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男女生交往免费ppt(青春期男女生交往)

【编者按】长期以来,中学校园里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一直是家长、老师、孩子共同关注的话题。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都希望异性同学之间能保持合适的距离,尽量减少早恋情况的发生,那么,什么距离是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合理距离?什么样的异性交往方式是健康的?本周,心悦智库和大家一起来讨论青春期异性交往的话题。

青春期男女生交往免费ppt(青春期男女生交往)(1)

随着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熟,青少年对会异性产生别样的情愫以及交往的意愿。健康的异性交往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常需要,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然阶段,也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有益于个体全面发展,使之性格更开朗,情感更丰富,身心更健康。

但是,由于缺乏心理准备以及经验技巧,青少年在与异性交往中会遇到烦恼、产生困扰。学校及家长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正常的交往渠道,普及异性交往的相关知识与方式,充分发挥异性交往的积极意义,帮助其实现正确交往,促进健康成长。

一、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意义

许多家长和老师认为,中学阶段是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取得学业的成就。然而,恰逢青春期的中学生却容易在求学路上因异性交往而节外生枝。家长和老师们认为,这会分散学习精力、影响学习情绪,降低学习效果。因此,三令五申禁止男女生交往。

也有的学生认为异性同学之间接触的多就是“关系不正常”,进而传出各种流言蜚语,使男女生之间不敢进行正常的接触。这种现象是出于对异性交往的敏感,认为男女之间只能有爱情,不能有友谊,是对异性交往的错误理解。

其实,男女生交往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1.取长补短,完善个性品质。

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在个性品质上有一定的差异,如男生往往性格开朗、刚毅果敢、思维活跃,但细心不足,逞强好胜;女生则感情细腻、观察细致,善于想象,但有时会敏感脆弱、力量不足。在异性交往的过程中,青少年易于发现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实现自己的个性的完善。就学习而言,也能相互启发,使思路更加宽阔,思维更加活跃,思想上相互启迪,触发出智慧火花。

2.完善形象,强化性别优势。

由于性意识的发展,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希望引起异性(尤其是喜欢的异性)的关注,同时也很重视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在异性面前会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塑造自己的好形象。例如:男生在女生面前往往更容易谈吐文明,勇于担当,更具有豁达的胸怀和男子汉气概,致使男性优秀品质进一步增强;同理,女生也会在男生面前表现的举止优雅,善解人意,为自身发展及社会适应奠定基础。

3.促进合作,增强团体动力。

“异性效应”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在青少年群体表现尤为突出。在“异性效应”的影响下,青少年在异性面前会竭尽全力,干得也更起劲、更精彩,以最优化的方式完成任务。在开展活动时,注重男女搭配,借助异性效应,易于形成愉快、喜悦的氛围,使成员之间产生的情感依恋,增强团队凝聚力和群体动力。这是因为男女生双方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满足,获得愉悦感,并有效激发青少年内在积极性和创造力。

4.满足需求,增进心理健康。

男女正常而适度的交往可以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使之达到心理平衡;反之,在青春期缺乏异性交往的经历和经验,会导致交往能力偏低,也会影响个体个性品质的发展,甚至引发心理疾病。一些与性相关的心理疾病就是因为长时期不与异性接触,对异性怀有自卑、胆怯、不满等。因此,在青春期阶段,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心态,掌握合理异性交往的原则与方式,将有益于个体性心理的发展与完善。

二、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合理距离

达成异质社交性是个体需要学习的社会适应目标之一,异性交往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但实践中,许多青少年因异性交往而产生困扰,其中一些与异性交往的距离有关,如:为躲避闲言碎语不敢与异性交往;因建立亲密关系而影响学习或正常生活;男生女生之间划分距离、形成对立等。如何做到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展异性交往,青少年开展有效的青春期异性交往教育的重要内容。

青春期的“0.5米”距离,是指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在交往的过程中,不过分随便,也不过分冷淡;不过分拘谨,也不过分亲昵;不卖弄自己,也不过分严肃,以适度的空间距离、行为距离、心理距离形成健康的氛围,建立和谐的关系。

1.行为上的“0.5米”——交往自然而适度。

男女生在交往中只要做到仪态大方,感情自然,言谈举止适度,把握好双边关系的程度,保持真正的友谊。

所谓自然,就是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傲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张,也不闪烁其词;既不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

所谓适度,是指异性交往时注意自尊自爱,言谈举止做到文雅庄重。异性间交往的与每位同学都能友好交往,合作与交流,自然、大方,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真诚、友好地相处。

2.空间上的“0.5米”——注意场所和方式。

男女生交往应以集体活动为主要方式。集体活动的场所、气氛和方式更容易消除男女生交往的羞怯感,更有利于提高智力、丰富感情、发展个性。在集体交往中可以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欣赏他人的闪光点。

当需要和异性同学单独从事学习或工作活动时,需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的选择。避免独处的方式、偏僻的场所、紧密的行动,可以减少他人的误解,引起不必要的谣言。异性交往最好保持群体模式和公开模式,尽量避免或减少秘密的、单独的相处,尤其避免在偏僻、昏暗处长谈。

3.心理上的“0.5米”——避免亲密与远离。

青春期的异性交往要做到疏而不远,保持适度的交往心理距离,避免过于亲密或过于远离的关系。青春期的男生女生产生朦胧好感是美好的,也是纯洁的,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这种感情也具有不深刻、不稳定、以及易变性的特点。欣赏、好感不等于爱情,产生好感并不可耻也不可怕,只是需要理智处理。

如果因为喜欢一个异性同学而干扰彼此的正常学习生活,这种喜欢是建立在自己的世界,是片面的、狭隘的喜欢。真正喜欢一个人,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着想;真正喜欢一个人,是把眼光放得长远,为明天负责;真正喜欢一个人,是当作上进的动力,全面增强实力;真正喜欢一个人,是努力发展自己,不断完善自己。青少年喜欢上异性同学,可以反思自己,喜欢和欣赏对方的哪个或哪些好品质,自己是否也可以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可以反思自己,是否成为足够让对方喜欢的人,怎样让自己全面发展,迈向卓越。青少年可以借助这份喜欢而产生强大的动力,塑造更优秀的自己。

作者介绍:曹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专职心理老师。本文是作者原创内容,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