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

百川苍苍,岁月茫茫,跃进于“国家命脉”之上,北京交通大学知行致远,通达古今,交融四海。今天,恰逢其时,中秋与教师节撞个满怀,北京交大也将迎来126岁生日。

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1)

纵观北京交大历史,“桥”连接古今时空,变天堑为通途。饮水思源,八千里路云和月;交通强国,科技铸魂展新篇。如今,一座座坚如磐石的“国之大桥”正跨江河湖海,架高山峡谷,立浩然天地,为“知行”二字写下注解。

“爱国之桥”——爱路报国,名扬四海

拨开历史风云,一校之重在于岁月中的积淀。

诞生于民族危亡之时,北京交大跃进在铁路这条“国家命脉”之上,一座横跨古今的“爱国桥”屹立于时间长河。

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2)

时光回溯到二十世纪初,那是中国交通梦的伊始。彼时,帝国列强蜂拥而至,妄图以铁路将侵略触角在华夏大地四处延伸。在“收回路权”“实业救国”的使命召唤下,曾鲲化一纸上书,促成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北京交通大学前身)创立。

自诞生之日起,铁路管理传习所就担负着国家兴亡的重责,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之基,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铁路管理人才。

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3)

抗战期间烽火四起,学校几经分合动荡,交大师生同心戮力共克时艰,徒步四次迁移,辗转八千里路,传承杏坛星火,坚持严谨治学。

1921年,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一直沿用至今

一路辗转腾挪、曲折跌宕,北京交大始终砥砺于心的,是这所大学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与情怀。

百年历史风雨,代代交大人杰——

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4)

“桥何名欤?曰奋斗!”,“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的激昂文字,成为激励一代代交大人,爱国奉献、矢志奋斗的精神路标。逐沧海而去,看两岸山岚,如今老校长主持建设的钱塘江大桥历经“建桥、炸桥、复桥”后仍似长虹卧波,雄伟壮观,造福百姓。

在新中国铁路干线建设中,北京交大人肩挑手扛、修路架桥,攻克技术难题,奋战在铁路建设第一线——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学子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时速300公里的京沪高铁线上,北交大科研人员为京沪高铁建设提供了基础理论、技术攻关等多方面支持,为中国铁路史添上厚重的一笔;

在数十年的工作中,王梦恕院士创造了浅埋暗挖工法,将全部心血贡献给了祖国的隧道和地下工程事业,五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无数的学界先辈、大师巨擘,用自己的行动,活跃在各领域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现场,诠释了一代代交大人的殷殷爱国心。

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5)

光阴百代,山河千里。交大这片沃土,同样滋育着“读书不忘忧国”的国之栋梁与名家大师。

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等,亦不乏金士宣、许靖等铁路学科创始人,以及郑振铎等人文领域的杰出才俊……穆穆兮大师月涌,灿灿兮才子辈出。

借问何处妙年华,“交大之为”参与和推动了国家和民族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凝练升华成为学校的独特基因与独有风骨。展开波澜壮阔的中华复兴画卷,交大人永不缺席。

“自主创新之桥”——大道交通,创新一流

以交通之名立浩然天地,以创新之魂为兴国之本。

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6)

百廿时光,星芒荟萃。“交大”智慧播撒在中国大地,一座“自主创新之桥”跨神州,起宏图——

以“敢为天下先”的宏大气魄,北京交大创造着中国乃至世界“第一”。

学校研发的中国第一根“保偏单模光纤”,为我国飞机、导弹装上了导航的“神经”;

中国第一台IPv6路由器,为未来网络传输拓宽了新的“高速通道”;

中国第一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系统,为地铁装上了“中国大脑”……

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7)

从古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泛舟逶迤到现代“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高铁速度,任斗转星移,光阴流转,也不能忘却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打破了外国人的狂妄论断,实现了中国铁路建造史上的创举。

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8)

詹天佑像

今天,京张高铁与京张铁路在青龙桥车站交汇,见证了中国铁路从自主设计建造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历史腾飞,也见证了北京交大人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齐奋进的动人礼赞。在交大校园的中央,詹天佑先生的塑像更是激励着一代代交大人在自主创新的路上奋勇前行。

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9)

