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导演准备新戏 年度大剧功勋今晚登场

文|刘海洋

“千呼万唤始出来”。

9月23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推进、上海广播电视台等机构出品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功勋》正式宣布定档:自9月26日起,该剧将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黄金档首播,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同步上线。四个一线卫视,三大视频网站,几乎汇聚了当今中国最强大的传播力量,“真正的剧王要来了!”有媒体直接用了这样的标题。

参与《功勋》的众多导演和演员都在微博上转发了这一消息,其中既有兴奋,更不乏自豪,而作为该剧的总导演、身兼中广联电视剧导演委员会会长的郑晓龙,更多的感觉则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因为这部剧,对于他这个身经百战的电视剧老兵来说,也是一个相当艰巨的挑战。

9月24日,在郑导的工作室里,他向《影视圈》记者独家详解了《功勋》不同寻常的创作历程。

受命:从疑惑到感动

大约是2019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相关领导约郑晓龙和他的合作伙伴、制片人曹平一起过去开会,告诉他们:总局准备组织拍摄电视剧《功勋》,要给8位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英模人物拍摄系列剧,每个人5集,总共40集,希望郑晓龙来担任总导演操刀创作。以前从没有拍过主旋律题材、也没什么思想准备的郑晓龙直接问:为什么找我来拍?得到的回答是:《功勋》不仅要拍出英模的事迹和精神,更重要的是要老百姓爱看。你拍的剧老百姓爱看,就这个原因。

“这给我压力特别大。”郑晓龙感慨说。一是因为他对几位功勋人物了解得不深;二是因为他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当领导27年,也抓过一些任务性的主旋律创作,真正让他满意的不多。第三就是英模事迹是真人真事,创作空间有限。“所以我当时表态说:这事我不敢应承,我最怕的就是领导一下个任务就拍胸脯说保证完成。我说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回去做一点功课,了解一下关于功勋的情况。”

郑晓龙导演准备新戏 年度大剧功勋今晚登场(1)

回来后,郑晓龙一头扎进了从总局抱回来的一堆资料里,“有的人物我知道,比如袁隆平、申纪兰、屠呦呦;也有的不清楚,比如张富清、李延年,他们为什么称为功勋?他们的事迹是什么?我还真是不太清楚,于是回来挨个看。看着看着,就被他们的事迹带入了,你说这是采访也好,是一次学习也好,是通过他们升华自己心灵的过程也好,总之,你被他们的这些事迹感动了。”

比如说申纪兰,大家都知道她当了13届人大代表。可人们不知道的是:在解放战争前夕,男人都去当民兵、上前线,她带着妇女们下地种粮、纺纱织布,当时社会重男轻女,妇女的劳动工分只有男的一半,申纪兰率先提出男女劳动报酬应该一样,54年她当第一届人大代表,她的提案就讲这个,后来这个精神体现在了《宪法》里,被概括成“男女平等,同工同酬”。中国妇女在建国后地位提高,申纪兰是有很大贡献的,说改变历史都不为过。

郑晓龙导演准备新戏 年度大剧功勋今晚登场(2)

再比如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有一件事让他印象特别深。当时黄旭华所在部队是做核潜艇深潜试验的,他发现很多准备参加试验的潜艇兵,深潜之前都要给家里写遗书,很悲壮的感觉。他那时就提出来,官兵一块下去。原来没有总设计师也跟着下去的,从来没有,他说我这回一定要去,而且到了下面确实是有紧急情况,但是他知道什么情况该怎么解决。这都是很了不起的。

郑晓龙导演准备新戏 年度大剧功勋今晚登场(3)

“当你被感动,有了情感投入的时候,你就有了欲望,有了欲望就有了想象,创作就有了着力点,就可以这样或那样去讲他们的故事了。”

任务就这样接下来了。

筹备:组建超强团队,发掘“高光时刻”

事确定下来之后,就是找人。该剧分为八个单元故事,每个单元分别要找一位导演,有的是郑晓龙推荐,有的是领导点将,反复筛选沟通,最后总局审定分别由阎建钢、康洪雷、沈严、林楠、杨文军、毛卫宁、杨阳7位导演出任,郑晓龙自己还担任屠呦呦单元的导演。8位导演都是中国电视剧行业里响当当的人物,每个人都有一部乃至多部作品名动一时,年龄上覆盖50后、60后和70后,创作风格上各有千秋。导演们又分别找了自己合作多年的王小枪、巩向东、徐速、刘戈建、李修文、陈枰、宋方金、申捷、王小平等分任各单元的编剧,并由总局审定。

人找好了,就进入了真正的创作阶段,到底怎么拍?讲一生还是讲一段?怎么去塑造人物?“以前做剧本,一条主线几条副线,然后两个主角、几个配角,就能讲几十集的故事。现在要有8个剧本,每1个都有它的主线,然后还要有8个故事,难度可想而知。”

8位导演反复开会讨论,最后确定了几个原则:

第一就是发掘每位英模的“高光时刻”:“要找到他们最宝贵的、最闪光的地方,浓墨重彩去写他们成为功勋的过程及原因,包括写他们的精神、境界和他们的努力。”

比如说李延年,解放战争、湘西剿匪他都参加过,后来去参加抗美援朝时是一个连指导员,是个政工干部。我们过去很少在战争年代写一个指导员,这个人被称为能文能武。武是因为他坚守在346高地打得非常漂亮,当了“一级战斗英雄”;而文更重要,当时部队里有很多从国民党军队中投诚过来的“解放战士”,李延年提出“信任也是战斗力”,通过他的思想工作让这些战士焕发出了超常的战斗力,这个就有很多的创作空间了。

