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行楷(妙笔凌云墨海行舟)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艺术家徐景水先生简介:

徐景水先生,号清泉,别署柳荷堂主,1939年出生于山东邹平。196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山东省直机关、莱钢党校等单位从事教育工作。结缘翰墨六十余载,徐景水先生不断地悉心求索,凝结出了自己清新隽永、平地见奇、俗中求雅之风格。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著名的大型书画展中获奖并先后被编入《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中华古今书画家吉祥福寿大典》、《当代翰墨艺术家真迹博览》、《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宝典》之中。徐景水先生曾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世界文艺家联合会终身理事、新加坡艺术院院士兼特邀书画师、欧洲华人书法家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书法协会山东分会理事、山东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

人生如逆旅行楷(妙笔凌云墨海行舟)(1)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所散发出的魅力,来自于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书法巨匠的辛勤汇总和艺术实践。由于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起源于对形象的理解与艺术的浓缩,使现在书法艺术和作品依然可以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灿烂。

人生如逆旅行楷(妙笔凌云墨海行舟)(2)

中国书法从诞生起传承了几千年,无数文人墨客、帝王将相、豪杰侠士、平民百姓,流连、徜徉、沉醉其间,且为之倾倒,这就是中国书法独有的艺术魅力。有人作过这样一个比喻。说中国书法就像一根魔柱,只要你有机会靠近它,就会被它紧紧地吸住。而当你沿着这根柱子往上爬的时候,任凭你用尽气力,使尽招数,总也难达其顶。所以,古人云:梅花香自苦寒来。可见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会是偶然的,特别是书法这样一门只能靠勤学苦练、孜孜以求才能走向成功的技艺。寻着徐景水先生的习字轨迹,让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个真理……

人生如逆旅行楷(妙笔凌云墨海行舟)(3)

数十年来,徐景水先生一直是临池不辍,上自欧、柳、颜、赵,下自怀素、张旭、米芾、王铎,无不临习。其磅礴的气势、大度雍容的格调,尽显一位具有正信正念的书法家的一贯品格。品格,是中国文化范畴中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特别是在书法艺术的审美思维中,品格的高下更是评判其艺术高下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艺术中品格的意义即在于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对于徐景水先生作品的解读或许从品格做为开端则更具说服力。

人生如逆旅行楷(妙笔凌云墨海行舟)(4)

众所周知,作为一种风格的形成是书法家数十年苦学独习的结果。这标志着一位书法家在特定的人生时段和心路历程中较为稳定的审美取向。徐景水先生的风格类型与转捩正是在继承了书法传统的基础上而又与时代精神风貌进行了深刻的遇合。因此,我们很难用“古典”还是“现代”来界定其风格的象限,但我们却可以在这跌宕有致的书写中感受到他生命力的强大与丰富的情感表达。在他大量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历代书法家的研习和迷恋正是对文化浪漫主义精神的高扬。而这种任情任性的书写气质也恰恰契合了他的人格特质、高德与心性。

人生如逆旅行楷(妙笔凌云墨海行舟)(5)

徐景水先生一生重学养、重基础、重个性、重品格。在艺术上尊重传统,敬畏历史,他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诗书画印皆具所长,在书法艺术领域的成就尤为突出。徐景水先生是中国当代书坛文化复兴的重要亲历者和参与者。他的一生是追求天然的、更是向往自然的。他不喜欢商场上的那种零乱、也不追求仕途上的那些纷扰,更无心于世俗中的一些黑暗和矛盾,其实他最为向往的是追求自己内心的那份纯洁和净寂,想要有一方自己心底安静的天地,能够醉心于自己的书法创作。当然这种心境也很自然的融入到他所有的艺术作品当中。细细品来,徐景水先生的作品,弥漫其间的都是他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和中国式的独特表达,还有那份追求道法自然的力量。

人生如逆旅行楷(妙笔凌云墨海行舟)(6)

徐景水先生的书法创作可谓“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灑半无墨”。他深知只有传神,才能鲜活出彩,才能表现书法家的情感意味和精神境界。否则就会状如算子,呆若木鸡,无精打采,令人生厌。《翰林粹言》中言道:“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这就是对神重于形、高于形的高度总结。对书法家来说,神是心灵的火花,挥毫的灵气。对鉴赏者而言,神似银针触激神经,令人为之一振。徐景水先生对书法的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追求形与神、韵完美统一的精彩过程。

人生如逆旅行楷(妙笔凌云墨海行舟)(7)

纵观徐景水先生的书法作品,大气而不霸悍,温婉而不娇羞。看似寻常,实则奇逸,于劲健洒脱中呈现出一派天然之境。尤其是其晚年的作品,朴实率真,洗尽铅华,简洁的点画中尽显繁华之美。总之,徐景水先生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注意将精神境界的陶冶看作是笔耕之外的重要环节。在对传统文化的深谙中淬炼自己的品格。无疑,徐景水先生是这个时代最为优秀的书法家。他不仅亲历了当代书坛几十年的风起云涌,而且又以自己的勤勉和天才般地创造为这个时代书法的发展增添了一缕生机。

先生虽然离我们远去,但更多的书友书迷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怀念着他和他的艺术,景仰着他和他的品格……

谨以此文,怀念先生之为人为艺,并为先生不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