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县高寨村黄氏宗祠简介(永州蓝山县下清涵村廖氏继琳公后裔分佈)

始祖继琳公生四子:

长子孝立、次子孝息、三子孝道、四子孝通。

二世祖孝立公留守旧居下清涵,三世祖贵珣公留守旧居下清涵村。三世祖贵桩公从下清涵迁居至湖南临武楚江镇粗石江村,是粗石江始祖。十一世文康公从下清涵迁居至湖南临武万水乡长坪村,是长坪村始祖。十六世如聪公从长坪村移居至湖南临武万水乡燕洞村,是燕洞村始祖。三十世祖赴公从下清涵迁居至湖南蓝山火市乡牛头山村,是牛头山村始祖。三十二世祖存真公、三十三世祖学坤公从下清涵迁居至蓝山早禾乡石虎塘村,是石虎塘村始祖。


二世祖孝息公下清涵迁居至湖南郴州廖家湾,后裔分佈周边十二个村庄,系该地始祖。


二世祖孝道公下清涵移居至蓝山新圩镇楼下村,是楼下村始祖。三世祖吾宾公迁居至蓝山早禾乡板屋村,是板屋村始祖。六世祖时新、时才二公从楼下移丑至新圩镇甘竹山村,是竹山村始祖。


二世祖孝通公从下清涵迁居至湖南蓝山县城北振文坊廖家坪,是城北始祖。孝通公生二子:长子芝芬,次子芝文。

三世芝芬派下:八世邦钦公从城北移居至蓝山塔峰镇灌下洞村,是灌下洞村始祖。十世祖仕松从城北迁居至广西廖文昌村,是文昌村始祖。十世仕伯公从城北迁居至广西廖百子村,是百子村始祖。十一世元舜公从城北移居至蓝山塔峰镇楼下洞村,是该村一始祖。十六世景昌公从城北迁居至福建,其孙恒政公1443 年迁广东梅花大富岗和芝玄孙文秀于1493 年迁乳源枧背。十六世景影公从城北移居至塔峰镇和平圩村,是和平村之一始祖。十六世景熙公裔孙绍经从城北移居至塔峰镇新屋场,廖家围二村。十六世景熙公裔孙荣蔚后裔分居至两江口,猫仔冲、里仁首、井水脚,大桥沙子岭、大麻乡大河边等六村。二十二世积康公留守旧居城北。二十二世积庆公城北移居至下美山田村,小吴家等二村。

十九世子美公(老族谱上名子瑞)生四子,长子文勉,次子文隆,三子文松,四子文政。文勉公留守旧居城北。文隆公率胞弟文松、文政、堂弟文敏兄着四人于明朝正统八年即公元1443 年乔迁粤北乳源(现名乐昌县)定居云岩,又名出水岩马山村,包括塘头下村。

二十世文隆公裔孙分布:二十一世彦福公分居仙婆庙村(又名旗山下村)裔孙分佈于湖南宜章上、下仁恭水村,广东连县鸭麻岭村。里田,曲江及海南岛,乐昌城西门口。世彦元留守旧居出水岩,裔孙分佈于坝里、江背、冷水坑、河丰、岭脚下、半冲、石冲斋公田、商村、下冲、下开封、山门口、大岭背、纱帽岭、四川、重庆、关溪、五工龙、高墩头、湾里、魏家、竹山背等八村。彦善公分居长塘(又名秀水)村,是该村始祖。裔公分布曲江、花坪、牛头洞、大乐、沙栋里、高村、四川、新田、宁远。彦庆公第七代孙大信公迁居至湖南汝城集龙镇里长坝村,大杰公迁回蓝山。彦正公第七代孙大鹏公迁居至江西南安市崇宁县寨头里村,是该村始祖。彦广公第八代孙必寿公迁居至湖南郴州热水镇黄勒村,汝城横瑞村。彦东公第八代孙必孝公之次子应韬迁居至湖南炎陵,三子有伦公迁居至湖南宜章姚家村,广西柳州。

二十世文松公钟育三子,长子彦聪,次子彦敬,三子彦圣。裔孙分佈于塘头下村、沙坪窝里村、上下开封桥村、祖岭村、桅杆树下村、周雷村、下沙坪村、四川大竹、湖南炎陵、资兴、江西南安崇义、台湾、香港。

