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生在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学生就有课堂)

有学生在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学生就有课堂)(1)

受疫情影响,大朗镇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在大朗中学,老师们坚持只要有学生就有课堂,用行动诠释教育守护。

受访者供图

“老师,下午生物课还上吗?班上只有我一个人了。”“上!”

这是近日发生在东莞大朗中学校园内的一段对话,受疫情影响大朗全镇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面对留校学子,老师们积极践行“只要有学生就有课堂”,以行动诠释疫情防控中的教育守护。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东莞教育系统迅速行动,部署全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一个人的课堂顺利开讲,线上教学保障停课不停学,党员教师化身志愿者冲锋在前……教育人齐心抗疫有温度,助力东莞打好打赢疫情防控硬仗。

●南方日报记者 黄婷 林群贤 陈启亮

一个人课堂、云端课堂顺利开讲

面对疫情的发生,东莞教育人快速反应。

2月25日晚,东莞紧急召开全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提醒广大师生非必要不离莞,并从应急指挥、师生健康监测、涉疫情况应对、学生心理关爱等八大举措入手,坚决防止疫情在校园传播。围绕教育系统疫情防控重点,各镇街(园区)、各学校积极行动开展工作。

受疫情影响,大朗镇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学生的课堂转向云端。而在大朗中学,该校仍然有1293名学生留校学习生活,虽然学校初中部基础年级留校学生不多,但老师们坚持只要有学生就有课堂,用行动诠释教育守护。

“已经离校的学生只能上网课,班上的学生只剩下一个,怎么上好这一节课?”线上教学第一天,当大朗中学教师苏佩仪正思考这个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时,小颖(化名)同学拿着课本站在办公室门口轻声问道:“老师,下午生物课还上吗?班上只有我一个人了。”

“上!有学生就有课堂。”带着这一信念,苏佩仪总结此前线上教学经验,多次修改备课,最后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保障停课不停学,线下课堂不耽误,各学校线上课程则不断推新,落实“双减”政策、坚持“五育”并举,保障教学质量。

2月28日,大朗镇黄草朗小学如期举行线上升旗仪式,隔着屏幕学校校长陈爱华还为全体学生主讲“爱向未来”校长思政课;大朗镇三星小学线上教学除文化学科外,还兼顾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学校整合拓展类课程资源,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借助疫情带来的教育契机,开展爱党爱国教育,厚植家国情怀。

不管是三尺讲台,还是四方的直播间,不管是一个人的教室,还是家中的一张书桌,面对突发的疫情,教学的形式可以多样,教育的温度不变、关爱不变。

党员教师主动担当支援一线核酸检测

为配合全市各镇街全员核酸检测、加强校园疫情防控,连日来,东莞各镇街、学校迅速行动、周密部署,高效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确保全体师生落实属地核酸检测要求。

校园内,身着红马甲、绿马甲的教师志愿者,守护学生身体健康;走出校门,他们继续以教育人的担当投身志愿行动。

“10个人一组,请大家提前扫描葵花码”“请大家排队间隔一米距离”“如果24小时内打过疫苗的请告诉我们”……

2月27日,桥头镇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全面开展,为支援一线工作,镇教育管理中心以及全镇41间学校、幼儿园积极动员党员干部、教师志愿者,迅速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投身抗疫一线。

此次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桥头镇共设36个固定检测点,按照“分场所、分群体、分时段”原则,对小区、企业、学校及其他市民等有序开展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现场,教师志愿者有序分工,有人担任引导员,维持现场秩序,有的担任登记员,及时完成信息录入,大家与医护人员相互配合,高效完成此次支援任务。

穿上志愿服,冲锋在一线,为配合松山湖核酸检测,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松山湖分中心迅速召齐了10名全职人员,分为两组进行支援,分派至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和万科里检测点,火速投身至全民核酸检测第一线。

此外,松山湖分中心在日前还分派了两名全职人员支援松山湖园区东职片区防疫指挥部与隔离区协助防控工作,他们在一线挥洒汗水,诠释教育担当。

“为教师及学生做核酸检测服务,保证他们安心教书、学习,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句‘辛苦了’就是最暖心的问候。共同抗疫,时刻准备着。”该中心党员教师李伟津如是表示。

■相关

东莞高品质家心教育名家论坛第二季开启

全市中学生同上“幸福心理课”

无论是从假期抽离重新投入学习周期,还是因突发疫情学习生活受影响,对学生们来说,身心状态都需要及时调整适应。新学期、新希望,2月28日,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市教育局教研室、东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东莞外国语学校,特别策划了一节“幸福心理课”,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积极健康成长。

全市中学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南方 平台集体在线上课。通过快乐热身、纸带挑战、小组讨论、“对话与选择”等环节,沉浸式引导学生正视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尝试解决方法,通过实际行动达成目标。

厚街中学一名心理老师表示,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现实情况,课堂活动也很有感染力。“这是很棒的一节心理课!”东华高级中学高二学生张文芯说,“幸福这个主题比较抽象,但课堂中简单的问题与游戏将主题阐释得完整明白且有趣,介绍的很多方法也非常实用,能够被我们轻松掌握并应用到学习生活中。”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多发和复杂的形势下,从细节关爱,以互动见长,致力解决学子困扰,“幸福心理课”也得到业内专家、一线教研员的点赞推介。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系主任陈俊用“三个特征”来点评该课程,一是关注现状、聚焦难点;二是尊重差异、激发超越;三是回归真实、解决问题。“课堂深度讨论的个案,能够在生活中间广泛应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个人成长带来的重大的意义和现实的价值。”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教研员、副研究员梁惠燕则从专业课程设计上进行点评,认为课程立意新颖、目标明确、方法恰当、效果良好。围绕“目标—阻碍—路径—改变”这条线索展开,从“我想要”到“我想做”到“我要做”,能激发学生建立起达到目标的意愿,启发学生建构通达目标的多元路径,鼓励学生尝试新路径来达成目标。

本次“幸福心理课”也是“赋能生命·快乐生活”——高品质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名家论坛第二季的首期。该系列首季推出即备受广大师生及家长好评,总点击量突破780万,传播范围覆盖全国十余个省市,成为东莞家心教育的品牌项目。

据了解,第二季将继续采用“4 2”家心教育双轨模式,至今年底共开展4期家庭教育名家论坛和2期心理课,结合教育生态中的热点、难点和痛点,话题更聚焦、更精准、更下沉,继续为广大师生家长提供科学的认知、系统的引导。

“东莞高品质家心教育论坛面向家庭、学校和社会传播新理念、传授新方法,在全市范围内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意义重大。”梁惠燕认为,系列主题活动将推动建立起包括行政机构、高校、专业机构、中小学、家庭等主体在内的研究共同体,在更大范围内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形成新机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