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电视台一套消防知识重播(抚州119零点见崇仁消防)

在即将过去的11月消防宣传月中,崇仁县消防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章群武以微信投票第一名的成绩当选2016“抚州最美消防志愿者”。

章群武从从事消防志愿服务不到一年到当上队长,再到当选“最美消防志愿者”,背后的故事不简单。

崇仁县公安消防大队教导员罗贤慵告诉记者,在崇仁县公安消防大队,有一道有名的爱心公式“1=21=35万”,消防志愿者章群武正是这道公式的产物。

崇仁县公安消防大队是全国第一个现役部队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全国第一个被表彰为“中国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的现役部队。大队装备技师李帅被评为江西省首届十大雷锋哥(姐)和2011年度“江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官兵们为“消防雷锋”,大队也被赞为“雷锋之家”。

赣州电视台一套消防知识重播(抚州119零点见崇仁消防)(1)

光环下的不寻常之路

赣州电视台一套消防知识重播(抚州119零点见崇仁消防)(2)

赣州电视台一套消防知识重播(抚州119零点见崇仁消防)(3)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崇仁县公安消防大队头顶一大串光环:被国家38个部委联合表彰为“中国杰出志愿服务集体”,被团中央表彰“全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集体”,被公安部、团中央联合表彰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江西省委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单位”,被公安部消防局授予“全国消防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省公安机关模范先锋岗”、“全省公安机关优秀青年雷锋队”,被抚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大队“青年先锋”荣誉称号,大队自1998年连续17年被省消防总队表彰为“先进大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二次。还有一大批官兵立功受奖……

在诸多的光环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杰出志愿服务集体”、“全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建队以来,崇仁县公安消防大队走出了一条不同

1998年起,在学习雷锋活动基础上建立了“119”联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积极吸纳官兵和驻地青年加入志愿服务活动当中,积极开展扶贫帮困、爱心助学、扶助孤寡、消防宣传等社会公益活动,播洒党的温暖,并在活动中教育启发官兵。2002年中央电视台《人民子弟兵》栏目组驻点大队一个月实地跟踪拍摄,详细纪录大队战士欧杰的学习训练工作生活情况,宣传崇仁消防的先进事迹。2002年,大队被团中央、中组部、公安部等国家38个部委联合命名表彰为“中国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是全国现役部队唯一受表彰的单位,官兵代表在北京受奖,并接受了时任团中央书记周强的亲切接见。

青年志愿服务永不褪色

赣州电视台一套消防知识重播(抚州119零点见崇仁消防)(4)

在崇仁县“119”联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志愿服务记录本的扉页上,有这样一道爱心公式“1=21=35万”。

爱心公式“1=21=35万”究竟有着怎样的特殊含义?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从大队教导员罗贤慵的讲述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爱心公式‘1=21=35万’的意思是1个青年志愿者代表着消防大队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的21名官兵,通过他们影响和带动崇仁县的35万居民,让每个人都成为志愿者。

1998年3月的一天深夜,崇仁县119指挥中心接到一个哭哭啼啼的妇女来电,对方称被丈夫暴打后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决意跳楼。当时的消防部队,还是以灭火救援为主要任务,官兵们知道该妇女是拨110时拨错了号,但大家还是立即赶到了现场。经过耐心劝导,妇女放弃了轻生的想法,消防官兵们为第一次解决非火灾因素取得成功而感到幸福不已。

“能不能把消防职业特点与开展志愿服务结合起来,把‘119’火灾报警专线同步成为奉献社会、心系百姓的服务热线?”之前有学雷锋便民服务经验的官兵们开始了进一步思考。很快,在县城各主要路段,一块块“有险必救、有难必帮”的告示牌竖立起来,正式创立了“119”联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

在崇仁县公安消防大队门口的值班室,有“四件宝”尤其引人注意,分别是医疗“救护包”、修理工具箱、高压打气筒、便民服务箱。这是大队官兵志愿者在长期便民服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做法。

开展志愿服务18多年来,大队官兵志愿服务年均达600多个小时,年人均20小时以上。官兵们的足迹踏遍了这块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如今,“119”联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已经成为大队的一张名片,二十年如一日的志愿服务精神和青年先锋力量让“为人民服务”成为了官兵们生活中的一种自觉和习惯。