二十世文政公裔孙分佈双桥清洞、关春村、老虎冲老屋场、管埠村。文政公第四代孙世芳公由出水岩迁居至渔粮滩村,后又迁回双桥。

二十世文敏公定居乳源(乐昌)塘华山村,后裔分居乐晶廖家埂,新田埂村。

二十世文秀公定居乳源(乐昌)枧背村,因修水库移居河头均村,后裔分居留龙井、坎下、曲江妙梓角、花坪等五村。

十八世孔传公(又名恒政公)初居仙婆黄竹巷,后定居梅花大富岗村。

恒政公第七代裔孙昌仁公迁居尖山下村。第十代孙文亮公迁居江西均洞村,第十一代孙廷惠公迁居声飞遥村。

二十二世希景公,分布开封桥,纱帽岭、东川、湖南资兴东平乡周塘、前窖等五村。

关宗公分支湖南资兴南乡浆溪罗家桥村,江西崇叉等地。

二十三世隧公于公元1524 年由出水岩迁居坝里村,部分迁居湖南汝城五工龙村、关溪、曲江等地。

世琏公等第七代孙大惠公迁居清溪洞村,第八代孙必隧公由清溪洞迁居高寮村。

第十代孙祖成公由出水岩迁居湖南关溪村。

世环公第七代火德公由出水岩迁居斋公田村。第八代孙必白公由出水岩迁居石冲口村。

二十四世廷风裔孙大聚公(仁气公)由长塘村迁居沙栋里村。

廷朝裔孙分居江西上堡小河洞村。

世环公裔孙廷圭公分居石冲口燕子村,宜章东风杨桐江村。

廷璋公后裔必缙,必经二公分居马山老屋。高村,半冲、岭脚下、陶马不的竹山背、魏家、高墩头等村。

二十五世仲卿公后裔分居下开封桥村,蓝山县虎形村,西江村由此迁出。

仲辅公后裔分居祖岭山门口村,第八代孙必凑公由出水岩迁居山门口村,部分分居魏家和上开封桥村、纱帽岭村、连县、四川等地。仲弼公后裔分居大岭背村。

二十六世,大球公之子必韬、必铎二公由下开封桥迁居蓝山虎形,西江二村。

二十七世,长塘村必经公后裔第十代孙成升公迁居高村、。彦善后裔全居此村。成惠公迁

居半冲村。第十二代孙懿灿公迁居岭脚下。

二十八世有临公第十代孙成绩公迁居魏家。第十一代孙克宽公迁居高墩头。十二代孙迁居

湾里村,国祥、选胜二公迁居竹山背村。

有仁公父子五人由湖南蓝山太坪虎形迁居至四川省大竹县九尾源村。

三十世仁华公后裔迁居石山下村。

三十二世 宗选公后裔迁居水浸角村。

三十三世 祖秀公后裔迁居韶关一新村。

三十五世 忠蕃公后裔迁居周雷村,忠有公后裔迁居江西崇义文英乡棉花洞水井湾村。

先声公、仁浩公部分裔孙迁居下沙坪村。

廖氏后裔各地均有迁居至湖洞村的,其中唐山公后裔(祖岭村迁来)居多。

三世祖芝文公从城北分居至塔峰镇楼下洞村,是楼下洞村之始祖。十四世裔孙符三公从楼下洞迁居至所城镇长铺、青布源、灯盏窝三村。十六世裔孙友高公从楼下洞迁居至塔峰镇都龙庙村。十六世裔孙友宁公从楼下洞迁居至楠市镇倒阴洞村。三十二世裔孙启宇公从楼下洞迁居至蓝山县城。三十三世裔孙后远公从楼下洞迁居至和平村。裔孙从楼下洞迁居至城北廖家坪、塔峰花果、陈家围等三村。

宁远县高寨村黄氏宗祠简介(永州蓝山县下清涵村廖氏继琳公后裔分佈)(1)

涵溪廖氏继琳公派下村、户、人口统计表(略算)

宁远县高寨村黄氏宗祠简介(永州蓝山县下清涵村廖氏继琳公后裔分佈)(2)

宁远县高寨村黄氏宗祠简介(永州蓝山县下清涵村廖氏继琳公后裔分佈)(3)

宁远县高寨村黄氏宗祠简介(永州蓝山县下清涵村廖氏继琳公后裔分佈)(4)

湖南蓝山新圩下清涵(古称涵溪)始迁祖为继琳公。继琳公系叔安第95世孫、守明第24世孫。生于1012年,1039年由江西泰和鹅颈坵(塘)藤梘下宦游湖南九嶷舜水一带,择定蓝山凤感乡(今为新圩镇)涵溪肇基建业,至今已有970多年的历史了。继琳公卒于1103年,享寿87岁,葬于田心铺象家江边岭旗形,坐南向北。配偶谭氏,卒葬于新圩乌云寨龟形。繁衍四子:长子孝立(留居老屋)、次子孝息(往郴州)、三子孝道(往新圩楼下)、四子孝通(往县城北门振文坊廖家坪)。至今已繁衍47代子孫,最小一辈为147世(黄帝起排)。继琳公现有裔孫约10万人,与“珠岩廖氏”等脉系合称为“涵溪廖氏”,分布于北京、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重庆、云南、河南、湖北、甘肃、黑龙江、新疆、山东、海南、陕西、台湾、香港等省区以及越南、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在蓝山安居的继琳裔孫属武威郡祀,也属世彩堂祀,分布于新圩、火市、早禾、塔峰、所城、大麻、大桥、荆竹、土市、太平、楠市、竹市、龙溪等乡镇的32个村庄。

宁远县高寨村黄氏宗祠简介(永州蓝山县下清涵村廖氏继琳公后裔分佈)(5)

