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1)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大冬天的你和你女朋友一起出门逛街,在室外的时候冷得不行,女朋友跟你抱怨“好冷啊~”

你灵机一动跟女朋友说:我们跑起来就不冷了!结果,某一天你偷瞄女朋友的手机,发现这件事居然成为了她跟闺蜜吐槽的直男癌经典案例。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3)

这个案例,女性关注的是在她们遇到困难时你是否伸出援手,关键在于关怀。而男性更关注如何解决问题,让出外套不过只不过是把寒冷均摊,靠运动产热当然是更加理性的解决方法。

所以男性就真的是永远不解风情的吗?女性就真的只会感情用事吗?

是时候上点干货了,BBC也好奇这个问题,所以他们邀请了五男五女做了一次大实验,拍了一部《性别的秘密》纪录片。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4)

刚开始,女性阵营表现出了很强的攻击性,都在吐槽自己的伴侣或者直接开地图炮,认为男人情商低,没有共情能力。

也有女强人表示自己拥有男性的优秀特质,从而让自己的事业更加成功。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5)

男性这边反倒是对女性没有过多地评价,多数都表示自己的确有些对情绪不敏感,或者不善于与人建立情感联系。

那么究竟是不是这样的?BBC的实验其实早就开始了,十位实验者去BBC的专车其实就是节目组安排的实验之一,司机其实是专业的演员,按照计划与这十位志愿者分别聊不同的话题。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6)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7)

当志愿者来到BBC,被问到都记得什么的时候,男女的差异就非常有意思。

男性这边,对车子的细节记忆可以说事无巨细,车的牌子颜色啦,座椅的材质啦,包括车是自动挡还是手动挡,有没有GPS导航这些全都能说上来。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8)

而女性就基本没有留下这方面的记忆,她们只对聊天的内容有选择性的记忆。司机实际上和所有乘客都聊了两部分内容,分别是一些关于伦敦的事实评价以及对婚姻情感的吐槽。

女性对前半部分关于伦敦的内容集体失忆,但对吐槽婚姻却能复述得头头是道,激情澎湃。相反,男性这边对婚姻的聊天也基本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9)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10)

男女对聊天内容关注点有差异,不仅仅是由我们的经历决定的,其实也与我们的大脑思维差异有关。

不过,男性也不总是对事实感兴趣,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性。BBC的工作人员让五位志愿者坐在一起观看一段新闻报道。

当男主播播报时,大家都能很清楚的复述出新闻的内容,然而当漂亮的女主播出现后,他们就集体失忆了。五个人能回忆起来的就只有:女主播很漂亮,她的嘴唇真的很性感之类的。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11)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12)

这个结果似乎很合理,我们也都普遍认为男性对待性的态度更加开放,对吧?

于是BBC也做了一项调查来证明这个观点,但是不小心就打脸了。

根据BBC街头访问调查,男性报出的性伴侣数量是13人,而女性的平均数量只有7人。这明明很符合我们的预期啊,为什么说被打脸呢?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13)

我们分析一下,不管男女之间的观念如何,性伴侣数量是一个事实数据,男女的数据应该趋于相等,毕竟独臂无法为爱鼓掌对吧。

既然数据有偏差,那么究竟是谁在撒谎呢?一定是男性!他们肯定会吹嘘数据,为了表现自己更有男性魅力。

然而,说谎的更可能是女性。就比如我们五位直女当中的那位女强人,在口头询问中,她表示性伴侣的数量两只手数得完,也就是在10人以下。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14)

但当节目组给他戴上测谎设备,她才表示真正的数量是大于10人的,她的理由是为了低调,太多可能会影响名声。

好吧,也算蛮合理,但这个调查至少也能说明在性这方面,男女半斤八两,只不过男性更喜欢幻想罢了。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15)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16)

接下来的内容就比较重磅了。男人是不是都是毫无情感的冷血动物呢?

在十位志愿者中,有一对夫妻,奎格和丽兹。在生活中,丽兹经常抱怨奎格不解人情,有时候两人出去约会的时候奎格甚至会在一旁看自己的书。

而奎格也觉得丽兹有时候太过于感性,乃至于情绪过于热烈,让自己有些难以适从,不知如何应对。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17)

为了找到答案,BBC邀请夫妇二人进行一次脑部活动的检查,看看两人在阅读不同面部表情时大脑的活动是否有差异。

检查的结果很有戏剧性,丽兹在判断表情时,脑部处理情感的区域非常活跃,这代表她能感受到那些表情背后的情绪。

而丈夫奎格,从始至终脑部处理感情的区域都静如死水,他几乎完全用理性思维来判断表情的含义。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18)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19)

