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油豆种植技术:吉林双辽特种经济作物油莎豆高产栽培技术

吉林双辽特种经济作物油莎豆高产栽培技术

_姜春敏

油莎豆又名油莎果、油莎草、地下核桃、油豆等,是集油、粮、牧、饲于一体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综合利用程度高、开发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多用新型经济作物。油莎豆营养成分丰富,富含油脂、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等。油莎豆油脂含量高达 20%~30%,富含75% 以上不饱合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 ,抗氧化作用极强,是高档芳香食用油,比油菜籽油优良,可与花生油媲美;油脂不含胆固醇,富含维生素 E,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饼粕可以提取淀粉,制作营养价值较高的糕点、酱油、醋,还能提取糖、纤维素,做酒、肥、饲料等;地上植株是优质的饲草。

油莎豆分蘖再生能力及抗逆性较强,具有抗旱、耐肥、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点,易种植、易管理,并有改良土壤、降低盐碱、固沙防风的作用,且产量较高,鲜豆产量约为1000 kg/667 m 2 ,远高于其他油料作物。

1 选地与整地施肥

油莎豆是根系发达、收获地下块茎的植物,应选择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前茬没有使用过烟嘧磺隆、咪草烟等除草剂的地块,利于块茎生长和收获,忌选黏重土壤、低洼易涝地块。要精细整地,要求平整、疏松、细碎。起垄前要深翻 20~30 cm,翻后要耙平、耙碎;耙后起垄要适当镇压,以利保墒。整地要与施肥相结合:一是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二是底施有机肥2500 kg/667 m 2 、复合肥 50 kg/667 m 2 ,复合肥氮和磷比例在 1∶1或 1∶2,有利于增产。

2 种植方式

油莎豆可以作畦或起垄播种,起垄播种是最佳方式。采用垄宽120~130 cm 的大垄三行播种方式,株距25 cm;另一种是单垄播种,垄宽60 cm或 65 cm,株距 20 cm。油莎豆根系发达,养分消耗大,不能重茬和轮作,可单种或与高秆作物,如玉米、高粱按 6∶4比例间作,还可与果树保持一定间距进行套种。

3 浸种催芽

3.1 浸种方法

选择饱满、无虫蛀、没有破损,上年留用的油莎豆种子;选晴好天气晒种 1~2 d 后,用45 ℃温水浸种 12~16 h [2] ,每天换水 1 次,防止种子霉变,待种子吸水膨胀捞出沥干,然后进行催芽。

3.2 催芽方法

3.2.1 堆放催芽 将吸水好不皱缩的块茎装在草袋中或筐里,盖上草袋或麻袋,放在 20 ℃左右温室,每天用 30~40 ℃的温水冲洗 1次。

3.2.2 沙床催芽 在塑料大棚床上铺约10 cm 厚的碎草,其上铺约10 cm 厚的湿沙土并踩实,浸泡好的油莎豆块茎拌上1/3的湿沙土铺在床上,上面盖一层塑料薄膜,床内温度保持在20~30 ℃,床土湿度在60%~70%。2~3 d 后发芽率均可达60%。

4 播种

油莎豆是喜温作物,在 20 ℃条件下发芽最快,当 5 cm 地温连续 5 d 稳定在 15 ℃以上时即可播种。双辽地区适宜播种时间在 4 月末至 5月初。可机械播种或人工手推播种机播种,播深 4~5 cm,保苗 1.2 万~1.6 万株 /667 m 2 ,保苗5000~8000 穴 /667 m 2 ,每穴 2 粒种子,按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肥地株距在12~15 cm,薄地株距在9~11 cm。

5 田间管理

5.1 查田补苗与中耕除草

出苗10 d 后,要及时查田补苗,达到苗齐、苗壮。当苗高10 cm 时,要疏松表土,改善土壤条件,促进根系发育,同时清除杂草,一般要进行3 次中耕,第 1 次在幼苗期,第 2 次在分蘖初期,第3次在生长旺盛期。播后苗前施用 20% 乙草胺可湿性粉剂200 g/667 m 2 ,兑水 30 kg 进行封闭除草;苗后除草用 24% 烯草酮乳油 2000 倍液进行喷洒。

5.2 控制植株过旺生长

油莎豆株高可达100~120 cm,过旺易倒伏、产量少。在块茎膨大期,当株高40~50 cm 时喷施矮壮素1~2次,控制高度,促进干物质向块茎积累;在植株生长较旺,株高超50 cm 以上时,要选择晴天下午,割去植株50 cm 高度以上叶片,保留株高50 cm 以下,割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正常生长。

5.3 追肥

视苗情及需肥特点适当追肥,提高产量。分蘖初期需氮肥较多,追施硫酸铵10~20 kg/667 m 2 ,促进生长和分蘖;块茎形成期需磷肥较多,追施磷酸钙15~20 kg/667 m 2 ;其后可适当喷叶面肥,增强抗逆,起到增产作用。

5.4 地下害虫防治

种植油莎豆主要防治地下害虫,用 40% 乐斯本乳油150 mL 拌细沙 15~20 kg ,也可用 75%辛硫磷乳油 1∶2000 拌成毒土,20~25 kg/667 m 2撒施于穴内,防治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东北油豆种植技术:吉林双辽特种经济作物油莎豆高产栽培技术(1)

6 收获与贮藏

秋季,当 70% 地上茎叶枯黄,块茎由白色变褐、变硬时即可收获。在收获前 5 d 要用除草机割去地上植株,将其打包或打捆,清理干净,然后深耕 10 cm 左右,把土翻松散,使块茎与土分离,用筛子或机械收获。收获后要及时去杂、晒干,作商品时块茎的水分降至 15%~18% 时可进行贮藏,作种用时需严控含水量,使其降至 12%即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