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为什么定都洛阳(西汉原本定都于洛阳)

《史记·高祖本纪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阳,诸侯皆臣属。”

公元前202年,刘邦受群臣进谏,劝其登基称帝,刘邦假意推脱一番后同意,于是在定陶氾水之北登基为帝,立国号为“汉”。同年,天下大定,定都洛阳。

西汉为什么定都洛阳(西汉原本定都于洛阳)(1)

历来“马上皇帝”登基之时,多为仓促行事,有时是因为政治需要,有时是因为属下等不及“从龙之功”,少有直接在都城登基的。但都城的选定却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它关系到国运的顺利与否,以及一连串的政治意义。

定都洛阳的好处

西汉定都洛阳,在当时看起来,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在刘邦看来,定都洛阳有如下好处:

西汉为什么定都洛阳(西汉原本定都于洛阳)(2)

其一,河洛地区为中原少有的盆地,东得虎牢之险,西有肴渑,北邻黄河,有险可守。同时,洛阳位于天下正中的位置,水路交通便利,有利于控制天下。

其二,河洛地区自古便是各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夏朝建都于河洛地区,到商朝同样定都于河洛,直到盘庚迁都。西周建立后,更大力开发该地,建立成周,迁移殷商遗民居住,到东周更是迁都洛邑。说它是当时华夏大地开发最完善,商业最发达的地方也不为过。如果洛阳作为都城,一切都很成熟,直接可以拿来用。

其三,洛阳所在的河洛地区,被历朝作为都城,同时各朝都是国运绵长,必是龙脉汇集之地。刘邦定都于此亦能得天下龙气。未尝没有与过往比肩之意。

迁都风波

三个月后,一个来自齐国的戍卒娄敬托人找关系见到了刘邦。这哥们也是耿直,见到刘邦就说:“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刘邦也是一愣,心想:这哪来的愣头青。但还是回答道:“是的”。

西汉为什么定都洛阳(西汉原本定都于洛阳)(3)

娄敬接着又是一大段长篇大论,但其中心意思就是说:陛下你得天下的方式和周朝不同,不能这么简单粗暴的模仿,定都洛阳必是有德之人,您老人家现在还没法和周朝相比。所以,为啥不进入关中,拥崤函之险,凭借八百里秦川及巴蜀之富,这等于掐住天下咽喉,就像秦国一样。

娄敬的建议如此直白,自然是让刘邦非常不爽,但他说的也是事实,刘邦开始产生了动摇。但左右的大臣都是山东的老兄弟,自然是更加倾向于继续都洛阳了,他们给的理由是:洛阳同样有险关可以依靠,秦朝也不过二世而亡。

西汉为什么定都洛阳(西汉原本定都于洛阳)(4)

当然他们的这个理由就是随便抓的一条,刘邦也没太当回事;毕竟大秦凭借崤函之固,吊打天下几百年也是事实。刘邦有点心烦意乱,于是问计张良。而接下来张良的话,让刘邦彻底下定了决心。

定都关中,建都长安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於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

西汉为什么定都洛阳(西汉原本定都于洛阳)(5)

张良的话可以归纳如下:

1.洛阳虽然同样有险关可以依靠,但关内面积小。虽然交通方便四通八达,但也因此容易四面受敌。

2.关中拥崤函之固,八百里秦川可为根基,同时兼有巴蜀富饶之地,又有西北牧马之地。

3.关中虽然也要四面防守,但其他三面都没有像样的对手,其实只需要重点守住东面就可以了。

4.交通方面并没比洛阳差多少,同样可以利用渭河黄河水运之利

西汉为什么定都洛阳(西汉原本定都于洛阳)(6)

张良的劝说,终于让刘邦下定决心迁都关中。迁都关中的决定虽然定下了,但关中目前并没有一个好地方,秦国都城咸阳本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但项羽的一把大火让它彻底变成了废墟。无奈只得重新修建一座都城,萧何受命负责修建都城。

新都城选址于渭河南岸,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同时,将临近的栎阳作为临时都城。公元前200年,新都城落成,因地处长安乡,取名“长安城”,取长治久安之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