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接收一些信息,同时我们还会忘掉一些东西,但我们很少去了解我们大脑为什么会这样处理?所以我们深入的探究一下大脑记忆是如何工作的?了解一下大脑记忆的构成和运作原理?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1)


我们先看记忆是什么。记忆和海马体有关,假如把大脑比作一个存储器“记”就相当于是存储信息“忆”就相当于是提取信息。但是心理学研究发现,记忆的过程不是这么简单,记忆除了存储和提取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叫做编码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2)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流程信息通过前额叶进来,前额叶掌管着工作记忆区,负责告诉海马体应该存储什么,应该忘记什么。有时候前额叶会忘记自己的任务,本来是该海马存储的,也就存储不进来了。这时候你需要集中精力把信息反复阅读几遍,才能强迫前额叶把海马需要的信息传递过去。大脑海马体负责对信息进行编码,将信息在大脑里留存下来,变为长期记忆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3)



这里的重点是前额叶掌管的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一种特殊的短时记忆,具有短时存储、实时刷新和容量有限的特点,是动物计划和组织行为、语言、思维和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的基础。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4)



这是学术上的一个界定,说一个大家一听就明白的案例。在福尔摩斯探案集《血字的研究》里,福尔摩斯对华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你要知道,我认为人的脑子本来像一间空空的小阁楼,应该有选择的把一些家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杂碎,一股脑的装进去。”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5)



如果你认为这间小阁楼的墙壁富有弹性,可以任意伸缩,那你就错了。请相信我的话,总有一天,当你增加新知识的时候,你就会把以前所熟悉的东西都忘了。所以最要紧的是不要让一些无用的知识把有用的知识挤出去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6)



福尔摩斯所说的这间空空的小阁楼,它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临时的工作平台,用来帮助我们处理什么是应该记的,这就是记忆的工作区


我们的大脑一天存储了太多的信息(午饭是来一碗红烧牛肉面,还是土豆干椒饭,晚上下班刷剧,还是看书?有点小纠结!还会想着孩子快上小学了,那个片区的学区房现在什么价位啊?)这些信息在脑子里面乱哄哄的,和当下要解决的问题一点也不相关。所以我们要把不相关的问题通通删除,把当下的问题放到临时的工作平台上集中处理。这个临时工作平台的运作就非常重要。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7)



心理学上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长期记忆,经过工作记忆处理过的信息,比如某个高难度动作,这个动作会记录到负责的长期记忆的海马体里面。长期记忆就类似于你将一本书藏在图书馆里面一个很深的角落,那进入到临时工作平台,也就是记忆工作区,就相当于把这本书从图书馆给它找出来,放到你的面前,你可以随时的翻动。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8)



工作记忆是一个临时的工作台,长期记忆是临时工作台背后的整个知识库。当你遇到具体问题时,从知识库调取出相关的知识,到这个临时工作平台上。所以如果你没有存储,没有积累起一个知识库的话,那么遇到紧急情况你也没有办法提取了。


我们了解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但是工作记忆这个临时工作台,也就是福尔摩斯的小阁楼,它到底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呢?心理学家巴德利和希奇提出,工作记忆模型由四个元件组成: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9)



第一个原件是语音循环,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婴幼儿时期,我们重复性教小孩叫爸爸妈妈,那这个语音就会进入小孩的大脑,语音循环可能对小孩记住词汇起着关键作用。我们成年人也一样,当你想一个概念时,这个概念的语音会先记住你的大脑。尤其是当你在找事物之间的联系时,你需要对一个语音反复的循环,防止这个语音衰减。对脑海中的信息不断的念念叨叨念念叨叨,然后通过语音循环的方式进行一个信息提取。


