道,凝聚亲情与友情;通过做十,年味更浓厚,民俗文化代代传。

今夕是七夕

今夕是何夕?今夕是七夕。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还未凉,草木尚有绿,星空正闪烁,这就是俗称的七夕节,亦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是古代闺中女子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撩得懵懵懂懂的少男少女有意无意地在葡萄架下逗留逡巡。

七夕风俗中流传时间最久、流传范围最广的当属“乞巧”。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七夕夜晚年轻女孩聚在一起比赛穿针,如果能顺利穿针引线就是“得巧”了。乞巧在古代很盛行,这里面并非仅是“乞求心灵手巧”的需要,“乞巧”的潜意识里其实是“乞爱”,是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渴望——“穿针引线”本身就是男女姻缘的隐喻。所以,七夕节约定俗成定为中国的情人节是有依据的。

七夕新风俗是成为了情人节,已没有古时“乞巧”的影子,只留有牛郎织女“天上人间”相会的痕迹。距离不是问题,现在高铁、飞机朝发夕至,纵是天涯海角,想碰面就碰面,想相会就相会,想 偎依就偎依。

织女绝对是“白富美”“天鹅肉”,但她宁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也不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原来说的就是织女。牛郎不过是放牛汉子,终究会踩上狗屎运,能够抱得美人归就是人生赢家。传说牛郎趁仙女们洗澡,悄悄拿走了小仙女的衣服,仙女们洗好澡准备返回天庭,小仙女发现衣服不见了只能留下来,牛郎于是跟小仙女织女制造了邂逅,后来他们很谈得来,明白了各自的难处,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似乎说的是牛郎。

文人爱浪漫,七夕最浪漫,古诗词里对牛郎织女的描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古乐府《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诗人仰望天穹,写出了牛郎织女离别之苦,相思之痛。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凉”乃心凉、心悲,失意宫女借“牵牛星对着织女星”暗喻夜不能寐,期冀临幸,但终究银河相隔,抒发内心悲苦。白居易《长恨歌》里马嵬坡兵变,杨贵妃赐死,唐玄宗回宫后,面对着华清宫里种种令人刻骨铭心的场景,佳人已逝,感触颇多。玄宗想到了曾经七月七日这天,在“长生殿”许下的誓言: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李商隐《马嵬》对唐玄宗这事提出了质疑: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唐玄宗与杨贵妃当时在宫中嘲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哪里比得上他俩天天华清池里浴鸳鸯。李商隐也嘲笑李隆基,贵为天子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词人一反传统哀怨,赋予牛郎织女爱情的爽朗肯定。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最后两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给予为了事业不能呆在一起的两地分居的恋人和夫妻莫大的抚慰。

又是一个七夕,又是一个情人节或爱人节。情感泛滥多事之秋,浪漫盈怀碰杯时刻,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清明三主题:祭祀、农耕与踏青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4月5日前后。此时,春风和畅,春雨微润,春意盎然,天气为之清朗,四野因之明净,故曰“清明”。宋书《岁时广记》有言:清明者,谓物生清静明洁。《岁时百问》一书亦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的确,清明至,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微雨荡尘埃,乾坤显清明。

把清明过成一个节,妇孺皆知的习俗就是扫墓祭祖,慎终追远,“路上行人欲断魂”。其实,清明节还有两大主题,一是春耕春种,播下希望,“布谷飞飞劝早耕”;二是春游踏青,亲近自然,“水面初平云脚低”。

清明上坟扫墓,习俗由来已久。《孟子》记载一个“齐人之福”的故事,实乃“齐人之耻”: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齐人常到东郊野外坟墓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 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古代对“孝”极为重视,遇丁忧(父母去世)官员需停职守制,返家墓侧造庐居丧三年。扫墓,顾名思义就是清扫墓周杂物,清理墓遭杂草,培上新土。之后摆上贡品,烧上纸钱,祭祀先祖,尚飨。慎终追远,是谓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血亲关系,在“扫”中有思,在“祭”里有念,感恩先祖。有人说,当全世界最后一个人忘记你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死亡。谁的祖先不希望被亲人惦记着?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地气苏醒,正是春播春忙时刻。民谚有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陆游赋闲在家,对春耕有动人描绘:“屋角时闻黄犊鸣,相逢但可说春耕”“归去若为消暮境,一蓑烟雨学春耕”。清明节气,勿误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贾谊在《论积贮疏》里提出春耕乃是“天下之大命”,《汉书·食货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上感谊言,始开藉田,躬耕以劝百姓”。汉文帝亲自耕种,百姓围观,以后“皇帝扶犁亲耕”成为礼制,各地太守、县丞竞相效仿。清明时节雨纷纷,披蓑戴笠,人挥锄牛犁地,田间一派繁忙。

清明节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此时大地回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万物生长,一切都像新的一样。经历漫长的一段寒冬,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踏青郊游,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探寻感受纯的信息。曾皙就很羡慕惬意的春游:“暮春三月,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连老师孔子也赞赏曾皙的情趣。踏青游春更是文人雅士的最爱,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写道: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修禊事”是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会稽山,骚人墨客游山玩水,玩水玩出了极致,那就是“曲水流觞”,“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清明节的踏青一般在郊外原野、城中公园,亲子游的味道浓一些,孩子追逐奔跑,放放风筝,快乐的笑声在春光里回荡。这与重阳登高情趣大不同。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白白红红相间开,三三五五踏青来。清明的三大习俗,你能否在三天假期里完成?

青团,清明粿

青团与红团都是祭祀品,青团在清明节摆放上供,红团在春节献上祭祖。青属冷色调,符合清明节“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伤;红属暖色调,符合春节“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喜庆。红团红彤彤,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大量做;青团青悠悠,清明时只少数人家做,做的量也不多,够吃就行。

清明时节气温缓升,雨水充沛,草木萌发,抽枝发芽,这时的金枝玉叶最为鲜嫩柔软,香气宜人。艾草在田间地头肆意生长,嫩得一掐就断,绿得油油亮亮。采用清明前的艾草,将艾叶焯过水捣碎,加入糯米粉中混合揉均匀,做成呈碧绿色的面胚,摘成每个大约重75克的面团,搓成长条,逐个按扁,包入豆沙馅等馅料,捏拢收口,搓成圆球,即成青团生坯。笼内铺上湿布,放入青团生坯,上锅蒸约15-20分钟至熟,再在青团上涂些芝麻油即成。

刚出炉的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绿色的健康小吃。蒸熟以后绿绿的松软的皮儿,咬一口,豆沙馅心甜而不腻,带有清淡艾草香气,香糯可口。这是一道家乡美食,只因为对颜色有偏见,青团不招人喜欢,但在清明前后还是会用它来祭祀先人,缅怀先祖。

寒食节是古代的第一大祭日,一般在清明节前两天。这一天最重要的风俗就是禁烟火,大家都只吃冷饭,所以叫寒食节。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被烧死在山西绵山的介子推,后来这个节日又增加了祭祀这个重要内容,从汉到唐,寒食一直是民间的第一大祭日。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挨得太近,渐渐地,两个节日合二为一,寒食节之精髓“祭祀”被融入清明节中,而且冷食的青团也与清明节绑定了,所以,青团又叫为“清明粿”。

其实,我在前天才第一次吃青团,真是活久见,很诧异竟有如此的食品,形状与年年吃的红团相似,颜色却大相径庭,惹人不舒服,就像有人读了本文心有戚戚焉。正是有这种认为青团不吉利心理,“清明粿”才成为小众食品,但是它有食俗文化和祭祀文化在里头。

清明逢疫情,谨以此文祭奠先人,尚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