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是时候了)

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是时候了)(1)

据统计,农业农村温室气体综合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左右,实现农业农村低碳发展,对助力农村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

农村能源是新时代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物质能是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内容,生物质能具有天然碳综合属性,为我国农村地区的降碳减排奠定了良好基础。

生物质能具有绿色、低碳、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在农村地区具有分布广、供应稳定的优势,是发展农村能源的现实之举,也是践行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抓手。

农村节能降碳生物质应是主力军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杜祥琬指出,农村有许多生物质能源,但是还在采取一种原始形态的利用方式,我们要用现代化的手段把生物质能利用起来,生物质能可以有很多种现代的液体、气体、固体的利用,既能降碳又能节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室主任朱彤表示,农村低碳转型的关键就是要做好生物质能源化的清洁利用,要找到低碳、高效燃烧以及清洁排放的生物质技术和商业模式,如何从废物变成能量的来源,从而实现农村的能源系统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变很重要。农村在利用生物质能的过程中,必须从农村自身的特点出发,以及生物质的特点出发,去寻找适合的技术和专业模式。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生物质能转换技术专委会主任、吉林宏日集团董事长洪浩则认为,生物质能集化学态能、作为燃料的可再生能源、能够取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于一体。生物质能供热是绿色低碳、清洁经济的可再生能源供热方式。但受制于政策制约,两网覆盖生物质禁入,影响和限制了生物质的发展,目前双碳目标虽然已经提及能源结构改革,但是地方政府部门仍坚持两网(供热管网、天然气管网)覆盖地区禁止新建生物质供热。建议国家鼓励并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生物质供热,各地环保部门在审批清洁能源供热项目时不受区域集中供热规划范围限制。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副会长、北京老万清洁供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邢立力认为,发展生物质能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抓手,也是农村清洁取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路径。他提出了五条技术路径:一是地理位置偏远、人口逐年减少的农村用户,可以使用生物质压块配套专用生物质炉具,实现分散式取暖;二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用户,可以使用生物质颗粒配套专用生物质炉具,实现分户式取暖;三是乡镇财政供养单位,以及蔬菜大棚和养殖场等,适合使用生物质颗粒配套商用锅炉,实现分布式取暖;四是经济条件较好、常住人口稳定的富裕农村,可以使用生物质颗粒配套常压锅炉,实现集中供暖;五是在东北、内蒙古、新疆等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采用秸秆捆烧集中供暖,不需要将秸秆加工成型,成本低,更低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