这种男女间巨大的差异在接下来的实验中也得到了印证。BBC节目组让一个可爱的演员女孩安排在街角,假装与父母走失,并记录下路人的反应。

结果是令人震惊的,有22%的女性路人主动伸出援手,有的甚至好几次返回。而男性只有2人与女孩接触,其中一人还是在有女性陪同的情况下,只占男性路人的1%。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20)

男女的大脑是存在客观差异的,男性相对女性更少地表现出对他人的同情,也更难感同身受地体会他人的情绪,这都是事实。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们冷血无情不在乎你,而是他们真的无法感同身受。

作为女性或许也需要思考一下,当男性共情能力低下已成不可改的事实,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是否比等着他们“顿悟”更实际呢?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21)

看到这里,我们似乎把男性狠狠地批判了一顿,那么问题来了,男性的优势又是什么呢?

其实男性的优势总结起来说简单也非常简单,基本上都是由睾酮素水平决定的一系列特质。

睾酮素水平决定能够影响人的身体运动能力,空间感知能力,以及承担风险的倾向。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22)

有意思的是,人在还没出生时就会受到睾酮素的影响,而这些睾酮素会持续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更有意思的是,胎儿所接触到的睾酮素水平有时候并不会被性别所限制。女性胎儿也可能因为接触到睾酮素更多而思维表现更像男性。

除了这些事实之外,我们还找到了快速判断一个人胎儿时期接触睾酮素水平高低的办法,测量一个人无名指与食指长度之差,长度差越大代表接触到的睾酮素水平越高。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23)

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快速判断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运动能力表现,以及空间感知能力的水平。

5位志愿者中,格蕾丝的无名指长度大于食指,被分到了男性的阵营(当然这只代表她的大脑更偏向男性化)。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24)

BBC又让大家做了一次有趣的挖掘机操作测试,测试的目标是用挖掘机的挖斗完成勾起水桶、准确拨动鸡蛋落入容器、按下汽笛。

测试开始前,女性组都表现得非常自信,她们认为男性一定会因为过于鲁莽而败下阵来,而女性更细心更谨慎,一定能大获全胜。

结果,大多数女性连一个任务都无法完成,只有格蕾丝完成了所有任务,并且成绩在男性中也名列前茅。

事实证明,出生前所接触到的睾酮素对人的大脑空间感知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25)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26)

在空间感知能力上,我们的脑子的确受到了胎儿时期接受的睾酮素所影响,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女性司机往往会在停车倒车时发生小事故。

女司机们先别急着喷,人家BBC马上就能用另一个实验来解释为什么男司机更容易在高速行驶时出车祸了。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27)

虽然格蕾丝和一些男性在胎儿时期接受到的睾酮素水平差不多,但这并不代表她全方位地像男性。成年男性能分泌更高水平的睾酮素,这种激素甚至改变了他们的行为。

BBC安排了一场卡丁车比赛,男女都参与,并且会有排名和颁奖。工作人员会在比赛的不同时刻测量每个人的睾酮素水平。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28)

尽管所有人都表示出了想要胜利的欲望,也有紧张的情绪,但只有男性的睾酮素水平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女强人再渴望胜利也无法突破生理的限制。

睾酮素水平的上升会让人做出更冒险的决策,比如睾酮素水平最高的一位,原本名列前茅,却因为频频冒险高速过弯导致失误,最终胜利的反而是睾酮素水平稍低但更平稳的男性。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29)

反观女性这边,她们也非常好胜,技术也并不差,女强人一度逼近排名第五的男性,但每当要超车时,她总会犹豫以至于每每都放弃了进攻。

这就是为什么发生在高速行驶时的重大交通事故绝大多数是由男司机造成的生理原因。睾酮素让男性更加好胜更加激进,有时候的确是有利的,但很多时候也会带来更多的危险。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30)

当然啦,以上所有的实验结论也都是针对群体的结论,男性女性并不是按照模具生产出来的。

比如10位志愿者中,外表最有男子气概也自认为最冷酷的一个,在同情心测试中的得分甚至不比女性低。

还有在卡丁车比赛中翻车的钢铁直男,却是在完成给婴儿换尿布后唯一主动哄抱孩子的男性。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31)

BBC的这部纪录片我觉得非常值得一看,虽说在网上男女之间总是会互相吐槽,其实很少人会认真的思考两性之间客观存在的生理差异。

这样一部纪录片可以让很多人理解到异性的一些思维和行为,尤其是男性更希望以这种科学理性的方式去了解。两性之间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很多我们认为是异性特有的特质其实我们也有。

跨性别科普(BBC性别实验直男大战直女)(32)

最后祝各位男男女女开战时就别用“直X癌”扣帽子了,建议直接吐槽“你睾酮素水平爆炸!”,这样女性吐槽得爽,男性听了也同样开心,你说对不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