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白羽散文特征(气势大文字美的刘白羽散文)

刘白羽的散文风格十分鲜明,大气滂沱且有着坚定的革命豪情他的散文题材也透露着大气:长城、黄河、长江、日出……我想这与他曾经亲身投入革命工作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在《红玛瑙》一文中,他回忆了自己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在延安参加革命的经历虽然吃饭穿衣及居住条件都非常艰苦,但是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信仰支撑着延安百姓和官兵们,喊着“地球是颗红玛瑙,我爱怎雕就怎雕”的口号积极建设延安大地,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刘白羽散文特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刘白羽散文特征(气势大文字美的刘白羽散文)

刘白羽散文特征

刘白羽的散文风格十分鲜明,大气滂沱且有着坚定的革命豪情。他的散文题材也透露着大气:长城、黄河、长江、日出……我想这与他曾经亲身投入革命工作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在《红玛瑙》一文中,他回忆了自己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在延安参加革命的经历。虽然吃饭穿衣及居住条件都非常艰苦,但是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信仰支撑着延安百姓和官兵们,喊着“地球是颗红玛瑙,我爱怎雕就怎雕”的口号积极建设延安大地。

第一辑中刘白羽以豪壮的笔墨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川。在《长江三日》中刘白羽这样描写长江:“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在《日出》一文中他这样描写初升的红日:“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在《关于长城的回忆》中刘白羽这样怀念曾经两度登临的长城:“北方的风沙……有时冷静地、悄悄地爬过长城的每一块砖堞,有时也许会激怒起来,任性地拍击着城砖上细细的黄稍草。”

第三辑是刘白羽给走访过的名山大川写下的颂歌,例如昆仑山、黄河、敦煌、太行山等等。在《巍巍太行山》一文中,刘白羽慷慨激昂地回忆了1939年朱总司令带领红军在太行山上与白匪激战以及在驻地指挥作战的往事。朱总司令爱学习、爱人民而在作战时又果断坚毅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些事迹都被刘白羽看在眼里,又写在纸上,因此字里行间都非常有力量。

而本书第二辑则给大家展示了不一样的刘白羽。在这一辑里刘白羽的书写对象不再是庞然大物,而是《雪松上的泪珠》里的“雪松”、《白蝴蝶之恋》里的“白蝴蝶”等这些纤细脆弱的事物,足可见刘白羽温情的一面。此外《川端康成的不灭之美》一文更是表达了刘白羽对日本文坛这位神话级人物的敬佩激赏之情。尽管川端康成作品中总是透出日本文学特有的哀愁之感,与刘白羽个人气势磅礴的散文仿佛非常不相同,但是刘白羽仍然大加肯定了川端康成作品中的美。正如他在前言中所提出的“作家的审美观”问题,他希望散文作家们在动笔之前先学美学,提高审美观。

这本书不但适合成人,也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正因为刘白羽的散文气势大文字美:从思想上来说当中充满着正能量及红色教育,从文本上来说又都是非常优美大气的美文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