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辉年报炒作(如何看待上市公司被举牌)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从被举牌的公司来看,大致有以下特征:大股东持股比例低、股权分散、业绩一般、重估价值大等。举牌方的意图不一,或看好公司投资价值,或谋求控股权,或为后续的资本运作准备,或为投机炒作。”

宋清辉年报炒作(如何看待上市公司被举牌)(1)

产业资本又出手“扫货” 这些公司被举牌了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燕青

近期市场疲弱,但部分产业资本却逆势抄底,举牌多家公司。

格力电器4日晚宣布二度举牌海立股份,持股比例达10%。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海立股份,最近一个月还有报喜鸟、山东金泰、博雅生物、漳州发展、西藏发展、三爱富等多家公司被举牌,其中不乏被大股东、董事长等自家人举牌。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产业资本举牌上市公司,显示其对公司股价和前景的看好,投资者可结合基本面综合分析。

▎格力电器二度举牌海立股份

格力电器5日晚公告,从2018年4月23日至7月4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连续增持海立股份4331.55万股。目前格力电器合计持有海立股份8663.12万股,占总股本的10%,构成二次举牌。格力电器表示,将在未来12个月内根据市场情况考虑是否进一步增持。

记者注意到,格力电器的首次举牌海立股份发生在2017年9月,当时格力电器表示,买入的目的是“旨在扩充其产业链结构和整合产业优质资源,借助上海国际化地位的人才、信息和创新优势,由此打造产业链更加齐全的国际化企业。”而此次举牌格力电器依然给出了同样的买入理由。

资料显示,格力电器和海立股份颇有业务往来。格力电器6月5日的公告显示,公司及子公司与海立股份进行采购或者销售压缩机、电机、铸件等事项,今年截至披露日已采购10.50亿元,预计全年的采购额度为50亿元,新增预计额度35亿元;同时,格力电器也向海立股份销售商品,今年已经销售8.01亿元,预计全年销售30亿元,新增销售额度20亿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大股东上海电气集团共持有20.22%股权,第二大股东杭州富生控股持股10.18%,而目前格力电器的持股量与第二大股东非常相近。

宋清辉年报炒作(如何看待上市公司被举牌)(2)

▎自家人增持触及举牌

值得一提的是,举牌方不乏大股东、董事长等上市公司自家人。

报喜鸟7月2日晚间公告,自2017年7月17日到2018年7月2日期间,第一大股东吴志泽之女吴婷婷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触及举牌线。

公告显示,6月1日至7月2日,吴婷婷增持报喜鸟1252.1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9%,增持均价为3.33元/股。至此,吴志泽、吴婷婷以及上海金纱合计持有报喜鸟股份2.5亿股,持股比例由14.81%增加至19.81%,权益变动达5%,构成举牌。

博雅生物6月29日公告称,截至29日,公司董事长廖昕晰已通过集合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27.24万股,占总股本的0.0629%。增持后,廖昕晰及其控制的企业共持有总股本的5%。此前,廖昕晰宣布自6月7日起6个月内拟增持1.5亿元。

漳州发展6月22日晚公告称,3月7日至6月21日,大股东漳龙集团增持公司157.67万股,占总股本的0.16%。加上2015年和2016年的两次增持,漳龙集团三次增持公司股份比例累计达到5%,触及举牌线。3月7日,公司曾宣布,大股东拟增持不低于总股本的1%不超过2%。

三爱富6月14日晚间公告称,姚世娴及其一致行动人于1月23日至6月13日集中竞价方式买入公司股份,持股比例超过5%。通过此前的收购协议可获知,举牌方为去年三爱富收购的奥威亚的原股东。

当时公告称,奥威亚全体股东在收到现金总对价的剩余50%后的18个月内,分别按照各自的持股比例,在二级市场择机购买三爱富的股票,但合计购买比例不得超过总股本的9%。

宋清辉年报炒作(如何看待上市公司被举牌)(3)

观点·解读

举牌影响几何?如何看待上市公司被举牌?对相关公司影响如何?

从举牌方的目的来看,大多表示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如报喜鸟股东吴婷婷等表示,此次增持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看好中国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的价值,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的可能。

从股价表现来看,部分公司在举牌消息出炉后走势较强。如被格力电器二度举牌的海立股份周四一度涨停,收盘仍逆势上涨逾5%。

对此,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近期虽然市场走势疲弱,但部分产业资本逆势抄底,甚至举牌。一般来说,产业资本比一般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理解更深刻,往往会在底部区域进行大举增持甚至举牌。当然,产业资本增持的金额、目的各不相同,如果增持金额较大、基本面较佳,这类公司可以重点关注。”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从被举牌的公司来看,大致有以下特征:大股东持股比例低、股权分散、业绩一般、重估价值大等。举牌方的意图不一,或看好公司投资价值,或谋求控股权,或为后续的资本运作准备,或为投机炒作。”

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则认为,“如果是同行业或上下游的公司举牌,有可能是为了产业整合及业务往来。从整体来看,对相关公司应该是好事。”原标题:产业资本又出手“扫货” 这些公司被举牌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