第二就是怎么写人?要写“平凡中的不平凡,不平凡中的平凡”。对每位功勋,主创团队都要去找到那个特别的角度,以这个为切入点去创作故事,最终说明他们是为什么成为功勋的?比如说屠呦呦,她性格中最大的一个特质就是对一件事的专注。她旁边的人跟她住对门,好几年就没见她跟人打招呼笑一下;平时跟别人交错走过,她就跟没看见一样。乍一看以为她不通人情,其实她就是一直在自己的思绪里,正是这样的性格特质造就了她。

郑晓龙导演准备新戏 年度大剧功勋今晚登场(4)

8位导演建了一个工作群,重要的事情和创作上的想法随时在群里沟通。作为总导演,郑晓龙看完大纲后,会分头和各组开会,对大纲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各位编剧再去创作剧本,剧本写完再提出意见,广电总局也派出一个专家组参与创作,直到总局领导最后审定剧本。在这个过程中,主创们难免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争得面红耳赤也是常有的事。

同时指挥调度这么多的“腕级”创作者,这对郑晓龙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好在我们有那么多优秀导演,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搀扶、互相拿肩膀顶着点,就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了。”

2020年1月13日,广电总局召开电视剧《功勋》创作推进会,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聂辰席出席会议并讲话,提出具体的创作要求,也指明创作方向。而类似的创作推进会,后来又召开多次,在创作的每个节点上都及时地发出指示,解决具体问题。

随着媒体对这些会议的报道,《功勋》也终于掀开神秘的面纱,进入公众视野。

创作:“伪激情、伪忠诚是我最不喜欢的”

在具体的创作风格上,郑晓龙与几位导演确定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功勋人物的特质是执着、朴实和忠诚,郑晓龙也要求大家用朴素、朴实的精神去拍摄《功勋》,场景、服装、道具都要跟着剧情设置的时代来,最大限度地还原,做到非常真实;但同时,朴素绝不意味着简陋,要用电视电影的要求的来创作,画面要高质量,制作要绝对精良,甚至讨论到了用什么镜头拍摄等很具体的问题,从最后的成片看,视效都用了很多,品质绝对是一流的。

郑晓龙导演准备新戏 年度大剧功勋今晚登场(5)

在演员的选择上,也是采取了导演推荐、总局审定的方式,严格筛选,严格把关,最后选用的都是清一色的实力派演员:雷佳音饰演于敏,蒋欣饰演申纪兰,佟大为饰演孙家栋,王雷饰演李延年,郭涛饰演张富清,黄志忠饰演袁隆平,黄晓明饰演黄旭华,周迅饰演屠呦呦。这是主演,再还有其它演技派戏骨:陈宝国、李光洁、倪萍、刘奕君、张颂文,加起来,老百姓能叫得出名字的就有20多个。

说到这里,郑导还更正了一个误传。网上有传说屠呦呦亲自邀请周迅演她,而真实的情况是:屠呦呦根本不知道周迅是谁,人家搞科研的根本不关心这个,反而是她女儿一听周迅很兴奋,说特别好,当然从结果来看,“我觉得小周确实演得非常好。”

郑晓龙导演准备新戏 年度大剧功勋今晚登场(6)

2019年9月,《功勋》的各单元陆续开机。8个剧组,最后算下来2654人;每个组差不多三四个场景,加起来跑了十几个省;最长的一个组拍了57天,最短的也拍了一个月,如果全部加在一块,拍摄时间持续近一年。在此过程中,总局领导多次深入剧组指导工作,其中聂辰席部长到《申纪兰》剧组,朱咏雷副局长到《屠呦呦》剧组,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到《黄旭华》剧组……这些在中国电视剧史上,大概都是史无前例的。

这样英模题材的电视剧,做到主题鲜明、积极向上正能量都不是难事,如何拍得让观众爱看才是真正的挑战。郑晓龙说:“我还是坚持我的创作方式,要有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要有经得起推敲的逻辑,要有真实的细节,更重要的是,要有能让人踏踏实实记得住的人物。”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首先是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致力于讲好每个故事。比如说黄旭华要深潜,根据他那个事儿,就可以把压力升高,让它充满悬念,跌宕起伏。其次是要求人物情感要饱满,不能用口号去激励人,而要用他们的行为、情感去感染人。比如说袁隆平就是从他跟他妈妈的情感切入,由他回忆从小妈妈怎么教育他,从这个角度表现袁隆平就会大不一样。再就是追求细节的真实,比如一颗导弹那么长、那么大,都是按照1:1的模型做出来;《申纪兰》剧组几乎还原了50年代初的西沟村,点点滴滴,绝不含糊。后期剪辑期间,总局领导多次观看,提出修改意见,做了大量细致具体的工作,直至全片制作完成、审查通过。

郑晓龙导演准备新戏 年度大剧功勋今晚登场(7)

创作过程中不断地研究、碰撞和实践,也让郑晓龙初接这个项目时的疑虑释然了:“现在中央讲以人民为中心,一切都以人民为出发点。你把它拍得越真实越好看,老百姓就会越喜欢越满意;如果广大观众满意,抓项目的各级领导也会满意,对不对?”

结语:说给观众的话

因为剧还没有播出,郑导不愿意剧透更多内容。面对广大观众,他说:“我希望通过这个片子,首先能普及一下功勋的事迹和人生,让大家了解其中的知识点;第二,在了解功勋之后,希望大家会被功勋的故事和人格所打动,对功勋产生真正的感情,并进而指导自己。有情感的投入,这个特别重要。”

郑晓龙最后总结说:“《功勋》如果能得到观众的喜爱,那功劳首先应该归功于总局和电视剧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把关指导,我只是做了一点具体的工作,但我相信:《功勋》是不会给大家丢脸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