生根发芽的消防志愿精神

赣州电视台一套消防知识重播(抚州119零点见崇仁消防)(5)

在崇仁县公安消防大队的努力下,“119”联动全县消防志愿者的作用不断明显。大队装备技师李帅的妻子等一些家属也纷纷从丈夫这些消防兵日常的行动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作为警嫂,如今,李帅的爱人也加入了青年志愿者的队伍。“119”联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已经成为崇仁县公安消防大队的一张名片。

“各家各户,注意火炉,灶下莫放柴,缸里盛满水,电线莫晒衣,伢仔莫玩火……”早几年,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在崇仁县巴山镇西路街小区的居民都会听到“打更”声。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居民们就知道70多岁的方苏绣老大娘的“消防更”开锣了。

巴山镇西路街是崇仁县的一个老城区,几乎都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屋,房屋的电器线路也大多老化陈旧,居民防火意识较为淡薄,极易引起火灾。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县老城区连续发生了几起火灾,居民损失惨重。看着这一切,1985年,居住在西路街22号的老人方苏绣和老伴李叔良商量,决定采用“打更”这一传统方式,来增强左邻右舍的防火意识。于是,方苏绣、李叔良两位老人自费买来一面锣,轮流“出更”。也正是从那时起,西路街居民每天都会听到消防的“打更”声。

老人还有一个身份:消防志愿者,受大队官兵的感召,老人方苏绣和老伴李叔一起找到了大队,有了“组织”。2000年,方苏绣的老伴李叔良去世了,但方苏绣老人仍然坚持每天走街串巷,用那清脆的“打更”声时刻提醒居民注意防火。20多年来,方苏绣共敲烂了6面锣,但西路街的火灾却明显地减少了,西路街的居民亲切地称方苏绣是老城区消防安全的“保护神”。

如今,虽然已经听不见老人的敲锣声,但老人的消防志愿服务精神一直在生根发芽。

赣州电视台一套消防知识重播(抚州119零点见崇仁消防)(6)

2016“抚州最美消防志愿者”章群武更是这道公式的生动实践。

章群武所在崇仁县消防志愿者服务队是一支成立于2008年12月的一支消防志愿者队伍。

章群武原来是一名军嫂,丈夫曾在南海舰队服役。她对部队有着深刻的感情,丈夫退役回到崇仁后,章群武便将这种拥军情结带到了消防部队,“经常和消防兵们一起出去做公益,很安心。”章群武说。

在姐妹们的带领下,她去年加入消防志愿者队伍,虽然入队时间并不长,才1年多时间,因为积极、热情、热心,她顺利地被推选为队长。

赣州电视台一套消防知识重播(抚州119零点见崇仁消防)(7)

赣州电视台一套消防知识重播(抚州119零点见崇仁消防)(8)

赣州电视台一套消防知识重播(抚州119零点见崇仁消防)(9)

章群武经营着一家五金水暖店,因为经常参加消防志愿服务活动,店里经常关门。今年以来,章群武带领队员积极参加消防志愿宣传40余次,积极推动全县消防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

随着2016年各类宣传培训活动的开展,以及G20峰会、汤显祖400周年纪念活动和全县百日大会战等消防安保活动的持续开展,大队积极深入乡镇、敬老院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消防宣传进乡镇以及消防站开放日等一系列消防宣传活动。

大队官兵每星期深入乡镇开展一次消防宣传,章群武一定会带领志愿者一起参加。坚持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协助消防宣传人员走进乡镇,结合夏季防火,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过往群众现场讲解宣传有关的消防常识,向广大市民详细讲解生活中各类引发火灾事故的原因,警示大家关注消防安全,防范火灾事故。向乡镇居民发放《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等宣传手册,真正把消防安全送到了千家万户、送到了人民群众生活中,使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不忘消防安全。

在沙堤乡中廖村镇的一次走村串户的消防宣传中,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双目失明,之前家里遭遇过火灾,但老人舍不得离开老宅子。章群武走进这户家庭,电路紊乱,灯泡熏黑了,看到房间里杂乱无章的一幕,十分震惊。章群武立即回到店里,拿了几百元的电线和线管,还带上了一些新的灯泡,请来电工,给老人家全部换了一遍,电线全部穿管铺设。

