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必读 媒体人必备的10本经典书籍

点击关注

媒体人必读 媒体人必备的10本经典书籍(1)

关注我哟

点击新闻与写作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媒体人必读 媒体人必备的10本经典书籍(2)

有传媒的地方,就有《新闻与写作》!

本文已获得腾讯传媒全媒派授权

编者按

你为什么选择传媒业?

或许是“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新闻理想,又或许是在信息化世界中对于消除不确定性的渴求。无论哪一种缘由,都面临着当下媒体环境的巨变。

纸媒的黄金时代已然逝去,新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新闻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变革,报道领域的垂直细分渐成趋势,高高在上的话语体系成为过去,呈现方式也不再只是单一的图文形式……

想要在新时代的传媒业如鱼得水,有太多的变化需要应对。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的不变需要坚守,诸如抵达新闻第一现场的踏实、探寻真相的热忱、揭露社会问题的勇气。

业界风云变幻,媒体人如何在风暴中心迎接变化,定位角色?本期小编为你精选10本媒体人经验书籍,汲取过去的经验,洞见未来的趋势。

《寻找白岩松》

讲述新闻人自己的故事

媒体人必读 媒体人必备的10本经典书籍(3)

“一种无形的力量仿佛有生命一般继续生长,自由而有活力,跨越着回忆的羁绊急速向前。我们必须因此知道,一切都没有结束。”

这是白岩松对本书作者刘楠的寄语。刘楠与白岩松曾在央视共事十年,跨越回忆的羁绊,刘楠写下了这本记录白岩松与央视评论部的书。

在中国新闻界,“白岩松”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符号。作为一个难得的身份多元的新闻人,一个在记者型主持人、直播评论、新闻语态改变等实践上难以复刻的开拓者,他常常被征用与消费。

多年来,媒体为人们构建了一个不真实的完美白岩松。

而刘楠以熟人的视角切入,对白岩松职业成长历程的追根溯源、对其“东西联大”新闻教育进行一手观察,正视“肃宁枪击案”报道中的争议,全面梳理白岩松新闻业务和演讲口才的“武功秘籍”,还原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白岩松

寻找白岩松,也是在寻找自己,看看优秀新闻人的基因密码,校准心中的新闻理想。

《有一种基因叫理想》

黄金时代的央视评论部图鉴

媒体人必读 媒体人必备的10本经典书籍(4)

《东方时空》、《焦点访谈》、《面对面》等在中国新闻界颇有分量的名字都孕育于央视评论部。这一处于南院食堂的阵地集结了一批充满热忱的新闻人,不断吞吐新栏目,被称为“电视延安”。

作者刘楠2004年进入央视评论部实习,此后在评论部走过长达10年的职业生涯。在本书中,她以“南院人”的视角独家记录央视评论部的人物故事,从白岩松、柴静、张泉灵等优秀新闻人的真实工作状态展开,细致入微到评论部司机、保安这样的记忆碎片,为公众解读“电视延安阵地”生生不息的缘由。

书本详实的记录构成了黄金时代的央视评论部图鉴,也传达了“南院人”代代相传的理想基因。

《中国寻路者》

记录时代变迁下的个人探索

媒体人必读 媒体人必备的10本经典书籍(5)

“我们身处巨变的年代,每一天都是历史,每一个维度、每一刻都值得被以客观真实专业的方式记录。记录不平凡的历史细节,留给后人理解他们未曾亲历的时代。”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70周年。

这70年,中国从盘根错节的旧体制中艰难突围,其间究竟发生过什么?改革开放究竟是由哪些人、哪些事促成?碰到过哪些挑战、采取过哪些应对措施?如何掌控好改革突围的界限?具体到各个领域如何求变?都值得被记录。

这本《中国寻路者》便尝试借助采写的人物之口,以客观真实的方式记录这段历史的细节。

本书的作者高渊是解放日报的特聘首席记者,借助这一身份,他采访到了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中国新闻史界泰斗方汉奇、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前主席张月姣、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主席王赓武等改革历程中有一定分量的人物。并以自身温润朴实的采访风格,“保真”式的写作手法呈现充实的人物故事。

除了感受激荡历史中个体的火热灵魂,《中国寻路者》在新闻业务方面也能带来不少启发。

《记者圈》

中国记者的典型画像

媒体人必读 媒体人必备的10本经典书籍(6)

记者圈是个什么圈?

在媒体内行看来,这是一个结构极为复杂的圈层。从职务,到报道领域甚至是所处区域,不同的记者面临着不同的境遇。在媒体环境的巨变之中,浮沉于体制内外。

资深媒体人肖经栋的《记者圈》一书以自己10年来的行业积累披露了中国记者群体生态圈。写作过程中,肖经栋深度访谈了60余位传媒业资深人士,涵括了选择转型的记者、省城到地市不同区域的记者、外媒的中国记者等方向的典型样本。从组织架构到个体生存,剥离记者“无冕之王”的滤镜,呈现真实的记者生存图景。

可以说,这是一本广泛抽样的新闻社会学,跳脱出普通人印象中知名记者的样貌,描绘中国记者常规的成长、发展与转型路径。

《大地孤独闪光》

特稿写作的经典范本

媒体人必读 媒体人必备的10本经典书籍(7)

