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四大名旦的友谊与竞争(天使谭张君秋先生)


京剧四大名旦的友谊与竞争(天使谭张君秋先生)(1)

张君秋先生

张君秋(1920年10月14日-1997年5月27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张派创始人。

1936年,北京《立言报》举行公开投票选举,推选“四大童伶”,张君秋与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被选中(后世称“四小名旦”)。报界评价其“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唱功,有一条好喉咙,似尚;腔调,婉转多音,似程;做工,稳重大方,似荀”。他的嗓音“娇、媚、脆、水”,甜润清新,高低随意,舒展自如,梅派的华丽,尚派的刚劲,程派的轻柔,荀派的婉约都被他很好的融合在自己的表演艺术风格之中。

后拜王瑶卿为师,并得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阎岚秋、朱桂芳等指导。

京剧四大名旦的友谊与竞争(天使谭张君秋先生)(2)

张派是京剧艺术大师、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创立的京剧青衣流派。张派是继四大名旦之后,现代京剧旦行中最有影响,流播最广的流派。张派艺术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风靡一时,多为中青年女演员所刻意模仿,门徒甚众,几与梅、程诸派声势相抵。

张君秋丽质天成,扮戏有雍容华贵之气,嗓音清脆嘹亮,饱满圆润。在演唱上吸取了梅兰芳的“甜”,程砚秋的“婉”,尚小云的“坚”,荀慧生的“绵”,合四大家之长而一,形成了张君秋所独具的刚健委婉、俏丽清新的演唱风格。其歌喉之佳,名列“四小名旦”之冠。

张派的唱腔体系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初具规模,70年代定型、称派。是张君秋以王派(王瑶卿)的唱腔为基础,糅合梅(兰芳)、尚(小云)两派的唱腔,兼收黄桂秋、程砚秋等诸家之长,加以充分的、个性化的发展而来。其中亦留有长期与张君秋同台合作的生行演员谭富英一些唱法的痕迹。

京剧四大名旦的友谊与竞争(天使谭张君秋先生)(3)

那么该如何评价张君秋先生的京剧艺术水平呢?

1、顶级的唱腔艺术

张君秋先生所创的张派已成为当今青衣行当流传最广、门徒最多的流派了,其艺术魅力可见一斑。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可以说京剧史上旦角里最好的,没有之一。

甜润宽厚,高低随意,舒展自如。

高,亮,甜,脆,最为难得的是直至晚年,一如既往。

有了绝佳的嗓音作保障,张先生把梅派的华丽、程派的轻柔、尚派的刚劲、荀派的婉约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刚健委婉、俏丽清新的张派演唱艺术。

特别是在与琴师何顺信先生几十年的合作中,创新了许多余韵悠长、绕梁三日、回味无穷的美妙唱腔。

如《状元媒》、《诗文会》、《西厢记》、《望江亭》等剧中的优美唱段,无不清晰地打上张派唱腔艺术的烙印。

2、顶级的演唱技巧

张君秋先生在演唱上的特点,主要在两方面:

一是唱法上灵活多变;一是创制新腔。

在演唱上,他注重以调节气息的方法控制声音的变化,高、低、轻、重,各类声音他都唱得完美自如,寓华丽与端庄,在典雅中见深沉,所谓涵腔唱法。

无论在唱法上、创新腔上,他都遵循着从人物出发,为抒发角色感情的需要这一原则。

具有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特点。

并在演唱中 巧妙地吸收了其他行当及曲艺、歌曲的菁华,在梅派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新腔,形成了”张派”。张先生是”四小名旦”中艺术生涯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最显著者。

3、门徒多流传广

由于张派艺术的清新亮丽,广受好评,且非常适合女演员学习演唱,弟子、学生遍及全国各地,不下百人。

致使逐渐有了“十旦九张”的趋势。

这不仅是张派演唱艺术魅力所致,更是张先生作为老一辈艺术家对京剧事业的发展无私的奉献。如86年天津青年京剧团举办百日集训,张先生不顾年事已高,频繁往来天津,亲自指点示范,使得雷英、赵秀君等青年新秀很快成为同龄演员中的佼佼者。

不仅在专业演员中,戏迷爱好者对张派演唱也是痴迷者甚多,“自那日与六郎……”,即使公园里也常闻于耳畔。

4、致力音配像福泽后世

1994年,张君秋参与了京剧音配像的录制工程,任艺术指导并题写戏名,参与指导了120多出戏的音配像。

不仅让老艺术家的拿手好戏鲜活的呈现在后人面前,也让参与配像的后辈演员有了一个直接领略、学习前辈艺人精湛技艺的契机,加深了感性认识。

自然也就提高了自身水平。

对前辈艺术家、对当今演员、对广大观众、对京剧事业都是功德无量的伟业。

97年的一个早晨,张君秋先生接到电话,被邀请为新影片《龙凤呈祥》录音。就在等电梯准备下楼时,他突然心脏病发作,一头栽倒在地,一代大师倒在了他毕生热爱的京剧事业路上。

5、也有不足之处

好的天赋也带来了消极的一面。

按京剧“四功五法”的标准来看,张先生最为拿手的当属唱功。

把先天优势用足了,其他基本功却成了相对的弱项。虽自幼学艺,辗转多师,但毕竟不是科班出身,不同于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

张先生念、做相比其唱逊色不少。

至于“武”那就基本空白一片了。

但是瑕不掩瑜,张君秋先生堪称四大名旦之后艺术成就最高的青衣大家。

京剧四大名旦的友谊与竞争(天使谭张君秋先生)(4)

部分内容来自头条问答及头条号作者“明扬51”鸣谢诸位先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