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文明条例(岳阳这里的做法)

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风俗,“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据记载,我国始祖祭奠可追溯到轩辕黄帝,至今绵绵不断。

“死有所葬、入土为安”,在平江农村,人们往往通过对逝者 “厚葬”的方式,来表达对死者的惦念惋惜孝顺之情,风光大葬让死者安息。

然而,平江县为典型的山区,山林面积广耕地少,一直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土葬已占用大量土地和山林空间。“死人与活人争地”“抬头见坟”现象日渐凸显,逐渐形成资源浪费,制约发展、破坏环境的主要矛盾,殡葬改革势在必行。

岳阳市文明条例(岳阳这里的做法)(1)

为此,平江县安定镇党委政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坚定不移地推动殡葬改革,树立殡葬改革新风,逐步完善殡葬服务体系,把深化殡葬改革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当地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推动改革 惠民生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沐浴着三月的春风走进坐落在汨罗江畔的中县村,这里民风淳朴,地势平坦开阔,花香四溢,处处是景……

走近永安亭(骨灰祠)映入眼帘的是文化长廊,墙上刻有简介、殡葬改革的意义、厚养薄葬、移风易俗、文明节俭等文化宣传,村民随时随刻都能感受到殡葬改革思想文化的熏陶。

永安亭占地为2.2亩,总建筑面积仅302.64平方米,可保存骨灰2000盒。亭内的孝道文化四处可见,一排排金色箱子队列排开,庄严神圣,提供多种寄存方式,每个箱子上都可以标注名字和相片,以便寄存者辨识。

“永安亭修得好,既节约耕地,又树立新风,彻底解决该村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今年61岁的老党员钟爹谈及永安亭的建设激动不已,自永安亭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以往出门见坟、人坟共存的场景不见了,风景美了,心情好了,精神气更好了。

中县村是平江县为数不多的无山村,耕地多种植业发达,农田总面积达1890余亩。但由于土葬率越来越高,散埋乱葬现象严重,有的墓地建在了耕地上,“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凸现,造成用地资源紧张,成为该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切实解决坟墓乱葬、侵占耕地行为,安定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行成镇村联动,共同推动永安亭公益性项目建设,2019年启动选址,2020年10月份动工,2021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我们家爷爷、奶奶、外公的三座墓地是葬在外面耕地上的,经过大家庭商议之后,决定将其迁往永安亭。”一位50多岁的长者告诉记者,以前长辈们的墓地占用的自家的耕地6分多,迁走后,耕地又可以种上庄稼造福后人。

据统计,如果用传统的土葬方式,以2000座坟墓计算需要占地约210亩,永安亭用骨灰集中寄存方式,可节约耕地207.8亩,节约的200多亩耕地,年产粮食保守评估为25万斤,可多养活500余人。

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改革,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安定镇党委政府坚持把殡葬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大力倡导节地生态安葬,坚决治理散埋乱葬,把推动乡风文明,坚持破除殡葬领域中的陈规陋习作为推动移风易俗的重点内容,让文明、生态、节俭、绿色的殡葬理念深入民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的精神动力。

安定镇党委书记王掌义介绍,“永安亭的建设,主要是倡导移风易俗和文明新风,它既节约了土地,也为乡村振兴发展在土地资源上提供重要支撑,并获得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安定镇将继续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殡葬改革,让改革进行到底”。

移风易俗 树新风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扫墓祭祖、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重要时节。

岳阳市文明条例(岳阳这里的做法)(2)

以往,很多人习惯用焚烧纸钱冥币的祭祀方式。如今,文明祭祀逐渐成为中县村村民清明节的“主旋律”,更多的人选择用鲜花祭奠先人。

年逾七旬的老党员李永军 (化名)说,“我死后,丧事从简,杜绝排场,坚决实行不占地,不扰民,不动客。”他倡导从自身做起破除丧事陋习,树立葬礼文明新风,在写给兄弟姐妹和孩子们信中说,预留的坟亢不要了,死后要家属将他安放在永安亭。

“以前受殡葬旧俗“入土为安”的影响,村民思想观念老旧,很多人对永安亭建设的不理解,议论声不断,到后来镇村组织上门入户宣传,建成投入使用,村民的思想观念逐渐改变,不由的纷纷拍手叫好。”中县村村支书仇昆明介绍,以往农村办丧事都是大操大办,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而且由此引发很多盲目攀比的事情发生,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很多承受不起,现在村民将逝者火化后,放入永安亭可直接节约丧事开支20000元以上,且只需缴纳每具/年20元的公益管理费用即可,真正从根本上缓解了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死不起”“葬不起”和因丧致贫、因丧返贫问题的发生。

据了解,永安亭的建成是目前平江县农村由村镇投资的第一个用骨灰寄存的方式试点,是安定镇殡葬改革的重大举措、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陈规陋习。随着殡葬改革的不断推进,该镇“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之风已深入人心,文明殡葬的理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民众所认同,厚养薄葬习俗蔚然成风。

乡村振兴 谋幸福

柏油路通了,乡村发展也有了方向,村民喜上眉梢。长期住在村里的袁爹看着村子里日益的新变化高兴极了。他不时地竖起大拇指说,“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更有盼头了”。

岳阳市文明条例(岳阳这里的做法)(3)

“在家门口可以就业,这样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在永和食品厂上班的袁爹媳妇杨艳(化名)说,以往工作她都要去外地外省,长年不着家,小孩老人顾不上,尽不到孝道,现在家门口就有工厂,自己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工作家庭两不误。

殡葬改革为发展“腾地”,有效解决了“死人与活人争地”“抬头见坟”现象,为产业发展腾出用地空间,不断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这些耕地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后,有效盘活广袤乡村土地资源,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殡葬改革前,中县村墓地乱葬现象严重,经常要为发展用地而发愁,如今全部集中保管到永安亭,该村发展用地有了较明显的改善。仇昆明告诉记者,目前,村内有农业合作社6家、企业3家,旅游景点一处,给村内100余名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人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总经济效益近300百万元,村级经济总值也有较明显的提升。

漫步在中县村,这里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总投资6.8亿元的猎玩体育小镇项目在这落户,小镇总规划分两期六年完成,预计今年完成一期建设,2026年完成全部建设并投入正式使用。

该项目集度假休假、极限运动拓展等一体的大型旅游综合目的地,分别设有国防教育及军事拓展区、药田花海区、儿童乐园区、猎玩运动体验区、滨江休闲体验区、农耕体验区、体育赛事区,该景点将打造为湘鄂赣周边游的网红打卡地,目前景点正在试营业中,正式营业将大幅带动村民就业创业。正紧锣密鼓地建设中的还有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攀岩比赛场馆,9月份将在这里开赛……

解决了用地问题,产业就会有长足发展,中县村独特的地理位置,汨罗江自东向西环绕,盘江而卧,优越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作为村里的带头人,仇昆明对未来充满信心地说,下一步将通过镇政府牵头引进更多的旅游产业项目,不断盘活该村经济,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择业就业兴业。

文图/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