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以后就业前景(谁说学土木只能去工地)

“互联网 ”很火爆,我们土木人难道不能搞个“土木 ”?

混子哥一直的想法就是,土木,不是很硬,但是很弱!(滑稽)

言归正传,在2022年,混子哥想告诉大家,其实土木工程有很大很大的建筑工程领域以外的就业方向。

今天我们就一起聊一聊“土木 法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二建一建?最近混子哥在备考二建。二建总共有三个科目,分别是法规、管理这两门公共课,和建筑、市政、机电等其中的一门专业课。

就算暂时还没备考二建,相比大家在校学习时,一定也接触过《建筑工程领域法律法规》等类似课程。

学习二建法规的时候混子哥就在考虑,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逃离土木的方法吗?

我们想想,全国建筑市场规模上万亿,涵盖住宅、公共建筑、公路、铁路、桥隧等等领域,每年新签合同至少也有上万。如此庞大的业务量,也就意味着会有大量的合同纠纷和法律问题。

我们都知道,付款时间、合同索赔、工程欠款等等方面,都很容易发生纠纷和扯皮。

例如混子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输入“建筑工程”这个关键词,就检索出来了97万多条裁判文书信息,也就意味着全国至少积累了97万多建筑领域的审判。

土木以后就业前景(谁说学土木只能去工地)(1)

可想而知,这些业务量里面涵盖了全国各地、各个年份、各种类型、各种标的额、各种原因的合同纠纷。

那谁来为合同当事人,一般来讲也就是开发商和建筑公司做代理律师呢?

很明显,单纯的法律专业人士,面临一些非常专业化的合同案件的时候,远远不如具有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背景,甚至是从业经验的土木人,更具优势。

土木人对于工程停工原因、施工技术要求,甚至是合同履行过程中,甲方施工方监理方的一些潜规则和骚操作都烂熟于心,自然在证据收集、文书撰写、法庭陈述辩论等环节,更具有针对性。

马上关注混子哥,收获成长,走出迷茫。

如果你想获取更多成长、职场迷茫指南,欢迎关注公众号【土木混子哥】

试想,如果你是一家施工企业,现在被甲方拖欠工程款。面前有两位律师可选,其他条件都相当,其中一位纯粹法律专业科班出身,对工地和施工一无所知;另一位有丰富的土建专业从业经验,具有法律复合知识背景。

很明显大多数人都会倾向于找第二位律师进行代理。

这是一家顶级律所最近就总包清偿工资制度发出的观点。

土木以后就业前景(谁说学土木只能去工地)(2)

可见,现实中各大律所也确确实实会有专注于建筑行业的法律从业人士。

但是,土木人转行到法律行业,也确确实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毕竟,法律和土木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行业,单纯的建设行业从业经验,也不能直接迁移转换到法律行业。

这就要求我们,在硬性条件上,是不是考取一个法律专业研究生深造,同时准备司法考试,争取获得行业的一个准入门槛?

如果真的准备考研,可以看看下面这个免费考研规划,预约名师一对一咨询。反正是免费的,白嫖也算是一种互联网思维。

动起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我见过很多朋友不断地在网上搜索信息,不断地感到焦虑,却没有迈出第一步。

混子哥建议如果真的想改变自己,不管是从工地跑路,还是提高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非常非常重要。

同时,如果确实对这个方向感兴趣,在日常工作中是不是可以更多地关注自己公司的法务问题?哪怕是把自己经手的合同,仔细的认真的多读几遍,或者申请多参与一些招投标、合同履约、付款等方面的工作。

如果有条件,能不能申请调到相关部门和岗位。一起来系统了解一下行业面临的法律问题和工作实际,判断自己是否适应,是否喜欢;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从事法律行业需要的条件。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大力进行法治改革,全面建设法治国家,未来法律专业人士肯定是大有可为;

经济上,最近建筑行业不景气,很多甲方建设单位资金短缺,合同付款延迟、违约等事件都会大大增加,建筑领域法律服务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

人口素质上,随着我国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普及程度、社会整体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法制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未来法律行业一定会有更多和传统行业结合的机会;

技术上,互联网技术给我们土木人提供了开拓视野和转行的绝佳机会。上述中国裁判文书网,可以查阅全国所有公开的法院判决文书,让我们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态;另一方面,通过各大平台,我们可以了解建筑工程领域律师的从业要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准备。

所以,兄弟们,并不是土木它真的拉了,很多时候只是我们自己困住了自己的思维。

关于如何打破思维定式,打破土木人的惯性思维,寻找更多职业发展可能性,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看完这些,99%能让对就业迷茫的你找到方向

逃离工地只是我们的第一步,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行业和领域,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欢迎关注混子哥获取更多干货。

同时也欢迎大家评论、投稿给混子哥,我们一起讨论土木人的职业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