研究团队在青藏铁路冻土区清水河试验段的现场测量

当国家做出修建青藏铁路重大决策后,北京交大人勇当先锋,先后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为雪域高原披上了一条洁白的哈达,在人类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建造了历史奇迹;

在轨道交通领域,北京交大人始终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凭借扎实的科技创新能力,当仁不让地冲在铁路六次大提速科研最前线,让世界见证了傲人的“中国速度”;

在重载铁路领域,学校建立提速重载机车车辆关键部件可靠性评估体系,累计为国家和企业节约资金近20亿元左右

在城市交通领域,北京交大研制成果“复兴号”高速平稳运行的科技利器——“智能传感器”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10)

北京交通大学的隧道与地下工程防排水技术更是为港珠澳大桥保驾护航,从此实现了港珠澳大桥控制性工程的安全通行。

交融世界,通达古今,在将这些科研技术变为现实的雄关大道上,其背后的学科专业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2017年,北京交大5个学科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前10%(A类);

2022年,学校高质量完成“双一流”首轮建设任务——“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

截至今年6月,15个学科入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14个学科入围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9个学科进入QS世界顶尖学科排名,5个学科入围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6个学科入围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交通运输工程、系统科学继续蝉联全国第一

在最新的ESI大学排名中,工程学保持ESI前1‰,8个学科进入ESI前1%。系统科学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连续四次蝉联全国第一……

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11)

不自满于历史,更着眼于奋进。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北京交大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引擎,不断积蓄力量,始终与国家建设和时代发展同向同行。

“实干之桥”——百廿交大,知行合一

精勤求学无止境,敦笃励志勇作为。

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12)

“知行”石碑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是自古以来为学求知的追求,而实干是连通“知”与“行”的桥梁。如今,秉承“知行”校训,交大人将实干精神展现在祖国大地上。

云南省偏远的富宁县,那里有一条“最危险的上学路”,当地孩子上学困难,北京交大土建学院桥梁系杨丽辉带领“公益桥——小桥工程团队”建起富宁桥,连起求学的“芳华路”。为了让那些大山不再阻隔人民的视线,为了给与下一代人走出去的希望,“公益桥团队”已在祖国西南各地奔波7年,建成了5座公益桥,用一座小桥造福一方水土,用公益之心连接希望和未来。

雄踞京华,校园内外,北京交大用实干与智慧播撒春秋,践行着知行合一的精神追求。

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13)

在火星表面,着陆器、祝融号火星车合影图源:环球tech

冬奥会上,LED巨幕显示屏上滚滚晶莹的浪花,犹如千万匹脱缰狂奔的白马。驱动其显示的芯片背后是交大校友张晋芳的团队自主研发;

“天问”问天,着陆火星。作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核心分器——火星环绕器总体主任设计师,北京交通大学校友牛俊坡长期奋斗在型号一线,为“天问一号”成功环绕火星、着陆火星作出了突出贡献

甘作幕后人,勇践“知行”梦,土建学院李波带领团队研发了我国第一套冰雪项目风洞辅助训练系统,帮助冬奥会冰雪健儿科学备战……

道路通,百业兴,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擘画蓝图,明确到本世纪中叶,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成交通强国。

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14)

交通强国路上,2021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北京交通大学开展智能轨道交通平台建设与技术研发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给出权威批复,标志着北京交大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正式获批。

望今朝,北京交大发挥“智慧交通”一流学科群优势,践行“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立詹天佑未来技术学院,打造“高原计划”和“高峰计划”两类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田,八年一贯制、本博连读的“3 5”培养模式。有世界胸怀、家国情怀,服务交通强国战略、引领智慧交通发展的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将从这里走出。

筑路架桥,联通八方。北京交大犹如一座桥梁,跨越塞外大漠,蜿蜒岭南山川,驰骋东北雪海,穿梭江南水乡……其最重要的,是承载着学子由依赖走向独立,从懵懂的过去奔向广阔的未来。

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跨山河起宏图北京交通大学)(15)

回首百廿,筚路蓝缕中弦歌不辍;放眼今朝,风华正茂时矢志不渝;展望明天,世纪蓝图中继往开来。在这朝气蓬勃的日子里,让我们以知行为骨,以交通为名,送上一句真挚的祝福:北京交通大学,生日快乐!

本文内容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官微、北京交通大学新闻网、软科荐校、科学网、 中国政协杂志、人民日报评论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