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怒而诸侯惧一笑而天下兴(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出自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形容的是春秋时著名的纵横家张仪,后来这句话形容的就是纵横家们。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纵横家们的影响力,一生气天下的诸侯都害怕,安定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纵横家是谋圣鬼谷子创立的学术流派。战国时期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十家”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一语不是一个学派的名称,而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著名的纵横家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甘茂.司马错.范睢.虞卿.公孙衍等人。

一怒而诸侯惧一笑而天下兴(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1)

纵横家是最早的外交政治家,他们最大的能力是分析国情然后游说诸侯以达到自己的需求,几乎所有的纵横家都是平寒子弟出生。因为贫苦出生的环境刺激了他们对权利欲望的向往,他们非常刻苦学习谋略之术,一为谋生计,二为谋名利,三为谋天下。所以大多纵横家都是为自己所谋,就有了朝秦暮楚来形容纵横家的职业操守。纵横家是天下分裂的产物,也是天下继续分裂的因素,如果要改变这一情形,就必须破平衡,而他们的存在就是分裂时的平衡点,想合并天下就必须解决纵横家们的存在。所以在秦国兼并六国之前,专门暗中派人携重金并让刺客随行,说服各国纵横家,让他们不出谋划策,说服不了的直接杀掉,此以见得纵横家对天下的威胁。

一怒而诸侯惧一笑而天下兴(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

纵横家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国七雄确立的初期,各国虽都纷纷称王,但立国尚未稳固,大都忙于巩固内政,而无力外战,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规模还不太大。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众弱联合以攻伐一强的合纵运动为主。第二阶段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大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日愈激烈,国际政治形势变化迅速而频繁,纵横家的作用更加重要,影响也更为巨大。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形成了东西方各以齐秦为核心的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合纵连横的盟主在齐秦的之间变换,双方都企图通过合纵连横运动有效地遏制对方的兼并战争,阻止对方的过分强大。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合纵连横运动适应着各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及经济形势迅速而复杂的变化,而达到了高潮。这个高潮在整个纵横家发展历史中,是第一个高潮。二是纵横家的行为模式基本形成,而其思想与文化的内容也发展成熟,终于确立起独具特色的纵横家思想及学术流派。第三阶段战国时期以统一中国为目的的兼并战争已经接近尾声,秦国由于成功地实行了纵横家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为特点的新的连横政策,经过长期的政治和外交攻势,发展成为最大的强国。秦国的统一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纵横家长期努力的结果。这个阶段纵横家发展的特点是以秦国纵横家的连横运动为主。

一怒而诸侯惧一笑而天下兴(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3)

关于纵横家的思想在《韩非子》中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但纵横家自己的著作中并没有对“纵横”这一概念的系统解释。在《鬼谷子》中“纵横”概念只出现了三处,在《鬼谷子·捭阖第一》中说:“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第二处在《鬼谷子·飞箝第五》中:“可箝而纵,可箝而横。”,第三处在《鬼谷子·忤合第六》中:“乃可以纵,乃可以横。”对于“纵横”的解释主要还是根据《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行人之官”,主要从国际关系、国家强弱与方位等等有关方面来解释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