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本设计(文本创作要求陌生化设置)

优秀文本设计(文本创作要求陌生化设置)(1)

在题材选择上,电影导演为了突破西方魔幻电影的怪圈,重新占领中国魔幻电影市场,选择将传统大热神话题材作为召唤受众的卖点。

大热题材的优势在于题材经典、受众范围大、能够召唤中国观众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选择这条道路也意味着在文本的改编过程中要花费更大的心力。

优秀文本设计(文本创作要求陌生化设置)(2)

传统神话题材在中国历史悠久,属于经典文本,在每个时代都被移植到不同的艺术载体上,形成不同的艺术形态。早在神话改编电影发展的初期——第一次商业浪潮中,相应的大热题材就已经被翻拍出了无数版本。

在新时代,继续选择这个题材就必然要在文本上进行创新,改变神话改编电影的传统图式,将经典神话文本从人们习惯常规中解放出来,在审美接受过程中重新感受作品的艺术价值。当观众的观赏欲望提升后,观众就将重燃期待自愿加入文本之中共同创作。

优秀文本设计(文本创作要求陌生化设置)(3)

因此在这个时代中,显著的改编特点就是“陌生化原则”。在日常生活中,与实践语言相关的活动所产生的一般感觉是趋于习惯性的,艺术的功能和目的就在于区别开审美视野和现实世界,使感觉呈现非习惯化,只有被当作是艺术感知的对象才能被称为艺术。

俄国形式主义是接受美学的重要来源,伊瑟尔同样吸收和发展了这一理念。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中认为,陌生化效果不应该仅仅被认作是文本形式的变化,它应当是创作主体、创作客体和接受主体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优秀文本设计(文本创作要求陌生化设置)(4)

“为了提高艺术作品的魅力和效果,创作主体会故意设置未定点,留下空白;文学文本的意会性特点和具体语境也会制造空白;召唤结构是一个永恒的动态过程,它是以阅读和接受为前提的,没有接受主体,它只能始终客观的潜藏在作品中不被发觉。”

在早期的神话改编电影创作中,大多数作品都基本忠于原著,很少进行改编。进入转型发展阶段后,在进行神话改编的过程之中开始出现了“空白”的影子,创作者们有意地在影片中设置区别于原著的内容以引起观众的好奇与期待。

优秀文本设计(文本创作要求陌生化设置)(5)

在当代的改编中,创作者在影片遗留的空白点更多、范围更广。他们不再满足于局部的改编,在剧情结构上选择运用解构式改编策略试图让整个文本陌生化,进而利用这种陌生化在文本中设置“未定点”制造悬疑场面构成悬疑召唤。

在影片《画皮》中,电影空间被完全位移到苍茫的大漠之中,对主要人物形象也进行了改写。原著中好色贪淫的王生被改作威武不凡的将军,狐妖小唯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被赋予了寻找爱情真谛的任务,不再是扁平的反面符号。

优秀文本设计(文本创作要求陌生化设置)(6)

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原著将事件的导火索设置为王生路遇貌美女子便“心想爱乐”并“导与同归”“与之寝和”。在影版中,则被改编为王生剿灭贼人无意间救下妖精小唯。整部影片不再歌颂古代女子坚贞不渝的妻子形象,导演以爱和家庭为线索,展开了讨论,阐释现代人的婚姻困境。

电影版的《画皮》对于观众而言是一个熟悉体系内的全新故事,超越了传统故事文本在他们心中相对稳定的预期和无意识的反应。观众从熟悉的故事情节中被剥离出来,成为对未知探寻的主体。

优秀文本设计(文本创作要求陌生化设置)(7)

在电影《白蛇:缘起》中更是直接从原著固有的情节中跳脱开来,创作者节选了一段在原著中本就相对空白的时空,从寥寥数笔的前世展开叙述。故事不再围绕白素贞报恩、许仙被吓死、白素贞被镇雷峰塔的经典情节展开,转而讲述了在五百年前,许宣和小白的初遇。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亦是另辟蹊径把孙悟空塑造成一个颓废落魄的“中年猴”形象,作为约束者的唐僧,被塑造为天真烂漫的小和尚,孙悟空被感化的原因也不再像《铁扇公主》中那样直白地说教,而是江流儿在遇到危险之际孙悟空主动的选择。

优秀文本设计(文本创作要求陌生化设置)(8)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更是直接剔除了“剔骨割肉”的情节,把矛盾点放置在两个被命运捉弄的孩子身上,看他们如何在自救的过程中相互救赎,打破成见。这种陌生化的剧情处理摒弃了原著对观众的影响,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仍亟待解读的故事本体。

“这种故事新编的方式提供了可供创作者发挥的改编空间,也丰富了原本的神话故事。这些未被整合进传统神话的改编情节更有利打造出艺术创作的异质化影像空间从而为观众展现出符合观影期待,却又超出既定记忆的戏剧情节。”

优秀文本设计(文本创作要求陌生化设置)(9)

将“陌生化”的目的最大化,同时又保持了原作的神话魅力。用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LeoTolstoy)的话来说,“艺术即无穷组合的迷宫”。在叙事结构层面,导演则选择利用陌生化情节设置未定点来引发悬念。

通过空白引起观众的好奇,召唤观众共同加入文本创作中,跟随作者设计的线索一起寻找答案。“艺术的成功永远是一场骗局,艺术的魅力来自种种陌生化的艺术程序。”

优秀文本设计(文本创作要求陌生化设置)(10)

在《白蛇2:青蛇劫起》的访谈中黄家康提到他们的创作瓶颈来自不了解观众是否能看出他们在剧情中埋藏的点。

“在这个故事里面,我们一方面要让观众在最后反转的时候觉得很意外,但是另一方面又要让观众能感觉到我们前面是有铺垫的……同时,我们发现不同观众对于这种有点悬疑的剧情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也花了很多时间去做一些试验,研究不同层次的观众在看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优秀文本设计(文本创作要求陌生化设置)(11)

主创团队力图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实现一种合理的“陌生化”体现。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导演一早就把在哪吒三岁时,天雷会降临毁灭魔丸这一线索交代给观众。

而这条故事线是原著中从未触及的,未知的情节拉长了观众的审美时间,不确定的结局产生了悬疑场面。李靖夫妇将如何寻找拯救儿子的方法?好不容易开始走向正轨的哪吒又将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劫难?对于观众而言,这些“空白”所导致的陌生化会产生召唤效果。

优秀文本设计(文本创作要求陌生化设置)(12)

在《西游·伏妖篇》中也可以看出类似的设计,影片中过分夸大了师徒四人的矛盾,凶残嗜杀的孙悟空,贪婪好色的猪八戒、懦弱无能的沙僧,有着世俗欲望的唐僧。

这个各怀鬼胎、互相猜忌的团队该如何磨合的答案,也是观众无法从“先在经验”中得知的。

优秀文本设计(文本创作要求陌生化设置)(13)

从整体故事的陌生化改编到具体情节的悬念设计,创作者利用陌生化原理改写经典IP,在继承其优质文本和固有隐含读者的同时使得文本脱离传统语境,从原著的束缚中跳脱出来,呈现一个“似曾相识又未曾相识”的影片。

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激发观众想象的建构功能,召唤观众从单方面的审视转变自觉主动和文本进行相互作用。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