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0年写了一本贾母的视界(历时10年写了一本贾母的视界)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魏沛娜

最近,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李华基的《红楼梦》研究新作《贾母的视界》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据了解,该书是作者李华基过去十年来在开设《赏析》选修课中的研究积累,是一本具有个人风格的《红楼梦》研究的“基本教材”。

历时10年写了一本贾母的视界(历时10年写了一本贾母的视界)(1)

李华基从大学开始研读《红楼梦》,2012年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选修课,同时为深圳市中小幼教师开设继续教育课程《红楼梦》赏析,并召开“深圳校园红学沙龙”,邀请了张庆善、孙伟科、欧阳奋强(1987年电视版《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饰演者)、袁玫(1987年电视版《红楼梦》中的袭人饰演者)等学者和演员来深圳讲学。

历时10年写了一本贾母的视界(历时10年写了一本贾母的视界)(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李华基

作为一位多年致力于红学研究与传播的学者,李华基在纷繁复杂的文本中找到贾母视角,由此出版自己的专著《贾母的视界》。该书分为七章:第一章为阅读指导,介绍了《红楼梦》阅读的意义、技巧、方法等“入门”必备的知识,并从线索、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梳理。第二章讲述了《红楼梦》中作为“家长”“舰长”的贾母、贾赦、贾政、贾珍、元春等五个人物,通过比较,分辨他们之间的“品味”。第三章以现代管理学、心理学、博弈学知识,对情绪、情感、危机、任务、信任等典型案例进行研判分析。第四章讲述以王夫人、邢夫人、凤姐为代表的“当权派”如何利用手中的“权数”,谋取利益,做出害人害己的血腥行为。第五章和第六章讲述大观园之内以及大观园以外的世界里,同一个空间,不同维度的青春模样在成长中付出的代价。第七章指出,在《红楼梦》的世界里,有三个维度,一个是贾母的世界,温馨祥和;一个是大观园的世界,美丽纯洁,贾府的世界,虽然杂乱,却算得上是有“规矩”的世界;贾府之外,还有一个世界,有百味人生。

历时10年写了一本贾母的视界(历时10年写了一本贾母的视界)(3)

对于《贾母的视界》的写作与出版,章必功、温希东、孙伟科、孙志斌等学者都予以肯定和推荐。

附:学者推荐

这本《贾母的视界》,单看题目,即视角新奇,视野别致,在堆积如山的《红楼》文库中,自有亮色。

换句话说,《红楼》的人物研究一般看重官富三代,华基则独辟蹊径,看重官富一代,期待华基把我们带进《红楼梦》研读的新境界。

——深圳大学原校长章必功

十年前,华基老师递交了开设《赏析》选修课的申请。

十年来,《赏析》由普通的选修课,成长为学校精品课程,项目化课程,“金课”。

十年后的今天,一本厚厚的专著《贾母的视界》即将出版,特此祝贺。

华基老师做的事情简单而有成效: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在教学中积累成果,将学生作业整理修改后,出版了大学生红学论文集《红楼雏声》,由讲稿而校本教材,在纷繁复杂的文本中找到贾母视角,出版自己的专著——其实,这何止是贾母的视界,也是华基老师的视界。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温希东

《贾母的视界》的写作模式尽管没有遵循教材的基本格式,但是,李教授把她定义为《赏析》基本教材,其别具一格的阅读方式和对《红楼梦》的深邃透视对我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在我们的远程“神奇”的交往中,他解决了长期困扰着我面对浩如云海的文化典籍如何阅读、如何传授的难题。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原院长孙志斌

《贾母的视界》,有生鲜活泼的语言,跳跃腾挪的思维,八面开弓的分析,借人物串联起来的叙述脉络,还有那些轻快简捷的章节设置、不拘一格的文体选择,都会给人带来一种不同以往的阅读体验。

——中国红学会副会长孙伟科

审读:喻方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