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的砂坑沁特征(古玉朱砂沁的形成)

古玉的砂坑沁特征(古玉朱砂沁的形成)(1)

我们应该认识到红沁的形成一般与氧化铁有关。这种现象和酸性土壤和生存空间环境有密切关系,而沁的深浅反映是氧化金属分子的含量多寡,沁色的形成或变化,由浅橘色至褐色,甚至是黑色的形成和土壤条件,坑口内部的其他物质,材料本身的质量以及出土后的人为因素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许多朋友比较重视古玉表面遗留的朱砂痕迹,我们对这种堆砌状的颗粒状朱砂的鉴别,我们首先要知道和了解的是什么是老朱砂,还必须知道和了解一些朱砂的采集加工种类等基本知识(情况附录)。但是我们还应该不可忽视地充分认识到另一种现象即涂抹或受到周边材料影响形成的朱砂表象在古玉器上的形成特征。当天灾人祸造成了墓室坍塌、棺椁受损后,其殓葬的玉器一般都会不同程度地损受伤,在这种环境中的玉器会因材质质量有别以及所处位置的各异和入葬前后材料应力变化等情况,以及各不相同的墓葬遗址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温度、土壤植被、水利环境等等因素,发生各相同的沁变或质变,于是便有了“古玉无常”之说。而这种受到周边物质影响形成的“朱砂沁”是否会形成红沁呢?是否仅仅停留在器物的表面呢?是否和朱砂本身的颗粒细度有关呢?我感到值得探讨。但认为如果其沁入必定与玉质结构有对应关系,这一点不容置疑。

古玉的砂坑沁特征(古玉朱砂沁的形成)(2)

战国中期玉透雕双夔龙纹佩河南信阳县长台关一号墓出土

玉器在墓葬遗址中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理应在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发生一定的变化,或硬度渐软,或被碱馊酸蚀,再结合本身的不同条件发生一些浸变等现象。一般情况下,用和田玉、昆仑玉、河磨玉、玛瑙、水晶、翡翠等硬度较高材质制作的玉器,则相对不容易被浸蚀;而用蛇纹玉、绿松石、汉白玉、石英石、白云石、水含石及其他地方软玉等硬度较低材质制作的玉器,则相对受浸蚀较重。这也说明了当玉器受损绺裂、材质疏松、环境恶劣时更易受到碱馊酸蚀,形成各种沁色,这是符合逻辑常理的。我注意到当朱砂被铺撒在墓葬遗址坑口内所发生的朱砂本身物质分解现象,其形成的水银和朱砂硫化物会致使水银的流失、沉淀或蒸发,而朱砂硫化物则会相融于土壤中或玉器等器物表面之上。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山西洪洞凝堡西周墓地出土的鸮形玉佩,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春秋晚期赵卿墓出土的玉环等一些器物上有所体会。但若还有部分未流失蒸发掉的水银时, 那些玉器就会被朱砂与水银等物共同沁蚀、形成朱砂红黑色共存的现象,如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春秋晚期赵卿墓出土的玉环。如若水银未流失蒸发掉时,那些玉器就会被水银朱砂共同沁蚀、形成水银沁,如湖北省当阳市前春春秋3号墓出土的虎形玉佩。如若水银流动自聚一处且未蒸发掉时,那些玉器就会被水银沁蚀、形成水银黑沁,也就是俗称的黑中发褐的“黑漆古”,如黑龙江省绥滨县中兴金代墓出土的鱼形佩,似用黑漆涂成,表面一层漆光闪亮。而那些用硬度较高材质制作且完整无损的玉器,则相对而言不容易被浸蚀或不太受沁蚀,故亦少有上述朱砂之沁色。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了我们,材质优良的玉材我们必须谨慎来仔细确认其沁色存在的理由。

古玉朱砂沁是否存在,自宋以来至今的玉器做旧仿古,就已经明确告诉了我们这是不争的事实。玉器做旧仿朱砂沁,其实就是将玉器置于高温高压状态下,再使用不同的手段将朱砂涂、砌、染与玉器之上,尽力促使其深入机理。

而朱砂既然作为颜料的一种可以相溶于水,只要其具备比沁门更细微的颗粒就可以沁入玉器疏松或绺裂处的机理。但它不可能形成颗粒状的自然晕散,只会在发生分解之后的沁蚀,形成其他色泽的沁色。这在徐秦基所中撰《玉谱类编》中:物“黑者为水银沁。古者殓用玉,物以水银在尸腹内,遇玉即凝,故用玉塞之华博。水银随地皆生,故非葬玉而亦有水银沁博物。”和刘大同《古玉辩》物华中:“殉葬之水银,博华有大坑、小坑之别。大坑水银所沁者物中,即成黑漆古矣。”早有记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