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念我的故乡(我的故土我的情)

文/逝水流年

在广袤的鲁西平原东端,在滔滔的黄河西岸,有一个古老的县邑---山东省东阿县。这就是我的先辈们生生不息的地方,是生我养我的故乡。

时光流转,历史永存。千百年来,这片神奇的土地,几经风雨,几经苍桑。岁月见证了它的辉煌,时代书写着它的荣光。

这里有着悠久的地域文化,这里有着淳朴的人文风情,这里有着动人的英雄故事,这里有着厚重的红色文明,

……

我怀念我的故乡(我的故土我的情)(1)

(一)

这是一片古老的圣土。

故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肥田沃土上繁衍生息,辛勤耕作。

春秋时,东阿置邑,名曰“柯”。初属卫,后属齐。战国时“柯”改为“阿”,称“阿邑”。据史料考证,这里,是仓颉造字地之一,是周武王分封帝尧后人的封地,是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首盟地,是战国百家争鸣名家吁子的故乡,是中国佛教音乐发祥地,是古老中药阿胶的原产地……

从春秋战国到后来的历朝历代,各路英雄豪杰在这这块土地上,金戈铁马,风云际会,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齐桓公会盟成大业,晏子治河美名扬;秦王喜服阿缟衣,汉武诗吟吾山章;程昱两度守东阿,曹植徒封东阿王;王彦章大战杨刘渡,于慎行庙堂恋故乡;苫山一门三进士,赵得和义举受嘉奖;李贤书重修仓圣祠,陈宗妫为官不张扬;张怀芝皋上修义学,孙秀珍生命献给党……

漫步在故乡的村村落落,从上至五千多年前的香山大汶口文化遗址、王集龙山文化古城址,到下至汉魏以来的人文遗迹、自然景观等;从驿马传书的铜城镇,到黄河古渡口杨刘镇;从古运河水旱码头新桥镇,到“六十年一显城”的旦镇;从一座座满目沧桑的古墓葬群,到一个个巧夺天工的石造像、古佛寺……无不遗留着历史的印片,无不藏着古风的积淀。官路沟、下马头、六路口、三官庙、石佛屯、张武举、牛角店……这些隐隐约约蕴含着或兵家驻扎之地,或商贾繁荣之府,或祭祀天地、祈求太平而命名的村寨,都承载着一段岁月,一种生活;都给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平添了几分历史的典雅和时代的辉煌。

可以说,在故乡这片土地上,抓一把黄土就有文化,捡一块瓦片都是宝贝。千百年来,它却一直静静地屹立在这里,任凭风霜雨雪的侵蚀,历经春夏秋冬的翻阅。

我怀念我的故乡(我的故土我的情)(2)

(二)

这是一片红色的厚土。

故乡是革命老区,这里有着悠久、光荣的爱党、爱国、爱军的革命传统。

早在二十世纪初期,无数的志士仁人和进步青年,就为消灭剥削、推翻封建统治,组织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三十年代初,共产党人姚仲明就在姜楼建立了东阿县第一个党支部,大力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不断发展党员,秘密开展活动,为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中坚力量,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七七”事变以后,这批革命力量或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或转战大江南北,战功赫赫,解放后成为了我党我军的高级干部。

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寇的铁蹄,锦绣家园蒙受屈辱,故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纷纷组织起来,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有人的出人,有枪的出枪,人人参加抗战,和敌人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浴血奋战。村边地头,儿童团站岗放哨,查除奸细;青纱帐里,荆条丛中,民兵、自卫队员展开了对敌斗争的麻雀战、游击战,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抗日堡垒村和抗日英雄,一度形成了“有敌人,无敌区”的局面,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解放战争中,故乡人民为支援人民军队,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杀鸡盟誓,啮指血书,家家户户齐动员,男女老少忙支前。为确保刘邓大军从本县位山横渡黄河,挺进中原,乡亲们献出自家的门板和木料,建厂造船,搭桥铺路,做鞋磨面,送运粮草,组织担架队,运护伤员,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千军万马顺利渡河。位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码头,也以“将军渡”而闻名于世;为保证淮海战役的胜利,乡亲们在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勒紧腰带,把省下来的粮食一袋袋、一车车支援到前线;那些日子,青壮年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夜行百里,整个故乡到处呈现出一派车轮滚滚,担架如流,磨碾飞转,人欢马叫,宏伟壮阔的支前画卷,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

如今,远离了兵燹战火,别去了血雨腥风,岁月已逝,但难以忘怀的是那些红色的记忆。在被鲜血染就的土地上,那一座座巍峨耸立的纪念碑,那一个个断壁残垣的村落、渡口;在展览馆里,那一面面弹痕累累的战旗,那一把把锈迹斑斑的大刀、长矛,就是历史的见证!

