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夫妻自曝因为发烧(博士夫妻给森林做)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博士夫妻自曝因为发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博士夫妻自曝因为发烧(博士夫妻给森林做)

博士夫妻自曝因为发烧

新华社成都9月16日电(记者杨进)“黑匣子”测树径、手机上看森林蓄积、无人机量树高……近日,记者跟随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的高飞、李娜娜夫妻俩来到成都周边的森林监测样地,近距离了解他们如何给森林做一次“体检”。

高飞、李娜娜夫妻俩来到成都周边的森林监测样地对林子做了一次“体检”。新华社记者 杨进 摄

5.45厘米、6.24厘米、8.11厘米……不到五分钟,高飞就用手机上的App对一片拥有近百棵树木的监测样地完成了一次树径测量数据回收,对比以往数据,评估了森林的生长状况。“得知每棵树的树径后,再用无人机快速测算出树高,依据航测面积,就能估算出整片林子的森林蓄积量和碳储量了。”高飞指着手机里的数据和记者说道。

App上的数据是怎么得出的?记者在林间找到了答案。在监测样地里,每棵树木的腰间都挂着一个手机大小的黑盒,它可以实时对树径进行测量和回传,免去了人工定期测树径的工作。“这个小黑盒叫‘树径测量传感器’,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测量,它有着效率高、费用低、全域实时监测的特点。”李娜娜拿着手中的“小黑盒”介绍道,为了让仪器能够在野外长期使用,他们在材料、电池、信号、工序等方面做了大量改进工作,“目前在成都的14块监测样地中投入使用,测试结果都比较稳定,现在每周都能收到数据,并且五年才更换一次电池。”李娜娜说。

高飞通过手机上接受的数据,对树径测量传感器进行检查。新华社记者 杨进 摄。

夫妻俩相识于北京林业大学,来到四川工作后,分别在职攻读了博士学位,在十年的时间里,两人利用所学专业技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产品、研究新方法,优化林草监测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目前已是“林草圈”内小有名气的“85后”青年发明家。由他们共同攻关的项目和产品也获得多个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专利。

发明创造的灵感来自林间汗水。作为林草工作人员,高飞、李娜娜夫妻俩的足迹遍布省内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长期野外工作让他们深知调查工作的不易。高飞感叹道:“四川有着地形地质复杂、气候复杂多样等特点,林草工作人员长期在外不仅辛苦,还经常会遇到暴雨、山洪、低温、信号缺失,以及马蜂、野狼等野生动物攻击的情况,我想做的就是怎样把调查工作变得更简单、更安全,让大家从辛苦的野外工作中‘解放’出来。”

除了硬件产品的发明外,夫妻俩还总结整理多年的工作经验在“云端”下功夫,相继研发出“四川省公益林年度变更调查软件”“四川省林地变更调查系统”“四川省森林资源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四川省森林督查暨森林资源一张图更新系统”等22项软件系统,通过改进工作流程、优化算法设计,提升了四川省林草湿荒数据的更新效率和质量。

夫妻俩将当天采集的数据汇总,对比以往的森林数据图,观察森林变化。新华社记者 杨进 摄

“其中的四川省森林督查暨森林资源一张图更新系统,我们用了五年的时间对该系统不断优化和升级,2020年正式推广使用。”高飞介绍道,该系统使用后,原本每年三十多人三个月才能完成的森林资源一张图更新、汇总、审查和报送工作,现在只需十个人不到一个月就能完成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