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海宁只办三件事(他们携家带口来海宁)

2019-03-04 20:27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家维 通讯员 恩情

3月4日,在慕容集团有限公司的车间里,50岁的钉架工拉拉正在用汽抢在木板上打钉,伴随着一阵“砰砰砰”,一个精致的沙发小木架很快做成了。拉拉来自四川省黑水县,半年前,他带着全家共计九口人,来到位于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的慕容集团打工。

来海宁只办三件事(他们携家带口来海宁)(1)

拉拉是一名老党员,用他的话来说,来到海宁是“响应政府的号召”。在2018年开始的浙江省推进扶贫劳务协作三年行动拉开帷幕后,拉拉头一个响应,成为第一批有组织的黑水劳务输出人员。“我们相信政府能通过劳务输出帮助我们脱贫致富,所以去年9月18日,我带着老婆、儿子、两个女儿女婿和两个外孙来海宁,希望通过双手,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条件。”

拉拉一家住在海拔高3200米的高原上。黑水县因为地处高原,土地较为贫瘠,每家每户的有效耕地很少,所以大多数黑水人民只勉强温饱。春夏季农忙时,人们在草原上挖冬虫夏草、山菜,再拿到集市上卖;等到天气冷了,山上没东西了,人们就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补贴家用。

拉拉是老一辈外出务工人员的典型代表,年龄较大,技能更新困难,但吃苦耐劳、勤奋肯干。来海宁前,拉拉在杭州萧山摆小吃摊,但扣去必需的生活费和房租,一个月下来所得寥寥。“收入不稳定,所以我来了海宁,现在一个月能赚四千多。”

来海宁只办三件事(他们携家带口来海宁)(2)

事实上,为了帮扶对口的黑水县人民能早日摆脱贫困,2018年底,海宁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海宁市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工作的实施意见》,惠及黑水籍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的全部劳动力。来海宁打工的黑水人,有机会享受就业补贴、社保补贴、各类创业优惠政策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拉拉劲头十足,梦想带着一大家子努力工作、早日脱贫;而90后务工者、25岁的阿尔木西则是梦想着能带老婆过上好日子。他是缝纫车间少见的男员工,去年10月底入职,培训没几天后,他已经能熟练地在缝纫机上操作。在他看来,这个活不难,只要加快速度,计件工资就自然高了。

来海宁只办三件事(他们携家带口来海宁)(3)

阿尔木西

以前农闲,阿尔木西就会去成都打工,餐厅服务员、洗碗工他都尝试过,但总体来说,还是三个字,“不稳定”。

“来海宁就是冲着上市公司的名头来的,现在一个月基本能省下一千多。”阿尔木西说,春节后,他把老婆额拉初也带了过来,现在老婆就坐在自己后面的位置工作。“离开家是为了稳定的收入,为了更好的生活。现在,夫妻俩一起打拼,为以后能回乡创业打基础,想想就有奔头。”

来海宁只办三件事(他们携家带口来海宁)(4)

额拉初

据了解,慕容集团作为省扶贫基地,去年和黑水县建立点对点劳务对接,常年提供包装、缝纫、打底、木工等岗位,因人设岗,因人选岗。截至目前,共有65名在岗黑水员工,年龄18-55岁不等。

令人惊喜的是,去年来的许多黑水老员工如今还带着老乡一起返岗。“春节前后,企业处于缺工状态,特别是一线普工。这批黑水人民其实一定程度缓解了‘用工荒’,为企业发展注入新血液。”慕容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海宁只办三件事(他们携家带口来海宁)(5)

缝纫车间

现挂职于海宁市人力社保局任副局长的何刚,来自四川省黑水县,务工人员往返、子女就学、东西部扶贫基地创建等,他都全程参与。在他的描述下,黑水的未来清晰可见。“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促进劳务输出,让黑水人民在海宁吃得开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从温饱到吃好,从吃好到小康。”何刚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