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几经辗转的闭门造车)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有着上下五千年的脉络,不同于其他出现断层现象的文明古国,从古至今流传不少名言词句。

随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许多词语维持着本意,但也有一些词语逐渐偏离了本意。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几经辗转的闭门造车)(1)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在历史的演进中发生了两次变化,且每次含义的变化跨越都非常大的词语。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几经辗转的闭门造车)(2)

闭门造车,这个成语大家并不陌生,现在是用来形容自作主张不喜欢与人交流沟通,固步自封,脱离实际。

但是你知道吗?最初出现在典籍当中时,闭门造车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主人公记忆力强。

即《后汉书•应奉传》中:「年二十时,尝诣袁贺,适贺将出行,闭门造车。」记载应奉的记忆力很强,半面之识的人,几十年后见到还认得。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几经辗转的闭门造车)(3)

到了宋朝,「闭门造车」的意思发生第一次变化。

朱熹《中庸或问》卷三中原句是:「古语所谓,盖言其法之同。」此时「闭门造车」有了自己的形影不离的CP─出门合辙。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几经辗转的闭门造车)(4)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用来形容只要按照同样的规格,就算是关起门来造的车子,用起来也能合辙,比喻想法和做法一致。朱熹给予「闭门造车」褒扬的意思,并没有贬义。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几经辗转的闭门造车)(5)

可是到了现代,却被断章取义,导致含义完全相反,认为关起门来造车就造不出好东西,完全曲解了朱熹的意思,正因如此「闭门造车」含义发生了第二次变化。因此,位列后面的「出门合辙」,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几经辗转的闭门造车)(6)

参考文献:

《后汉书·应奉转》范晔著, 中华书局,2000版

《中庸全集》陈才俊著,海潮出版社,2009版

·END·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鱼蒙眬

主编:拾雨

排版:春来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几经辗转的闭门造车)(7)

关注我,一起挖掘更多文化宝藏!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几经辗转的闭门造车)(8)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几经辗转的闭门造车)(9)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几经辗转的闭门造车)(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