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味道最好的小吃(记忆中的老味道)

了解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的美食数不胜数,除了家喻户晓的北京烤鸭之外,不得不说的就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绝。老北京小吃十三绝,顾名思义就是十三种京味美食小吃。

老北京味道最好的小吃(记忆中的老味道)(1)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包括豆面糕、艾窝窝、糖卷果、姜丝排叉、糖耳朵、面茶、馓子麻花、蛤蟆吐蜜、焦圈、糖火烧、豌豆黄、炒肝、奶油炸糕等。

老北京味道最好的小吃(记忆中的老味道)(2)

秉承几百年北京宫廷和民间小吃的精华,不仅蕴涵老北京特有的文化底蕴,更是被京城乃至全国人民所眷爱。且听小编为你细细道来这“小吃十三绝”吧!

驴打滚

据说慈禧太后吃烦了宫里的食物,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于是御膳大厨左思右想,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一道新菜。新菜刚一做好,便有一个叫小驴儿的太监来到了御膳厨房,谁知这小驴儿一个不小心,把刚刚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

老北京味道最好的小吃(记忆中的老味道)(3)

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但此时再重新做又来不及,大厨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菜呈到慈禧太后的面前。想不到慈禧太后觉得这新玩意儿还不错,就问大厨是为何物?大厨想了想,都是小驴儿闯的祸,于是就跟慈禧太后说:“这叫‘驴打滚’。”

艾窝窝

传说,明时皇宫里的皇后和妃子天天吃山珍海味,感到有些腻了。有一天,一个回族厨师,从家里带了些经常食用的清真食品“艾窝窝”,正在厨房里吃的时候,被一位宫女看见了。她一尝很好吃,就给皇后带了点。

老北京味道最好的小吃(记忆中的老味道)(4)

皇后一尝,亦感到非常好吃,就当即让这位回族厨师为后宫的妃子们做“艾窝窝”吃。此后艾窝窝就由“皇宫”紫禁城传了出来,成为京城有名的一款清真风味小吃,并被美誉为“御艾窝窝”。

老北京味道最好的小吃(记忆中的老味道)(5)

《北京传统文化便览》也曾记载:艾窝窝为“北京一种清真风味小吃。色雪白,球状,质粘软,味甜香,因明代为帝后所喜食,故名‘御艾窝窝’,后传入民间,脱衍为‘艾窝窝’了。”

糖卷果

糖卷果源自回族,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清真食品。它主要用山药和大枣,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辅料制成,口感甜而不腻。因此,一直以来深受中外食者青睐,尤得女性食客的喜爱。

老北京味道最好的小吃(记忆中的老味道)(6)

豌豆黄

豌豆黄也称为豌豆黄儿,古时制作有宫廷与民间之分。清宫的豌豆黄,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成,因慈禧喜食而出名。而民间的糙豌豆黄儿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见于春季庙会上。

老北京味道最好的小吃(记忆中的老味道)(7)

糖耳朵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而得名。前人有诗曰:"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蜜麻花宜在秋、冬、春季食。因为夏季炎热,糖稀容易脱落,不易吃。

老北京味道最好的小吃(记忆中的老味道)(8)

糖火烧

相传远在明朝的崇祯年间,叫刘大顺的回民,从南京随粮船沿南北大运河来到了古镇通州,也就是今天北京城正东的通州。刘大顺见这通州镇水陆通达,商贾云集,是个落脚谋生的好去处,便在镇上开了个小店,取名叫“大顺斋”,专制作销售糖火烧。

老北京味道最好的小吃(记忆中的老味道)(9)

为保持传统特色,大顺斋的糖火烧在选料制作上是相当讲究的,多少年来,制作的师傅们坚持面要用纯净的标准粉,油要用通州的小磨香油,桂花一定要用天津产的甜桂花,再如必不可缺的红糖和芝麻酱,也是专购一地,绝不含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