“老人可怜,无依无靠的,万一着火了,怎么办?”从这次事情之后,章群武经常带领志愿者深入崇仁县社会福利院开展消防宣传活动,劝阻老人在房间吸烟。

赣州电视台一套消防知识重播(抚州119零点见崇仁消防)(10)

18载扶困助弱撑起大爱蓝天

赣州电视台一套消防知识重播(抚州119零点见崇仁消防)(11)

2012年,崇仁县巴山镇湖田村四年级小学生罗可欣父母双亡,留下了10岁的小可欣跟着80岁的奶奶和刚成年的哥哥生活,一家三口租住在一间简陋的老房子里,生活十分困难。

大队官兵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小可欣结成帮扶对子。一年来,大队官兵多次为小可欣辅导学习,购买生活、学习用品,并向罗可欣的奶奶赠送爱心款2000余元。4月18日,正值小可欣10周岁生日,他们将小可欣接到大队过生日。小可欣在警营里许下了自己的心愿,这一刻,她脸上泛着幸福的泪光……

在大队官兵的帮助下,小可欣走出了自卑内向的阴影,学习成绩由全班倒数转为中等,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夸奖,成长的翅膀慢慢地长出了坚强有力的羽毛。

崇仁县公安消防大队秉承“心系百姓、服务社会”的建队理念,许雯雯等特困学生与大队有着不解之缘。说起消防官兵对3个儿女的爱心资助,家住崇仁县郭圩乡程家村的方德妹至今感动不已。

方德妹年轻时患上了淋巴癌,丈夫因车祸去世,撇下了她和3个还在上学的孩子,大女儿许雯雯还患有血管瘤。这是怎样一个苦难的家庭!

战士们当时每个月只有80元钱的津贴,但大队组织捐款时,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把所有能支配的钱全部捐给方德妹,周末和节假日,他们常常去看望她,辅导雯雯姐弟学习。

在爱的照耀下,方德妹一家重新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大队官兵的爱心结出了硕果。许雯雯三姐弟先后圆了他们的大学梦,那一刻,方德妹紧紧地握着官兵的手,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11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大队装备技师李帅给独自在家的方德妹打电话,想问问她的近况,电话却一直没有人接。

“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李帅赶紧往方德妹家跑。敲了近半个小时的门,面色惨白的方德妹才将门打开。方德妹生病了!李帅背起她就往医院跑。检查后,医生说幸亏送医院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由于治疗及时,方德妹转危为安。

如今的许雯雯姐弟,都已经学业有成,许雯雯已经参加工作了。

“尊敬的抚州市消防支队首长:您好!今天我怀着一种感激的心情给您写这封信,向您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以此表达我对崇仁县公安消防大队的感谢、感激之情,感谢他们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及我家人无私的帮助和关怀!——四川大学崇仁籍学生刘家勇。”

原来在2000年8月的一天,刘家勇的父亲因病去世,家中负债累累。为了挣学费,他利用暑假跟着母亲到砖厂打工,却不幸被搅拌机搅断了腿,造成高位截肢。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刘家勇不忍拖累家人,拒绝治疗。

了解这一情况后,崇仁县公安消防大队的官兵们及时赶到医院,在与刘家勇谈心的同时,也为救助这个不幸的孩子四处奔波。在该大队官兵们的带动下,全省消防官兵共捐款7万元。与此同时,来自四面八方的资助也送到了刘家勇家。

在社会各界的热心资助下,刘家勇重拾信心,2000年10月,刘家勇病愈返校。但是,崇仁县公安消防大队官兵的帮助并没有终止。他们把刘家责任田里的事全揽在了身上。逢年过节,大队官兵都要带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到刘家。2002年,刘家勇大学毕业。身上的残疾使刘家勇就业处处碰壁。在大队官兵的帮助下,刘家勇顺利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工程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帮扶许雯雯等贫困学生的故事,在崇仁县公安消防大队“119”联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一摞摞的服务手册上,占据的篇幅不过区区几页。大到扶贫助困,小到送迷途儿童、孤寡老人回家,类似这样的事迹大队官兵们平均每人一年就要记下一大本。

