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读把栏杆拍遍时)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读把栏杆拍遍时)(1)

文字记录着书写者的人文关怀,而流传下来的书籍承继着阅读者的情感记忆。

《人人皆可为国王》《遥远的村庄》《穿越唐诗宋词》三本书从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初版至今,已过去十二年的光景,惜时手捧书卷的少年,已不在朗朗书声的课堂。仍记得“把栏杆拍遍”的畅快淋漓,记得“遥远的村庄”里泥土的诉说,记得“穿越唐诗宋词”中所抵达的千年前的古迹,记得那颗在阅读时近似于诗的、丰沛敏感的内心。

“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曾陪伴许多人走过他们的中学时代,这套书直至今天还在不断地重印再版。这些书中,始终保存着对阅读与文学的敬畏,以及我们同学少年时,对诗性人生与激情的追求。

梁衡先生曾回忆他1968年毕业时,被分配到内蒙古的一个农村里,村里没有什么书可读,塞外的数九寒冬,四个大学生挤在一盆火炕上念诗,互相回忆过去读过的好诗:“从北京带去的《朗诵诗选》帮我们度过了那个寒冬之夜。现在想来是有点幼稚,但却留住了一点激情的火苗,受用一生。”

读“把栏杆拍遍时”,我们“恰同学少年”。

这三本书的出版历史,恰也证明,阅读所带来的“激情的火苗”,始终不熄。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它们交织在一起,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力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

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首好词了。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虬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株草。从“沙场秋点病”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冷静思考。所以积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梁衡《把栏杆拍遍》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读把栏杆拍遍时)(2)

《人人皆可为国王》

——梁衡散文精读

梁衡 原著

李郦 编注

多少年之后我才知道,我们真正要找的,再也找不回来的,是此时此刻的全部生活。它消失了,又正在被遗忘。

那根躺在墙根的干木头是否已将它昔年的繁枝茂叶全部遗忘?我走了,我会记起一生中更加细微的生活情景,我会找到早年落到地上没看见的一根针,记起早年贪玩没留意的半句话、一个眼神。当我回过头去,我对生存便有了更加细微的热爱与耐心。

如果我忘了些什么,匆忙中疏忽了曾经落在头顶的一滴雨、掠过耳畔的一缕风,院子里那棵老榆树就会提醒我。有一棵大榆树靠在背上(就像父亲那时靠着它一样),天地间还有哪些事情想不清楚呢。我八岁那年,母亲随手挂在树枝上的一个筐,已经随树长得够不着。

我十一岁那年秋天,父亲从地里捡回一捆麦子,放在地上怕鸡叼吃,就顺手夹在树杈上,这个树杈也已将那捆麦子举过房顶,举到了半空中。这期间我们似乎远离了生活,再没顾上拿下那个筐,取下那捆麦子。它一年一年缓缓升向天空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没看见。

现在那捆原本金黄的麦子已经发灰,麦穗早被鸟啄空。那个筐里或许盛着半筐干红辣皮、几个苞谷棒子,筐沿满是斑白鸟粪,估计里面早已空空的了。我们竟然有过这样富裕漫长的年月,让一棵树举着沉甸甸的一捆麦子和半筐干红辣皮,一直举过房顶,举到半空喂鸟吃。

“我们早就富裕得把好东西往天上扔了。”

——刘亮程《树会记住许多事》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读把栏杆拍遍时)(3)

《遥远的村庄》

刘亮程散文精读

(第二版)

刘亮程 著

黄荣华 编注

从“开元”盛世到白居易来时的“长庆”年间,一百多年的岁月又已经交给了历史。白居易没有正面写楼与楼中之人,但言开元之临风无情老树,长庆的多情凭吊之人,无限的俯仰今昔之感,便尽在其中。数十年后,杜牧也前来吊古伤今,写了一首《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惟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莓苔随意滋生,甚至爬上衔门环的铜制门饰。虽未明说,但勤政楼的破旧荒废已意在言外。时间呵,这是天地间至高无上的主宰,人间任何位高权重者,都休想与之抗衡,哪怕贵为帝王;世上任何坚固的建筑,也无法经受它的风吹雨打,哪怕坚如金石。

待到我千年后跟踪前来,勤政楼不仅早已人去楼空,而且连楼也早已不知去向,只剩下劫后余生的几个石础,凄凉在蔓草荒烟之中,兀自回忆它们当年所承载的歌声与笑语,煊赫与繁华。

