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珍惜2800点(再见三千点)

【题记】:中文博大精深,但想描述大A的跌宕起伏时,依然很难选择一个恰当的词汇来概括市场的变幻莫测我反复思索后选择了“再见”这个词,来表达目前市场的特点和我复杂的思绪“再见”一词大抵有三层意思:一是又见到了;二是下次再见:三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还有再也不见的含义本文将利用这三层意思来总结二十多年投资经验,展望对市场的看法以此文为起点,我将陆续撰文记录每一次重大决策的思辨过程和心理历程,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深化认知,以正投资,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请珍惜2800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请珍惜2800点(再见三千点)

请珍惜2800点

【题记】:中文博大精深,但想描述大A的跌宕起伏时,依然很难选择一个恰当的词汇来概括市场的变幻莫测。我反复思索后选择了“再见”这个词,来表达目前市场的特点和我复杂的思绪。“再见”一词大抵有三层意思:一是又见到了;二是下次再见:三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还有再也不见的含义。本文将利用这三层意思来总结二十多年投资经验,展望对市场的看法。以此文为起点,我将陆续撰文记录每一次重大决策的思辨过程和心理历程,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深化认知,以正投资。

望穿秋水的三千点

有幸在大A站上三千点之前,我已入市。那是1997年,刚参加工作后两个月,正是国庆前后,拿了教师节发的奖金1000元和一个月的工资1500元,留下一个月的用度后,用2000元钱在华福证券开户,开启了我的投资之旅,从此开始了我的宽幅震荡的人生。当时上证综指是1100点,那是一个非常好的年份。但市场并没有给太多机会。从入市到1999年的5.19行情起爆点,还是1058点。1992年南巡讲话后,各地思想解放,大干快上,1994年出现了较大的通胀压力,市场在1995年到达低点500点。但经济增长还是非常强劲,乡镇企业成为增长动力,民营经济也出现了较大起色,开始了初步成长。经济增长反应在市场上就是1996年初出现了大幅度上涨,最高到达了1500点上方,股指出现了两倍上涨空间。但国有企业的在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挤压下,利润走低,出现了较大困境,金融企业也背上了沉重包袱。同时,在计划与市场的两轨制下,个体经营者充分利用了制度差异,倒买倒卖,一方面加速了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另一面国企的经营环境也因沉重的人员包袱和僵化的机制而愈发艰难。此后市场进入了长达两年多的调整过程。我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入市的。

近两年低迷的市场,让我的投资甚为惨淡,赔多赚少。用“一无所知”是对我入市最中肯的评价,“好学苦研”是我当时状态的最好描述。在此期间,我系统地看了台湾张龄松先生的《股票操作学》。该书1997年出版,当时全面系统地讲述股票的专著并不多,虽然现在此类专著多如牛毛,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是初学者必选读本。对股票市场中财富、人性和台湾早期资本市场历史都有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对技术分析介绍得非常详实全面,且极为通俗易懂。我的另一个知识来源是指南针创始人陈浩先生,当时陈先生还处于创业阶段,每天辛苦地推介指南针各项指标,演示决策系统,我也购买了一套。事后看来也没有什么营养,但让我感知了一整套的市场描述术语。我另一部分的努力体现在对公司的研究上,基本上都是在报刊中查看上市公司的消息,经常查看到夜半,还在不停地翻阅,因此宿舍里也堆积了几大摞报刊。让我觉得幸运的是我开户的证券公司营业部当时是新设的,没有几个大户,但大户室有几台386电脑,我因此而有幸经常霸占一台电脑,比起当时大多数投资人在大厅看屏幕要方便得多,也因此有机会大量翻阅上市公司的F10资料,也积累了较多的基本面资料。

总结来看,这一段时间迷恋的是技术分析,对宏观经济的理解也是事后反省和总结的。当时的市场运行不久,还是个新鲜事物,大多数投资者还处于技术分析层面,我也不例外,对K线、均线、成交量及各种技术指标由为钟爱。同时,因为是新兴市场,各种消息满天飞,各类庄家也是长袖善舞,市场陷阱多于牛毛。钟爱技术分析这一有缺陷的投资理念,也对我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投资产生了诸多影响。时至今日,我依然会对技术分析有些迷恋,去年还重看了张先生的专著。也拜读了美国欧奈尔先生的《笑傲股市》,这本专著总结了上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市场中表现突出的股票。是值得一看的为数不多的关于技术图形分析的好读本。期间我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几乎为空白,但市场对我进行了思想启蒙。1996年初到1997年中期的牛市,产生了当时被视为价值投资典范的两支优质股票,一支是四川长虹,另一支是深发展,均出现10倍涨幅。前者是我国工业化初期的优秀代表,后者是深圳特区私营企业蓬勃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撑力量。两者均是社会变革产物,引领了经济发展潮流。给我的启示是:价值投资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非常艰难,但并不缺乏优秀标的,价值投资品种的选择,一定是在洞悉社会发展变革方向后,找到引领经济发展潮流的优质品种。