“这些报道贴合中国的现实。他们是我们乘飞机经过这个时代时,通过舷窗看到的大地的孤独闪光。”

本书为著名媒体人李海鹏的特稿作品精选合集,其中收纳了《举重冠军之死》、《无情戒毒术》、《灾后北川残酷一面》等不曾过时的经典特稿作品。作品之外,李海鹏还在书中记录了创作的初衷、采访写作的技巧与心境。在题材的选择、角度的挖掘、逻辑的流畅性、语言的控制等方面给予读者启发。

新闻强调时效性,本身是易碎品,但经典作品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感和更为深厚的历史感,可以产生“对抗时间”的力量。《大地孤独闪光》中的不少作品达到了这一标准。

《真相再报告-与18位中国知名记者对话》

真实的业界前沿报告

媒体人必读 媒体人必备的10本经典书籍(8)

本书采访了18位曾经活跃于不同战线、分布在不同媒体的一线新闻记者,其中包括了孙志刚案报道者陈峰、原《冰点》周刊记者刘万永、原新周刊主笔胡赳赳等。他们都写出了不少具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但他们作为事件记录者的个人想法与境遇很多时候被人们忽略。

《真相再报道》揭露报道背后的艰辛,包括记者如何感触与体制冲撞的限度,如何在扑朔迷离的事件报道中寻求自我认同。

阅读他们的从业经历,体会他们的辗转与选择,也是在积淀自身对于传媒业的认知。

《故事技巧》

如何把新闻写得好看?

媒体人必读 媒体人必备的10本经典书籍(9)

当信息获取变得容易,把新闻写得好看就变得重要。

本书作者杰克·哈特曾任《俄勒冈报》主编,他以自己30多年的实战经验以及身边朋友在写作时遇到的各种问题而导致失败、成功的经历,给读者展示了在写作“叙事性非虚构”文章时,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其中涵括了故事主题、叙事节奏、切入视角、人物塑造、场景选择、叙事技巧、道德准则等各种细节。

目前国内的“非虚构写作”愈发兴盛。但如何讲好故事?如何把握界限?《故事技巧》可以给出一些参考。

《光与热》

新闻工作的基本法则

媒体人必读 媒体人必备的10本经典书籍(10)

如何制作好新闻,甚至是伟大新闻?

《光与热》一书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书本记录了华莱士及其他CBS著名记者的亲身经历,包括对克林顿、叶利钦、普京、阿拉法特等一众名人的采访故事。从选题、采访、写作等新闻生产流程的各个细节出发,探讨揭示真相并富有激情的新闻是如何产生的。

除此之外,该书还解读了新闻报道中的伦理困境、记者需要具备的法律基石、互联网时代新闻全新的运作规律以及新闻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光与热》的作者之一是美国新闻界传奇记者、主持人迈克·华莱士,数十年的职业生涯当中,他都保留着辛辣、强硬的主持风格。因此,《光与热》一书以可读性更高的方式呈现了新闻制作的满满干货。

《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

众生喧哗下的新闻消费指南

媒体人必读 媒体人必备的10本经典书籍(11)

在网络时代,面对脱口秀评论者和自媒体的众声喧哗,网站无休止的链接和添加,“真实的新闻”是否已经死亡?

或许真相依旧存在,但旧的媒体秩序已被推翻,新的权威权威正在被创造。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我们追寻真相的路径也需要改变。

本书作者之一比尔•科瓦奇曾担任《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哈佛大学尼曼基金协会项目负责人,书中他以自己50年的从业经验探讨后真相时代的信息文化在发生何种改变,提出“怀疑性认知方式”的六部法,帮助媒体人及普通公民辨清真相。

信息过载的时代,一本帮助媒体人核实真相以应对公众需求的新闻消费指南显得尤为重要。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解读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角色

媒体人必读 媒体人必备的10本经典书籍(12)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同样为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所作,旨在明确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以及职业标准。

媒体人心中大抵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新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详尽的文献搜索、抽样调查、访谈和公共论坛研讨,作者汇集了众多资深媒体人的经历,归纳出新闻界公认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十个职业标准:

  • 新闻工作首先必须做到对真相负责;

  • 新闻工作首先必须忠于公民;

  • 新闻工作的本质是用核实加以约束;

  • 新闻从业人员必须独立于被报道对象;

  • 新闻必须成为权力的独立监督者;

  • 新闻必须成为公众批评和妥协的论坛;

  • 新闻必须努力使重要的信息有趣并且和公众息息相关;

  • 新闻必须做到全面均衡;

  • 新闻从业人员有义务根据个人良心行事;

  • 公民对新闻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介质千变万化,这份核心的职业准则不会变。

收下这份媒体人经验书单,明了选择传媒业的原因,积淀经验,迎接挑战。

媒体人必读 媒体人必备的10本经典书籍(13)

欢迎加入新闻与写作大家庭。

当你看到我所能看到的世界,你将重新认识整个世界。

1.如想看到纸质精彩内容,请致电:010-85201321

2.微课或微信支付相关问题,请致电:010-85201333

3.如想投稿,请e-mail至xwyxztg@126.com

4.商务与广告合作,请致电:010-85201320或给我们留言

5.其他问题添加小助手xwyxzxz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