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汇报会流程(课题结题工作汇报)

我校于2018年4月申报了集体课题《边远山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的成因及纠正研究》,于2018年 6月立项为桂林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C类课题(课题立项编号为:2018C-52)。之后在课题负责人的带领下于当年11月进行了课题开题,课题研究活动正式开始实施。本课题组课题负责人一名,课题组成员15名,课题组成员分别有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科研主任等在内的行政领导,也有学校各科的骨干教师,他们在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中在一线不断探索,保证了课题的正常运转。课题启动3年,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潜心研究和试验,不断探讨和实践,本课题的研究完成了预定研究目标,找到了边远山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形成的成因,也获得了纠正留守儿童身上这种惰性学习习惯的一些策略,适合在边远山村寄宿制学校中推广。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课题结题汇报会流程(课题结题工作汇报)(1)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边远山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调查问卷和谈话等具体案例的分析统计,掌握留守儿童有哪些不良学习习惯,分析并找到成因。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留守学生的惰性学习习惯,通过持之以恒,严格训练,导之以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调查留守学生的现状,“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的表现;

2.分析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差的原因,找到纠正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的对策,及解决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教育问题的具体做法。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一)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调查分析,得出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的成因为了调查我校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的成因,2018年秋季学期我们课题组分工合作,第一组老师对全校留守儿童发放调查问卷;第二组教师对全校留守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谈话并进行记录;第三组则安排担任班主任的课题组成员韦兴余和阳学香两位老师在本班中选一位惰性学习习惯比较明显的留守儿童进行为期三年的个案跟踪。

2.课题组头脑风暴式研讨,初步制定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纠正方案2019年春课题组组织全体课题成员对我校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的成因进行阶段工作汇报,接着负责人组织课题成员以集中-分组-再集中和画思维导图分析的方式对我校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如何进行纠正的策略进行了头脑风暴式的探讨,初步制定了纠正学校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的活动方案和策略。

3.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提高课题科研能力课题组龙艳洁、银艾媛等7名老师参加了2018至2020年的课题研究专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家庭教育培训等讲座,让我们从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掌握留守儿童心理特征,如何增加留守儿童家庭幸福感等方面学到了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可行的方法,拓展了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思路。

4.动员留守儿童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完善惰性学习习惯纠正策略按照课题组初步制定的活动方案和策略开展各种面向留守学生的生活关爱、心理疏导、学习帮扶、鼓励参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端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树立了学习目标,增长了学习自信心。

5.提炼研究经验,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研究论文课题组成员结合课题研究的活动进程感悟和个人所在班级留守学生的前后变化分别从不同角度撰写关于纠正边远山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的相关论文并参评区市级的论文比赛。

(二) 纠正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的具体做法

1.多举措关心爱护学校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学校在乡人民政府的牵线搭桥下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到我校对留守学生进行捐资助学活动;课题组老师从生活上关心他们,教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在学校的支持下成立了留守学生“爱心理发屋”,银艾媛、苏方清等老师长期为留守学生免费理发。对留守学生中的特殊儿童,我们课题组成员每个月进行送教上门服务。种种举措让留守学生感受到了社会人士、乡人民政府、学校和老师对他们满满的关怀和爱,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

2.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助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邀请学校心理科张小林老师对全校的留守学生上心理健康课,银艾媛老师给高年级留守女生上生理卫生课。同时对症下药进行个别心理疏导,扫除了留守学生心理对家庭、社会、生活和学习的负面情绪,使他们对生活、学习充满期待。

3.动员参加学校各种文体活动,增强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为了调动留守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激发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成就感从而增加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和学习的自信心,为纠正他们的惰性学习习惯打基础,课题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联合学校德育处和少队部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4.加大力度培优辅差,优化习惯提高成绩利用课堂时间对班里的留守儿童相机辅导,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家校合作共同引导。通过课题组教师下大力度对学校各年级留守儿童学生进行培优辅差的帮扶,留守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有了改变,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课题结题汇报会流程(课题结题工作汇报)(2)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和成效 (一)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了边远山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表现在:1.先天因素;2.家庭原因造成;3.缺乏学习兴趣;4.家长对子女的影响;5.与教师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方法有关。

(二)得出了一套适合在马堤民族小学推广的边远山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的纠正策略。总而概括为:1.通过各种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2.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助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3. 组织和动员留守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知识和体艺类活动;4. 加大力度培优辅差,优化习惯提高成绩。

(三)形成了课题研究的各种原始材料文集形成了马堤民族小学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成因调查问卷和谈心记录原始材料集;2018年至2021年的留守儿童花名册;对阳诚俊和阳龙城这两名留守儿童三年的个案跟踪记录;开展课题相关活动的报道文集;开展课题研究过程活动的图片集;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学校活动的活动方案集;课题组成员在此课题研究过程中撰写的9篇获奖论文集。

(四)学校、教师和留守儿童获得的各种荣誉学校获奖4项,留守学生参加县、校级各种学科类、文体类比赛获奖27人次,课题组教师指导留守儿童参赛获指导奖27人次。

课题结题汇报会流程(课题结题工作汇报)(3)

总之,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调查分析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惰性学习习惯的成因,从而制定纠正留守儿童身上这种惰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和策略,从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三年的研究和实践,我校留守儿童身上的惰性学习习惯逐渐减少,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渐渐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感受到了学校、老师、同学、社会对他们的爱护和关心,他们的性格逐渐开朗阳光,学习上更有信心,敢于向老师、同学请教问题,学习成绩逐渐上升,学校留守儿童的整体素质都有了提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