赣州电视台一套消防知识重播(抚州119零点见崇仁消防)(12)

面对生死如铁面对人民似水

赣州电视台一套消防知识重播(抚州119零点见崇仁消防)(13)

都说军人的爱是硬邦邦的,面对生死,消防官兵有着铁的筋骨;面对人民,消防官兵却有着水一般的柔情。

2008年11月2日凌晨3时许,崇仁县永胜厂一氯气罐突然泄漏,相邻约20米的上百住户生命面临严重威胁。大队官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冒着危险实施堵漏,及时疏散居民,经过10多个小时的艰苦作战后排除险情。消防官兵勇降“毒魔”的壮举感动了全县百姓,许多群众听说两名战士中毒住院后,自发地带着鲜花和礼品到医院向英雄表达慰问和爱戴之情。

2011年7月29日晚9时许,一阵急促的警铃声打破了营区的宁静。崇仁县相山镇73岁的老太太宁爱娥在海拔1200多米的相山不小心落下山崖摔成重伤,不能动弹。

大队官兵顶着照明灯,提着砍刀、背着绳索、抬着担架,在夜幕中边开辟道路,边摸索前行。走到半山腰时,一头受惊的野猪突然朝他们冲了过来,李帅猝不及防,腿一下子被顶开了一道大口子。他顾不上疼痛,赶快爬起来将野猪赶走继续向山崖进发。

经过近10个小时的步行和艰难搜索,他们终于找到了气息微弱的宁爱娥老人。经过简单地包扎,他们赶紧把老人抬上担架往山下赶。在克服重重困难后,将老人送上已在等待的救护车。这时,体力透支的李帅一下子瘫倒在路边的灌木中,大腿已被鲜血染红了。

2011年8月9日,初愈的宁爱娥拉着家人来到消防大队,送来了锦旗,上书:续写生命感党恩,危难解救见真情。老人还执意要把家里的土鸡蛋送给战士们补身子。

2013年1月6日,一辆载有23名香港旅客的大巴由抚州乐安赶往宜黄方向,因连日冻雨侵袭,被困在崇仁相山高速出口处。大队官兵接到求助电话后,冒着严寒紧急施援。在消防官兵不断的探路和破冰下,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大巴终于有惊无险地开下了高速。分别时,23名旅客一一与官兵握手、拥抱。

“千百次把平淡、普通的事情做好”

“心系百姓、服务社会”,这是崇仁县公安消防大队一贯的队魂。

赣州电视台一套消防知识重播(抚州119零点见崇仁消防)(14)

18年来,大队党委始终把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确立了“心系百姓、服务社会”的服务理念,实行“三个一批”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即:在青年学生中发展一批、在职工群众中发展一批、在大学生村官中发展一批;建立“四支队伍”健全志愿服务组织,即:成立扶贫帮困、爱心助学、关爱孤寡、公益宣传等四支小分队;采取“五项措施”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即: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志愿服务、每月进行一次讲评、每季度开展一次志愿服务培训、每半年组织一次服务体会交流,每年进行一次总结表彰。他们做“老人的儿子、孤儿的叔叔、残疾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

如今,“119”联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已经成为大队的一张名片,青年志愿服务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公安部消防局曾在对大队国家级“青年文明号”进行考评验收时,用“实”、“亲”、“真”(落在实处、亲近百姓、真情付出)三个字总结了大队的工作。

十八年如一日的志愿服务精神和青年先锋力量让“为人民服务”成为了官兵们生活中的一种自觉和习惯,缔造了和谐的真正含义。

“和谐是什么,和谐是百姓的信任与托付,和谐是亲人的理解与支持,和谐是点滴的奉献与付出。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哪怕奉献的仅是点滴,也会有所闪烁。”这是大队《和谐梦》微电影诠释的主题。

罗贤慵说:“大队官兵做的事看起来很平淡、很普通,但是千百次把平淡、普通的事情做好,实际上也不简单。大队的工作贵在点滴积累。”

在罗贤慵看来,大队官兵的梦想是是“圆人民群众的平安梦、困难学生的求学梦、孤寡老人的幸福梦、千家万户的和谐梦”。

这么多年来,大队官兵一直在奔梦路上。

【抚州119,零点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