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供奉的神(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

印度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分别是梵天(Brahma)、毗湿奴(Vishnu)、湿婆(Shiva),他们有着不同的分工,梵天掌管创造,毗湿奴掌管次序,湿婆则掌管毁灭,这三个主神也构成了婆罗门教的核心教义和神话主体。

婆罗门供奉的神(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1)

婆罗门教之中有许多神,但是他们大多数是几大主神的化身,构成婆罗门教核心的就是梵天、毗湿奴、湿婆这三大主神。

梵天就是“梵”的一个化身,掌管着创造,在婆罗门教之中,梵天是创造之神,创造世界万物和人,连神也是由梵天创造。梵天也叫造书天、净天,佛教之中称为大梵天王俗称四面佛,他的坐骑是孔雀,妻子是智慧女神妙音天女。

婆罗门供奉的神(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2)

梵天有四只手臂,象征着四方也象征着心灵、智慧、自我和自信,梵天还有4个头,每个头上都有一张脸,在不停地念诵着《吠陀经》。在印度北部梵天长有白色的胡须,象征他永恒的存在。

传说中梵天不止4个头,原本有5个头,传说梵天和毗湿奴说他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而湿婆觉得自己才是造物者,愤怒之下的湿婆化身派拉瓦砍掉了梵天的一个头。

婆罗门供奉的神(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3)

梵天虽然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但是在印度教之中信奉他的人并不多,供奉梵天的寺庙也是极为稀少,现存最著名供奉梵天的寺庙在拉贾斯坦邦的一个叫普须卡的城镇上,每年的10月到11月之间的月圆之夜,梵天的信徒会来到寺庙内为梵天庆祝一番。

毗湿奴在婆罗门教中主管次序是守护之神、维护之神,毗湿奴还是仁慈与善良的代表,佛教之中称他为那罗延天,他的坐骑是名叫迦楼罗的大鹏金翅鸟,妻子是幸福财富女神吉祥天女。

婆罗门供奉的神(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4)

毗湿奴有着4只手臂,四臂分别拿着圆轮、法螺贝、棍棒和弓,毗湿奴的形象通常穿着王者的服饰,面如满月,目如绽放莲花的花瓣,有时坐在莲花之上,有时躺在许多蛇的身上,有时坐在坐骑金翅大鹏身上。

婆罗门教传说毗湿奴他有10个化身,并认为释迦摩尼就是毗湿奴的其中一个化身,不过佛教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婆罗门供奉的神(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5)

毗湿奴在婆罗门教之中有着非常高的人气,他的信徒遍布印度以及周边国家,供奉毗湿奴的寺庙也非常的多,其中最大的毗湿奴寺庙就是柬埔寨的吴哥窑,吴哥窑原名Vrah Vishnulo,意思是毗湿奴的神殿。

湿婆在婆罗门教之中掌管着毁灭,是毁灭之神,毁灭也意味着重生,把不好的东西毁灭了之后会迎来一个更好的开始,在婆罗门教之中轮回也是由湿婆决定的。湿婆对佛教的影响甚广,在佛教之中甚至有人把湿婆当做是法身佛大日如来的化身。湿婆的坐骑是一只大白牛,妻子是雪山神女。

婆罗门供奉的神(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6)

湿婆的在婆罗门教之中的形象一直是瑜伽苦行者的样子,浑身是灰,脖子绕着一条蛇,胸前有一串骷髅,有着4只手臂,分别拿着三叉戟、斧头、手鼓和棍棒,脸上有三只眼睛,还有一只眼睛在在额头,可以喷射火焰,把一切都化为灰烬。

湿婆的前生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和吠陀风暴之神,兼备了繁衍与毁灭,创造与破坏。湿婆是苦行之神,常年在喜马拉雅山上修行,通过苦行和沉思获得了无限的知识和神力,湿婆同时还是舞蹈之神,湿婆会跳一八零八种舞蹈。湿婆喜欢在火圈之中起舞,头发向上,脚踩着侏儒,右手拿着手鼓象征着生命,右手托举着火焰象征毁灭。

湿婆在印度教之中的信徒非常之多,在印度历每年的5月下半月的第三个夜晚,湿婆的信徒会为其举办隆重的庆典活动,人们会来到湿婆庙诵读赞美湿婆的诗经,朝拜湿婆的林伽,除此之外人们还会用苦行的方式来表达对湿婆的虔诚。

婆罗门供奉的神(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7)

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在公元前600年到400年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之后释迦摩尼创建了佛教并迅速在印度流行开来,婆罗门教随之开始了衰败,婆罗门教为了应对危机就开始吸纳印度的小众宗教,并把小众宗教之中的一些教义融合了起来形成了现在的印度教,如今婆罗门教已经消失变成了印度教,但是婆罗门教的核心教义以及传统都被保留了下来,比如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之中最高神的主神是“梵”这是一个无法用语言去描绘的东西,除了“梵”之外婆罗门教还有一个“我”的存在,也是一个无法描绘和理解的存在,“梵”和“我”原本是一个东西,在宇宙诞生的时候分开了,而婆罗门教的最终目标就是“梵我合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