我怀念我的故乡(我的故土我的情)(3)

(三)

这是一片丰腴的沃土。

故乡地处长江水和黄河水的交汇处,东依泰山余脉,西望鲁西平原。过去,这里家家植桑养蚕,户户粮食满仓,是一块富庶之地,是当时一些军阀垂涎三尺的地方。曹植在其《社颂序》中写道:“田则一州之膏腴,桑则天下之甲等”,就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我怀念我的故乡(我的故土我的情)(4)

故乡是“中国阿胶之乡”。

这里,地下水系泰山、太行两山山脉交汇的一股地下潜流。泰山之阴,太行之阳,二岳延津,相汇于此。此水经地下岩石和砂砾层层过滤,不但起到清洁的作用,同时也融入了钙、钾、镁、钠等矿物质,色绿质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独特的地下水质,成就了中华国药瑰宝--阿胶。名贵中药阿胶,因出自东阿而得名,是我国中医宝库中的一份珍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圣药也”(李时珍《本草纲目》),在唐宋时期就已经作为贡品,并多次获得举世瞩目的荣誉。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91年荣获传统药“长城”国际金奖,三次荣获国家金奖,三次入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08年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有工业园、中国阿胶博物馆及书画展厅,充分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怀念我的故乡(我的故土我的情)(5)

故乡是“中国喜鹊之乡”。

喜鹊,是美好的使者,是东阿人民心中的“百鸟之王”。这里,雨水丰沛,林木繁茂。天然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喜鹊等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2005年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命名为“中国喜鹊之乡”。目前,全县有林面积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8%;有巢和人工挂的鸟巢达二万五千之多,平均每平方公里有鸟巢32个。春夏之际,当你漫步在喜鹊林中,树上鸟巢争翠,草头蜂蝶比飞,艳阳杲杲,鲜花淀秀,喜鹊喨啾,处处呈现出一派娇娆多彩、令人陶醉的怡人景象。喜鹊,在祝福着东阿这片富饶土地日益繁荣富强!

故乡是“中国黄河鲤鱼之乡”。

东阿沿黄河57公里之长,具有独特的水域优势,是黄河鲤鱼的原产地。这里产的黄河鲤鱼以“金鳞赤尾,体形较长,游姿娇美”三大特征和肥嫩鲜美、营养丰富的肉质,被誉为黄河鲤鱼之冠,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品。

故乡是“中国杂技之乡”。

据有关资料记载,三国时期,杂技马戏就在东阿一带很盛行,成为一种以杂技为主、兼有其它技艺的表演形式。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曹植就是一个马术爱好者,他身体力行倡导与推动杂技艺术。他被封为东阿王后,昔日结交的俳优术士会集东阿参加百戏会。据传,他墓前的一块风水宝地就是他当年的娱乐场。在东阿杂技界,曾流行这样一首歌子口口相传:“跑马卖解上大杆,跳丸地圈流星鞭,走江行会保平安,莫忘先拜曹子建。”可见,曹植对于东阿杂技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多年来,东阿杂技传承有序,艺人辈出,逐渐形成了富有齐鲁特色的杂技行业文化体系。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东阿组建形成了十多个民间杂技艺术团体,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把杂技艺术传播到祖国四面八方,并为全国各省市杂技团输送了大批人才。2011年,东阿杂技艺术入选山东省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怀念我的故乡(我的故土我的情)(6)

(四)

这是一片纯洁的净土。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悠久的传统文化,熏染了东阿“积善重德、孝信天下”淳朴向善的民风。我走过大半个中国,到过许多地方,论民风之淳,民俗之厚,当以故乡—东阿为甚。

故乡人讲道德,重感情,乐为朋友两肋插刀;重实干,能吃苦,朴实无华;正经严肃,重规矩,钉是钉,卯是卯;直筒子脾气,有么说么,从不拐弯抹角;重荣誉,爱面子,踏实勤奋,热情能干……乡亲们身上那种百折不挠、愈挫愈坚的不屈意志,那种包含海川、有势无形的宽厚品质,那种天人合一、大智若愚的品行,令我终生难以忘怀。