(一)孝立公宗系

孝立公系继琳公长子,为新圩下清涵二世祖,葬与父同墓,配偶李氏,卒葬于塘背山,繁衍两子:长子贵珣、次子贵庄(往粗石江)。贵珣脉系一直沿用的班辈用字为:继孝贵仕世,臣念代光叔,文甫尊天道,必源添志永。俊杰庶宁昌,名显华宗祖,常存学圣贤,经典熙朝宝,儒修贡上皇,功勋宣舜禹。品望耀衡湘,化普隆彝鼎,圭璋广颂扬。至今已繁衍40代子孫,现有508户2014人。该村人文并茂,大学教授、博士、硕士、处级干部、抗日英雄及解放战争英雄不乏其人。贵珣第9世孫文康迁居临武万水长坪村(其第5世孫如聪迁居临武万水燕洞村),贵珣第28世孫祖赴于清朝咸丰年间以行医为业迁居本县火市牛头山。贵珣第30世孫存真及第32世孫学坤迁居本县早禾石虎塘。孝立次子贵庄于1709年迁居临武楚江粗石江村(现在铺上定居,现有60多户300多人)。孝立脉系现有950户3740人。

宁远县高寨村黄氏宗祠简介(永州蓝山县下清涵村廖氏继琳公后裔分佈)(6)

(二)孝道公宗系

孝道公系继琳公三子,为新圩楼下村始迁祖,于1070年由下清涵迁居于此,至今已有943年的历史了。孝道配偶唐氏,繁衍四子:长子吾昌、三子吾达、四子吾述((均留守老屋)。吾昌昆季至今已繁衍29代子孫,现约有200户600人。该村有抗美援朝功臣明贵、加佑,有军分区参谋长兰玉。该脉系一直沿用的班辈用字为:继孝文天时,仁宗祖思彦,永远恒有熊,后裔世代昌,才光荆楚,学媲朱张。孝道第5世孫世孫时享、时才迁居本镇甘竹山。孝道次子吾宾,迁居本县早禾板屋村。该脉系一直沿用的班辈用字为:孝吾疆必信,友永结荣华,彦祖宗积德,本兴孙孟存,经学绍伊同,功开光弦正。至今已繁衍28代子孫孝道脉系现有420户1686人。

(三)孝通公宗系

孝通公系继琳公四子,为县城北门振文坊廖家坪始迁祖。1069年由下清涵迁徙而至。孝通卒葬于李昌洞葵塘矿,坐西向东。配偶封氏,繁衍两子:长子芝芬、次子芝文(往塔峰楼下洞)。芝芬脉系一直沿用的班辈用字为:孝芝酃晨京,师邦如仕元,祥贤英国景,思孔子文宗,积本兴源世,绍述守恩光。忠义承先德,奇才佐民权。长子芝芬的裔孫在本县的居住地含:塔峰灌下(邦钦),楼下洞(元舜),塔峰和平圩村(景彰),塔峰新屋场、廖家园(绍经)、塔峰两江口(宗吉)、猫子街、里仁首、井水脚,大桥沙子岭,大麻大河边(荣蔚),城北(文勉、积康),美山田、石鼓岭(宗吉)、小吴家(积庆),堆脚、龙溪(纶经)。现有464户1812人。孝通第15世孫景昌(芝芬第14世孫,景熙之弟),中年迁居福建永定芦竹坝田鸡浮塘,景昌之孫恒政于1443年由蓝山迁居广东乐昌梅花大富岗,景昌之玄孫文秀于1493年随必隆由福建迁居广东乳源南水枧背(必隆迁居侯公渡友武)。芝芬第18世孫(景熙第5世孫)文隆(龙)、文松、文政、文敏昆季与恒政一道迁居粤韶乳乐珠岩地带生息繁衍。其中文隆第8世孫必韬于1660年由广东乐昌云岩坝里返迁蓝山太平圩虎形村,至今已繁衍12代子孫,现有18户71人。有仁父子5人迁居四川大竹九尾源村。必铎则于1772年由广东乐昌云岩下开封返迁蓝山土市西江村,至今已繁衍12代子孫,现有10户53人。两村一直沿用珠岩班辈用字:文彦希世廷,仲大必有成,仁懿宗祖德,忠厚谨聪明,功绩恢先绪,慈和启后人,星斗一天焕,科甲百代兴,俊杰朝端瑞,良才作相臣,鸣韶仪彩凤,应运献祥麟,士若昆山玉,儒为席上珍,修身储学问,定国展经纶。芝芬第9世孫仕松迁居广西廖文昌村,仕伯则迁居广西廖百子村。孝通次子芝文的裔孫在本县居住地含:往塔峰楼下洞(芝文)、都龙庙(友高),所城长铺、青布源、灯盏窝,楠市倒荫洞(友宁,现有23户110人),城区(启宇),塔峰城北廖家坪、和平村(俊远)、花果村、陈家围、中美山田村等12个村庄,现有176户724人。孝通脉系现约有16000户650000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