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 历史故事(中华历史两千问110)

参考书上,从第107个故事开始,一直到到上册结束,也就是第123个故事,熟悉《三国演义》的小朋友,就会读起来非常轻松了。

第一题

故事的第一段就交代了双方,就是“袁绍和曹操”。现在我们说下历史上的袁绍。在当时袁绍是个名人,影响力也很大。首先,他的家庭影响力“四世三公”,其次是他的为人,知书达理,很多人都很愿意和他交往。

但是他也有一个麻烦的地方,他是庶子,袁术是嫡子,这导致袁氏的力量虽大,但是四分五裂。

第二题

故事的第2、3、4这三段,就简述了“斩颜良诛文丑”的经过。《三国演义》中的这段话非常精彩,很多人印象很深。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斩颜良诛文丑”故事的主角是关羽,“忠义”代表的关二爷。这段时间,刘备还没有能力独立运营,他依附在袁绍门下。关羽在曹操手下为将。

事实上,颜良确实是死于关羽之手。文丑鲁莽,没看出来曹操的陷阱,文丑率领的部队被曹操击溃,文丑被杀。

但是,战后,关羽因为战功,被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封为“汉寿亭侯”。这里要说下,这个封号。“汉寿”是地名,“亭侯”是级别。

第三题

咱们中国古代的战争多以地名命名。比如赤壁之战,就是主战场在赤壁这个地方。同样的,官渡之战,就是发生在官渡这个地方。在第5段的注释中,说明了官渡是当下河南中牟。因此答案应该选D河南。

官渡,位于许都之北,黄河之南,是从河北进军河南地界的军事要冲之地。

第四题

通读整个故事,小朋友们可以看出来,这场战争的关键是物资供给,也就是通常说的粮草。

故事中提到,两军对阵了很长时间。从曹操这边的角度看,兵乏粮尽,他想退兵。为啥?如果逃跑的话,肯定会丢失很多地盘,但是实力还在,以后还可以想办法。“火烧乌巢”,实际上袁绍的粮草尽毁,曹操又趁乱消灭了他不少兵将,使得袁绍实力大减。

其他的因素虽然也影响战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粮草尽毁。

第五题

故事的最后一句话,点出了官渡之战的作用。打败了袁绍,曹操实力大增,其他人,都不是曹操的对手了。很快,曹操就统一了北方。这样局势稳定,很快北方就恢复了生产,社会稳定。之后曹操北征乌桓消灭袁绍之子袁熙袁尚,并于碣石山上写下《观沧海》。

官渡之战 历史故事(中华历史两千问110)(1)

观沧海

“以弱胜强”是官渡之战的特点,“袁绍集团被消灭”是结果,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官渡之战是转折点,“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这个就是它的意义。

官渡之战 历史故事(中华历史两千问110)(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