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血压看心脏功能(一个新的研究结果)

近些年,频发的中青年猝死事件,让大家都不禁担心自己的身体。尤其是那些事业正处于关键时期的优秀的人,可能就因为一时的忽视健康而一切归零。

如何从血压看心脏功能(一个新的研究结果)(1)

偶然间,在一个国外的研究结果中发现:经常测血压可以增强心脏在缺血性损伤中的自我保护能力。这就意味着,当心脏遭遇了供血不足、动脉痉挛、甚至心梗的情况,也有机会活下来。

到了这里,我们不禁又再次自豪了一下:

上个世纪,发明了心肺复苏技术的沙法医生不仅在急救医学、重症医学和灾害医学领域都是先驱人物,更是在1961年为匹兹堡大学创办了该校著名的麻醉医学部。横跨多学科,堪称大神。

作为麻醉医生,不得不顶礼膜拜和自豪。这一次,又是与麻醉有关。可见,麻醉与生命是多么的息息相关!

有人说:这与麻醉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从血压看心脏功能(一个新的研究结果)(2)

这涉及到一个概念——心肌预处理。心肌预处理是指心肌反复短时间暴露在缺血、吸入麻醉药或其他应激下,可缓解随后的长时间缺血引起的损伤,从而使心肌梗死面积减小,改善损伤后心肌功能。

随后是多久?研究给出的结果是12至24小时。

如果大家搞不清楚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心脏经常缺血或者接触吸入麻醉药或者经常受打击,承受能力会变强。

如何从血压看心脏功能(一个新的研究结果)(3)

这就相当于,一个经常有病的人,一般情况下还能活很久;而从未得过病的人,可能一得病就比较严重。

这方面从免疫角度也可以解释:当一个人反复接触少量抗原,其免疫力毋庸置疑的强。

还有另外一种办法,我们值得推荐的,就是远程缺血预处理。这个办法,无论从方法的有效性或者培养好习惯等方面都值得推荐。

远程缺血预处理,是在远离心肌的组织床进行,如手臂或腿的骨骼肌,通过血压袖带反复充气,促使机体非特异性神经递质或激素释放保护心肌。

简单地说,多测量血压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如何从血压看心脏功能(一个新的研究结果)(4)

目前,仍然有很多人拿血压不当回事。每天应当测血压这个事,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了这样的研究,希望那么懒得测量血压的朋友要养成监控血压的好习惯。

最后,我们再次提醒大家:血压高不是小事。高血压在无形之中破坏大血管、破坏小动脉、破坏心脏……,而且一旦破坏几乎不可修复。因此,多测量血压、控制血压吧!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