真正让人对三千点产生奢望的是1999年5.19行情。市场在近两年的最低点1047点突然爆发,当天上涨4.98%,几乎所有热门股票都涨停,市场之壮观让人瞠目结舌。对于我这个初次经历牛市的菜鸟,简直是无所适从。从5月19日至6月30日,31个交易日上涨达到66%,至2001年6月12日,上证综指短短两年的时间涨到2245点的高位,涨幅超过一倍,离我们现在反复纠结的3000点只有一步之遥。但随后急转直下,进入了漫长的熊市,在2005年6月初再度来到千点下方。在这长达五年的熊市中,投资人对3000点的渴望,用望穿秋水来形容,实不为过。

对1999-2005年这段时间的市场,我分为两个阶段来总结,1999.8-2001.6为牛市期,2001.7-2005.12为熊市期。牛市的宏观经济背景是第三次产业革命,即机械化、电气化到信息化。自20世纪中叶,计算机出现到2000年前后,互联网信息化革命经历萌芽、发展到初步成型,金融资本蜂拥而入,以美国市场尤为显著。信息化革命浪潮的发源地是美国,1995年亚马逊、雅虎及eBuy成立,微软发布了IE浏览器。纳斯达克市场的表现完整解析了这一变革。纳斯达克这一轮牛市启动于1995年初,2000年3月份到达本轮行情高点,股指从750点一路高歌猛进,涨到5132点,涨幅接近6倍。美国众多互联网公司融得巨额资金,金融资本一步一步堆积起巨大泡沫,2000年3月,互联网泡沫破裂,纳斯达克指数2个多月跌了40%,到2001年4月,纳斯达克指数跌至1700点附近,跌幅高达70%。众多互联网公司破产,但一将功成万骨枯,市场中的巨头成活下来,成为伟大的公司。我国互联网公司成立晚一些,网易1997成立,搜狐、京东、腾讯、新浪均成立于1998年,阿里成立于1999年。A股市场互联网风爆来得也相对晚一些。1999年“5.19”行情确立,以纯粹主题投资行情为主线,互联网概念相关科技股无一不大涨,其中综艺股份、海虹控股、上海梅林等有互联网概念的股票都出现在了翻番走势,最牛的股票是亿安科技(现名:神州高铁),当时号称集万千“黑科技”一身,涨幅超过400%。事实证明,这些公司最终均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此时中国真正的互联网公司无一在大A上市。这种借助概念炒作的不良之风,在2000-2001年蔓延到股权转让、资产重组和借壳上市等概念上,重创了投资者信心, 当风潮退去,市场千疮百孔,漫漫熊途无绝期。

这个周期的熊市时间太长,既有宏观经济基本面问题,也有市场基本制度问题,但主要是市场的基本制度不健全,导致了市场不能反应经济基本面。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工业化急速推进,各类私有公司衔枚疾进,特别是外贸出口呈现高速增长,中国各种竞争因素中的比较优势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发挥,市场不至于出现长达五年的深幅调整,并如许小年先生之愿,跌到了998点,居然站在千点之下。

作为一个新兴市场,A股市场在制度建设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和成熟市场比较起来,依然有许多不足。那么市场到底存在哪些制度性问题?这是我时刻关注的问题,我的投资经验表明,一但某个制度性问题得到解决,都会产生一波行情。如始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促成了一波大牛市。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设计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一是证券市场设置初衷和服务主体问题,我国证券市场一直以来以服务于融资主体为主,这一核心问题不得到法律层面的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始终是主体倒置;二是核准制向注册制变革不完善问题,创业板和科创板实现了注册制,其它主板和中小板的全面注册制还未实施。现在的问题是,已经实现的注册制,依然存在要完善的储多方面问题。核心是信息批露问题不完善,上市公司退市不完整;三是上市公司质量问题,大股东行为约束问题;四是上市公司财务真实问题,中介机构的责权利问题;五是独立董事和监事会责权利问题。六是健全交易制度问题,如做空机制,涨跌幅限制,熔断制度等。当市场再见3000点时,市场对制度性建设问题呼声又起,希望管理层以更大的勇气和更强的力度,加快资本市场改革。

总结来说,上证指数从1990年12月以99.98点开启波澜壮阔的历史之旅,于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票交易市场股价全部放开,股指跃升至1000点上方。到2006年12月再度超越2001年的最高点2147,沪指实际上是以1000点为轴心,上下波动。一个显著的特点是,1990-1997年沪指在1000点下方的时间居多,1997年至2005年,沪指在1000点上方居多,市场重心显然向上偏移。2005年6月6日的998点,已经是最后的记录,再也不见。总结历史,目的是以史为鉴,当前我们反复经历并眼见为烦的三千点,大概率也会再也不见。

在沪指围绕1000点上下波动的这个周期中,我也完成了从业余爱好到向专业投资人的转变。2001年市场经历高点后,我从学校辞职到上市公司工作,近距离了解上市公司运作。四年后,进入武汉大学攻读金融方向研究生,并先后进入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工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