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1)

英若诚(1929-2003)出身书香门第,他有多种身份,比如他的祖父创办了〝辅仁大学〞和天津《大公报》,比如他的父亲和钱钟书并称英文最好的两个中国人,后去台湾是马英九、余光中的老师,比如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钱钟书是他的老师,比如他把话剧《茶馆》翻译成英文去国外演出,比如他还担任过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等等,但这一切的光环都不能掩盖英若诚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

英若诚除去根据话剧《茶馆》改编的电影外,他还在六、七部影视作品中担任角色

分别是《白求恩大夫》、《知音》、《末代皇帝》、《小活佛》、《马可波罗》、《围城》、《我爱我家》。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2)

1965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根据周而复同名小说改编的彩色故事片《白求恩大夫》。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3)

张骏祥(1910一1996)著名电影导演。毕业于清华外文系留校任教,后赴美国耶鲁大学学习戏剧,曾任上海电影局局长

导演张骏祥,不仅请来曾经与白求恩本人有过交往的吴印咸作为本片的摄影。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4)

这张白求恩大夫的照片就由吴印咸拍摄的

而且还邀请自己清华大学任教时,在外文系读书的学生英若诚担任童翻译这个角色。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5)

英若诚后来回忆自己清华大学时期读书影响最大的几个人中就有张骏祥,因为在图书馆的借阅卡上总能出现他的名字。甚至一些冷门的书籍也不放过。为此英若诚立志:只要张骏祥借过的书,自己也一定要看。机缘巧合的也是老师张骏祥成就了英若诚第一次走上银幕。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6)

198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由著名导演谢铁骊、陈怀恺联合指导彩色故事片《知音》,讲述护国将军蔡锷被困京城,风尘女子小凤仙掩护出逃,回滇讨袁的的故事。王心刚扮演蔡锷张瑜扮演小凤仙,而臭名昭著的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就由英若诚扮演。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7)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8)

英若诚用精湛的演技把这个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个政冶手段多端,道貌岸然,狠毒阴险封建老军阀,最终爬上皇帝宝座的袁世凯刻画的入目三分。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9)

1982年意大利中国合作拍的电视剧《马可 波罗》,描述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人们的狭隘与偏见,历尽艰辛来到中国,在元朝任职17年,和中国人民建立了深厚友谊的故事。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10)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11)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12)

英若诚扮演电视剧《马可波罗》中忽必烈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13)

1988年,影片《末代皇帝》获得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创音乐等九个奖项 。该片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从当上皇帝开始到最终成为一名普通公民的故事。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14)

英若诚在影片《末代皇帝》中扮演监狱长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15)

英若诚《末代皇帝》扮演溥仪的尊龙剧照

影片《末代皇帝》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亲自邀请时任中国文化部副部长,英语说的最好的中国演员英若诚担当片中主要角色。后来英若诚又与这位奥斯卡获奖得主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合作拍摄了《小活佛》。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16)

《末代皇帝》首咉式,黛安娜接见英若诚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17)

1990年由黄蜀芹导演根据作家钱钟书同名小说《围城》开拍。英若诚闻讯便向在剧组担任副导演和演员的儿子英达〝走后门〞,才得到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这个角色。英若诚在清华大学读书时,钱钟书就是他的英国文学课的老师。也算是他通过其作品对钱先生的致敬吧!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18)

英若诚在电视剧《围城》中扮演的高松年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19)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20)

英若诚在《我爱我家》里扮演胡学范

英若诚的电影(英若诚的银幕形象)(21)

英若诚与《我爱我家》的主演文兴宇合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