能与时间角力并取得胜利的,不是手握重权的帝王将相,而是杰出的诗人和紫苔不侵风雨不蚀的优秀诗篇。这个问题,最好去询问李白,他当年虽然被唐玄宗赐金还山,等于逐出长安,但现在却早已凯旋。在兴庆宫公园内高达三重的“彩云阁”前,在一泓碧水中央,他正以手支颐侧身而卧,长眉入鬓,长髯垂胸。我想前去叩问,但恐怕他还没有从一时的醉酒千年的小寐中醒来。暂时别去惊动他吧,在他的石像之侧久久伫立,我仿佛听到轻微的鼾声。声直上千云霄。

——李元洛《长安行》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读把栏杆拍遍时)(4)

《穿越唐诗宋词》

李元洛 原著

黄荣华 王希明 编注

作者(编著者)分享:

一个中学生的精神成人,少不了自主阅读。学会读书,养成读书习惯,提高读书能力,积累精神资源,一言以蔽之,读书做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而如今,基础教育已陷入了一个误区:一切为了升学,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知读课本,做教辅,对课外读物很少问津。其结果是,我们的学生即使进了一流大学,仍然缺乏应有的人文素养,缺乏文史知识,缺乏怀疑精神,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严格意义上说,他们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怎么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读一些好书,这个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

那么,读些什么书呢?虽然,当今图书市场相当繁荣,书刊多如牛毛,但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教师作相应的指导。“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影响我高中时代的一本好书”正是为帮助中学生朋友解决这一问题而编写的一套系列丛书。

为更好地满足全国中学生朋友的阅读需要,我们约请了北京、陕西、河南、山东、浙江、江西、广东、上海等十多个省市的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他们认为最有阅读价值的读本,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崭新的书系——“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

这套崭新的书系体现了编注者的三大构想:让中学生朋友们共享同龄人的精神资源、增加同学们的情感和思想积累、协调学习者与社会的关系。但这套书系的编注还有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关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人的建设。当看到这三本书的作者,梁衡、李元洛、刘亮程的名字时,我们的脑海中也即刻浮现出一系列个性极其鲜明的当代中国人形象。

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人生、醇厚人生、诗性人生,都有着极大的感染力。他们作为当代散文创作的大家、名家,其作品都达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高度,因此值得人们去解读,并在解读中找到前行时必要的凭藉。

“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影响我高中时代的一本好书”在编辑出版之初,即关注到中学生如何读书,如何读好书的问题。在新课改推行“整本书阅读”的今天,这套书系依然符合这一时代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也将贯穿中学生教育的始终。它旨在帮助学生唤醒它们内心应予以萌芽的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自由精神。这套书将广为人知或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联类贯通,让阅读者从历史发现、甄别、揭示中获取真知,并通过教师引导、同龄人的阅读体悟等模块,锻炼阅读者的思辨力。

让中学生人生的阅读早期,读好书,会读书,是于他们终生阅读有益、有价值的事。优质的文章内容与其中透出的文人精神,也是这套书不断再版、再印的原因。这套书系中的部分书也不断入选中学生必读书单,深受广大老师、学生的好评。这是一套经历时间和阅读者检验的书。

编辑推荐

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人文素养,才能在考试中高屋建瓴,应付裕如,稳操胜券。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黄玉峰

学会从夹缝中看历史,拥有独立自主的精神,而不是人云亦云,是这本书值得大家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复旦大学附中语文教师 李郦

“成功也有罪孽,有时甚至罪孽深重”。正是书中诸如此类看待历史的辩证思维方法,加深了我对政治课本上唯物辩证法的理解,也教会了我用一种全面而审视的眼光看待事物。

——复旦大学附中 陈吉

书中的他们(历史人物)个个都有隐衷,他们本身也不愿意经历沉痛的创伤。可当灾难无情地降临的时候,他们表现出了超越世俗的勇气。而且,苦难越深,他们的形象越高大。苦难竟成了他们的磨刀石,原来,苦难会拯救人生!

——华东师大二附中 朱依依

老师说

部分当当书评:

老师推荐,说是极好的书。刚到手,还没看。语文高考,对阅读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学校也在提倡整本书阅读。阅读经典尤为重要。本书的序言是著名语文教学大家于漪老师,每篇文章的重要部分都有相应说明和指导,对孩子的阅读起到引领的作用。希望孩子通过阅读这些名篇,能正真提高语文素养和考试成绩。

这套低调的丛书编选用心,时间跨度很长,一版再版,有解释有详解有重点,是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好选择,推荐购买。

本期编辑 | 刘西越 陈沛雪

图书编辑 | 李又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