我们从小背古诗词,背课文,就是通过这种语音反复的循环对信息进行一个存储。只有我们把语音记住了,我们就能将一些抽象的含义附着在这个语音上面。比如我读到这样一句话,我希望人生像电影一样一句字幕就是多年以后,我们读完这句话我们就知道,这个人他肯定生活过得不如意,想让这个苦难的日子啊尽快结束。这就是我们从一句话当中提炼出来的一些抽象的含义。


语音循环对工作记忆的存储和提取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原件是什么是视觉空间写生板,它主要用于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比如特工在脑海里面经常会演绎任务失败,然后被追逐的画面,他如何边跑边转头射击,当场景真实发生的时候,他就可以在现场来呈现出这个动作。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10)



再比如马斯克的偶像特斯拉,这个天才科学家的视觉空间,写生板的能力是超级强。在特斯拉自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特斯拉说我在不依靠任何模型、图纸以及实验的情况下,就能把所有的细节完美的呈现在脑海中。所以特斯拉他的发明创造的这个效率是碾压其他科学家的。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11)



因为工作记忆它有很强的这个图像感,所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文字要有画面感。比如阿城在峡谷这篇文章里面有句话,“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比如王小波形容自我“永远滋滋响,翻腾不休,像火炭上的一滴糖”。这种很有画面感的文字会让读者一下子就能记住。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12)



说到画面感,我们看这个电视节目最强大脑里面的选手他们的记忆能力非常强。他们记忆时将陌生的事物和熟悉的画面建立一个连接,然后快速记忆


比如要记住十二星座,它对应的就是人体从头到脚的部位。那白羊座对应的就是头部。你要想象自己的头部长了两个犄角,那这个头部来和白羊座对应起来,那眼睛呢是金牛座想象自己的眼睛,像牛的眼睛一样大,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通过这些画面的联想来完成记忆,这些都是需要刻意练习的。


我们看小说听故事的时候,能有意识的在大脑里面通过一张张的图片来建立这些人物关系。那么你的理解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13)



第三个是运用注意力中枢系统来帮助你分配注意力。聚焦重点,这里涉及到工作记忆的容量问题。工作记忆就类似于我们电脑的内存,它的容量是有限的,同时打开的这个进程多了,它的运行速度就会变慢,甚至死机


在一九五六年的时候,科学家研究发现,我们人的工作记忆区间是七,意思是人们一次大概能记住七个信息。那其他的认知科学家就认为这个数字被高估了。后来证实了在对信息分组或者是组合的时候,我们普通成年人可以在工作记忆中保留三到四个信息块。这种工作记忆能力它几乎是恒定的,不会发生变化,适用于各种这种测试环境都不会发生变化。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14)



那当我们在面对海量的信息时候,工作记忆容量它就决定了我们只能聚焦在重点信息上,否则我们就会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所以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必须心系一处去完成它。这个背后是有很深的这个心理学依据的。


最后一个元件是情节缓冲区,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给事物之间设置一些情节,通过一些词语给它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因为意义它是记忆的粘合剂,帮助你把工作记忆里面的内容传递给长期记忆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15)


但是内容怎么能够长期的保持在大脑里面呢?其实靠的就是这些新奇的故事,图像的画面感,抽象的意义标签以及词语本身的魅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老当益壮,宁一百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样的词语多少年了,都会被人们反复地被提起。这样的词语,它非常的有魔力,它有一种抽象的意义。在生命的某个时刻就会被经常唤起。


这方面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就是我们在理解外部世界的时候,是按照某种意义系统对这个世界进行梳理的,否则你就不太容易让这件事情被你长期的记住。

大脑如何记忆与思考(大脑是如何记忆的)(16)



小结


记忆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流程。工作记忆区就像是一个临时的工作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掌管工作记忆的前额页进行处理,然后有选择地使之进入到海马体变成长期记忆。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四个元件:语音循环、视觉空间写生版、注意力中枢系统和情节缓冲区来处理信息,把它变成长期记忆。


当你对大脑的工作原理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用好大脑。
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写下你对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的思考。感谢你的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