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大将唯一善终的人 他出身三国名门之后

诸葛亮是名传千古的三国人物,在三国时期他位居蜀汉丞相显赫一时。然而熟知三国历史的朋友想必知道诸葛亮并不是当时诸葛家族里唯一显贵的人,在《吴书》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初,瑾为大将军,而弟亮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马,督领将帅,族弟诞又显名於魏,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这句话的意思就当当初诸葛瑾在东吴担任大将军,他的两个儿子诸葛恪和诸葛融都在吴国掌管兵马,而他的弟弟诸葛亮则是蜀国的丞相,其族弟诸葛诞又在魏国地位显赫,可以说诸葛家族一门在魏蜀吴三国都是权贵。

蜀国大将唯一善终的人 他出身三国名门之后(1)

我们说除了诸葛亮以外,诸葛瑾应该说诸葛一族最为显赫的一人了。孙权生前对诸葛瑾礼遇有加并且还十分看重他的长子诸葛恪。在诸葛瑾去世之后其爵位由其次子诸葛融继承,这是因为在此之前诸葛恪凭借这军功已经被孙权封为了都乡侯,所以诸葛瑾的爵位便由次子诸葛融继承了。

“恪已自封侯,故弟融袭爵,摄兵业驻公安。”《三国志 卷五十二 吴书七 诸葛瑾传》

诸葛恪这个人性格上是由缺点但是客观的讲他还是个有能力的人,至少他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功劳换来的,而凭借家族血缘关系得到侯爵的诸葛融则实在是个不折不扣的废物。《吴书》记载:“融字叔长,生於宠贵,少而骄乐,学为章句,博而不精。”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诸葛融生在富贵之家,在他年少的时候就喜欢骄奢享乐,他知识面广但却都不精通。诸葛瑾死后孙权让诸葛融带兵驻守在荆州的公安郡。当时诸葛融领兵在外没有什么战事,他就聚集部众开派对。

诸葛融在公安郡是如何表现的呢?《吴书》记载:“疆外无事,秋冬则射猎讲武,春夏则延宾高会,休吏假卒,或不远千里而造焉。每会辄历问宾客,各言其能.......於是甘果继进,清酒徐行,融周流观览,终日不倦。” 这里说的大致意思就是诸葛融在秋冬的时候就会带着将士们讲武打猎,春夏的时候则大摆宴席宴请宾客,甚至有的人不远千里都来参加诸葛融办的派对,诸葛融带着这些人饮酒作乐终日不知疲倦。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一族的人大都以节俭著称,诸葛亮甚至在《诫子书》里说了句千古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来告诫自己的儿子为人不要骄奢。《三国志 卷五十二 吴书七 诸葛瑾传》记载的原文是:“融父兄质素,虽在军旅,身无采饰;而融锦罽文绣,独为奢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讲诸葛融的父亲及兄长都以质朴著称,他们即使在领兵在外穿戴都很平常,而诸葛融平时却穿戴华丽喜欢奢侈挥霍。

蜀国大将唯一善终的人 他出身三国名门之后(2)

诸葛融比父兄会享受生活,但却没有父兄有能力。孙权去世后诸葛恪掌管了吴国的军政,当时诸葛融被吴国朝廷授予了假节。后来诸葛恪伐魏大败失去了人心,吴国宗室孙峻联合吴国皇帝孙亮诛杀了诸葛恪,此时诸葛融还领兵在外镇守公安郡。诸葛恪死后孙峻立即派遣人去捉拿诸葛融,诸葛融听到风声之后立即乱了手脚,后来东吴朝廷的兵马来到将公安城围住,诸葛融竟然选择了最为懦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就是服毒自杀。诸葛融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不久也被杀,诸葛瑾在江东的这一脉几乎彻底断绝。(当初诸葛亮一直没有儿子于是便将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收养作为自己的儿子,这样才让诸葛瑾的后代不至于断绝。)

参考资料:《三国志 卷五十二 吴书七 诸葛瑾传》《三国志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吴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