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曾说人间最难看的莫过于脸色:五味杂陈100年前胡适

不止是中国印度,西方欧美日韩阵营,中东伊斯兰世界等,凡是以“文明民族”自居的地球人,都有许多历史遗留的大大小小的经典。

习经、熟经、讲经和宣经的有识之士,一举一动,倍受“国人”追捧,美颜颂之曰“虔敬大师”,美媒标签【契约精神】!而独批中国人曰“食古不化”!

胡适曾说人间最难看的莫过于脸色:五味杂陈100年前胡适(1)

文明是软实力,经典是话语权,东西方没二样,都冲上前争!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点中国人死穴

胡适曾说人间最难看的莫过于脸色:五味杂陈100年前胡适(2)

1918年即民国七年,“白话文运动推手”胡适,于《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寓言式杂文《差不多先生传》,讥刺“国人”「不很清楚」、「不很分明」,「不很讲究」、「不很精明」、「不很细密」……轰动全中国!

100多年过去了,“差不多”还是口头禅!令人唏嘘不已。不过,这怨不了“国人”素质不行,新冠肺炎席卷全球这两年来,美欧日俄澳无不“原形毕露”,在当今科技如此进步面前,大哥不说二哥二嫂!

胡适曾说人间最难看的莫过于脸色:五味杂陈100年前胡适(3)

要问五千年领秀世界的中国,何以没能孕育出“近代科学”?只能说明清鼎革,全民国策走了歧路,没能像英国笫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让科技研究从纯经验逻辑,过渡到数理哲融合,这一“标准化、模型化和通用化”大方向去!

依然相去《九章算术》“鸡兔同笼”话术不远!有图有真相,文史密匙精选,汉夷契普四语参照,从甲骨文、金文、大小篆、简牍、帛书、汉隶和传抄古文全解码——

胡适曾说人间最难看的莫过于脸色:五味杂陈100年前胡适(4)

▲汉典网字源流演变#汉字根义字典#

胡适曾说人间最难看的莫过于脸色:五味杂陈100年前胡适(5)

▲【归藏文字告白,『誊抄专研,掌握经文,长成熟些,撑住(场面)曰经。』】清朝编纂的《四库全书・经部》收集了应付科举考试的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子部则是诸子百家经书,集部各种杂学。

从六朝开始,唐宋汇辑《道藏》,收录各种经文十几万往上。金庸小说《九阴真经》著者黄裳,就是北宋道藏的一个编纂官。虽说至迟从黄帝开始,就已有了正式史官如仓颉、医官歧伯等,负责记录和修订各种图书秘本。

但因为造【经】字之始“固有认识”——【学问仕途,不够纯粹】的缘故,教化万民上,历代功绩不用提!只不过八千来积聚下来,形成了国人“重实利,轻创新,人驯顺,好赖活”的民族个性,成矣之哉,败亦之载!五味杂陈。


连号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也过不过荼毒!

擦亮国人眼睛,夏商周【易】字根义:

胡适曾说人间最难看的莫过于脸色:五味杂陈100年前胡适(6)

▲【归藏文字告白,『失败亏本,跌倒损伤,歉收绝种,后快转变』曰易。】用老话讲“吃亏长记性”、“活络转弯快”。关于易经四义阐释——

简易,吃亏长记性;

变易,亏后快转变;

交易,偷师明学艺;

不易,底线不改变!

是不是很简单?喜出望外,抑或大感没趣?

#国学##周易##语文干货分享##胡适#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破译太烧脑,欢迎您的评点分享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