故乡人有着节俭朴素的美德。小时候,听祖辈们讲,解放前,尽管也不乏大富大贵之家,但在衣着上却都不十分讲究。尤其是老一辈的人们,家有百顷,仍是一袭布袍,大富豪和他的长工佃户,光看外表,并无显著的区别。那个时候,有在外读书或者做事的,一旦回归乡里。必须在数十里之外,先把身上的行头换过。你若是穿一身洋服皮鞋回家。长辈们对你责骂,同辈们对你嘲笑,晚辈们也不敢来亲近你。当下,物换星移,时代变迁,但乡亲们这种勤劳朴实的风气仍然没有改变。

故乡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拙于言辞,不善表达自己;有时候明明有一片好心,但由于说话难听,而被对方却误认为恶意。在故乡,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多年以前,一个外地人路过本乡,碰上大雪天气,向一位老者询问,什么地方能找到旅馆?老者摇头不答。那人又向老者求宿。老者说:“你张口就找旅馆,俺当你嫌俺家里肮脏,容不得你这个贵客呢!”老者把贵客安置在客户里,脸色冷冷地往里院去了。客人不敢再兴求食之想,就饿着肚子睡了。一会儿,老者转来,一看客人上了床,勃然大怒,骂道:“你怎得这么看不起人?当俺一顿饭也管不起你?”客人举眼一看,竟然摆下好几样菜肴,有酒有肉。大雪数日不停,老者天天酒肉相待。雪霁之时,客人不敢不告而别,留在客房里等老者出来。不一会,老者出来了,一看客人没走,生气地说:“怎么,你想让俺养你一辈子么?”客人表示连日打扰,于心不安,想付给老者饭钱。老者大声嚷道;“你从哪点看俺像个卖饭的?”客人急忙收回钱来,向老者道谢。老者更火了:“谢啥?几顿饭也不至于把俺吃穷喽!”

这就是我的故乡,这就是我的乡人!

我怀念我的故乡(我的故土我的情)(7)

(五)

这是一片希望的热土。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故乡被时代的列车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昔日的富庶、繁荣、韶华,变成了苍白、沉闷、凄凉。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前,工业一直是空白,乡亲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生活在被黄水侵袭的盐碱地上,土里刨食,苦苦挣扎,打发岁月。贫穷、落后、愚昧像三座大山一样紧紧地压在人们的身上。

因为穷,致使人们的思想扭曲,许多青壮年都幻想跳出“农门”,外出谋生度日;许多年轻的姑娘,也一门心思要离开这个窝,远走高飞,另攀高枝;因为穷,致使城镇乡村建设面貌依旧,土路、土屋、土炕、一派土气;因为穷,致使人们因循守旧、目光短浅,安于现状,有眼不识金镶玉,身在宝山不识宝……曾几何时,和外地的朋友谈起家乡,他们在啧啧称赞历史悠久、物华天宝的同时,又往往总不经意地加上另外一个评语: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欠发达地区……

我怀念我的故乡(我的故土我的情)(8)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些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故乡人民,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奋力拼搏,开拓进取,丄演了一幕幕加快发展的雄壮话剧,谱写了一曲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美乐章。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阿胶名城”、“生态强县”、“康养东阿”的奋斗目标。全县上下形成了团结、敬业、实干、奉献的良好氛围。共创故乡美好的未来!如今,当你漫步在固踞北京、南京之间,有“千年驿站”、“通都大邑”之称的东阿县城,举目一望,一个碧水荡漾、环境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呈现在你的面前:那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马路,那一幢幢雄伟壮观的楼房,那一个个明星企业的招牌,定会让你心潮起伏,流连忘返。这一切,都见证着这个千年古邑凤凰涅槃的变迁,见证着家乡人民知难而上、艰苦创业的历程!

“好风凭借力,直上九重天”。故乡,正以干事创业、协调发展的辉煌成就,向世人展示着其青春活力,正以时不待我和全面开放的姿态,向着更快、更高的目标努力奋进!

希望就在这片787平方公里的热土上!

希望就在勤劳智慧的42万东阿人民身上!

我怀念我的故乡(我的故土我的情)(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