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万叶枯百花艳(白露秋将岁晚繁露成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天气渐凉,空气中的水蒸气夜晚在草木凝成白色的露珠。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便是说白露时昼夜温差很大。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指的是鸿、雁,感受到北方上升的寒气,开始往南迁徙。

二候玄鸟归:玄鸟即燕子,开始自北向南迁徙,以躲避即将到来的寒冬。

三候群鸟养羞:鸟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美丽的诗句亦赋予了这个时令温柔,我们热爱秋高气爽的日子,也别忘记秋燥来袭,注意秋季养生。

饮食:多酸少辛

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可多吃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另外,若口燥咽干、干咳痰少,可用麦冬、菊花、沙参泡茶喝。

饮食应多食酸,少食辛。因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秋宜收不宜散。入秋后要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多吃酸味果蔬,别忘禁寒凉。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应少吃或不吃海鲜,吃海鲜要多加生姜,有温中散寒解毒的作用。

岁寒万叶枯百花艳(白露秋将岁晚繁露成霜)(1)

小南要特别推荐一个“白露”的应季食物:龙眼!白露是属于“龙眼”的季节,此时的龙眼果实饱满,核小味甜。在中医看来,龙眼性温,多汁,有“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助睡眠”的功效。南方一些地区就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认为在白露节气时吃龙眼对身体可是大补。当然,“大补”不至于,不过龙眼确实对辅助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有不俗效果。

起居:添衣防凉

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此时夜间及早晚气温低,正午仍很热。古语说:“白露身勿露”,注意早晚不要受凉,应该及时添加衣被,否则极易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脚部分布着人体的6条重要经脉,并且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最为不畅。所以有“寒从脚起,热从头散”的说法。研究证实,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因此,白露应注意脚的保暖,鞋袜宜宽松、舒适、吸汗。

俗话说:“春捂秋冻”,此时适度经受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黏膜的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但是,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常常伴发,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梗。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防病:支气管哮喘

这一节气,支气管哮喘病发病率很高,要做好预防工作。支气管哮喘诱发因素很多,如接触过敏原:植物花粉、房屋尘土、螨虫、工业粉尘、动物毛屑、鱼、虾、油漆、染料等;呼吸道感染:肺、支气管、气管、鼻旁窦炎症感染等;气候改变:气候转冷季节发病率增加,温度、湿度高时,气压低时等;精神因素:情绪激动、条件反射等。

饮食上尽量少吃海鲜。海鲜大都性凉,白露时节温度又较低,不适宜多吃,以免脾胃受凉,诱发胃溃疡。宜多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许多支气管哮喘病人由于担心受凉、感寒后哮喘发作,心理紧张,对体育锻炼有所顾虑,结果体质下降,反而发病增多。其实,体育锻炼对本病患者大有好处,病人可根据体质适当选择运动方式。如每天坚持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经常唱歌也会对此疾病有所预防及控制。唱歌时采用腹式呼吸,能增大肺活量,减轻肺部压力。

白露过后,天气渐凉。不经意间,露珠就点缀了整个清晨,“一场秋雨一场寒”,绝非虚言,添件衣衫,沏杯热茶,秋高气爽,又是一个暖晴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