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世间安得双全法)

巴金先生的《寒夜》,文如其名。整部小说被阴郁、冷漠与绝望的气息笼罩着,大量矛盾的心理描写和灰暗的环境描写让读者似乎亲眼看到了一个家庭的离散,几个不好不坏的平凡人的人生悲剧。然而悲剧根源在于爱,爱是世间美好珍贵的情感,我向来欢喜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忍心看爱的悲剧。如果处理不好爱与被爱的关系,不清楚如何爱,这样的爱终究会成为人的负 担。

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世间安得双全法)(1)

汪母是读书人,但在处理婆媳关系上仍然不开明。对于自己已过而立之年的儿子百般关心照料,唯恐别人伤害宝贝儿子。因此她便憎恨着曾树生,她的不负责任的儿媳。在我看来,家庭中大多数矛盾都源于汪母对曾树生的恶意。汪母并没有过错,这不过是一位母亲对于孩子单纯的爱。可是母亲眼里孩子的定义又是什么呢,恐怕会终其一生呵护着子女。我觉得父母不该为子女所累,不该让自己的余生完全被子女束缚,人活这一辈子总该为自己打算几次。

曾树生是一位充满生命力的女子,每次她出现,我便像汪文宣一样觉得有了希望。她爱着汪文宣,可是不愿意忍受汪母的尖酸刻薄。她爱热闹,爱光明,不喜欢过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她心里是矛盾的,她不想在这间阴暗的屋子里枯死,但她也放不下汪文宣,虽然最后她依然选择了离开。她也没有过错,她不过是为了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世间安得双全法)(2)

汪文宣爱着母亲与妻子,但他无法处理这两个深爱的人之间的矛盾。为什么都是女人,都是自己爱着的并爱自己的人,为什么这两个人不能相互宽容相互谅解呢?他屡次让树生不要跟自己的母亲计较,也多次在母亲面前说树生的好话。但是矛盾始终存在并且激化爆发,他将一切归咎于自己。他性格软弱优柔寡断,体弱多病仍坚持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他也想担起家庭的重担。汪文宣没有过错,他只是割舍不了亲情和爱情。只要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会徘徊于二者之间无从选择。他是整部小说的悲剧人物,夹在母亲和妻子之间寸步难行。

《寒夜》将人的自私体现得淋漓尽致。明明是伟大无私的母爱,怎生得自私一说?汪母的自私在于她对儿子的占有欲保护欲太强,她不清楚曾树生对于汪文宣而言有多重要,她只想把儿子绑在身边,免去外界的一切威胁。曾树生的自私在于单纯为了自己的享乐,沉湎于自己的欢乐生活中而不顾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丈夫。其实如果她稍微平衡一下二者关系,这个家庭大概不会落得如此悲剧。汪文宣这个人,我倒希望他多一点自私。如果他自私一点,留住曾树生,也不会死得那样凄凉。

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世间安得双全法)(3)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人生很多东西是不容兼得的,即使我们尽力争取也不得圆满。这个时候只须学会放手,珍惜留住的东西,留不住的也默默祝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